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第三空间建构:新新媒介语境下文化间传播范式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跨文化传播”“转文化传播”以及“对外传播”的既往研究对传播实践起到了范式指导的作用,但是在新新媒介语境下的文化间传播在向度、限度、维度和力度上均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使用“文化间传播”这一表述,旨在强调文化间交流与传播的主体间性与多元互动性。新新媒介为文化间传播的第三空间建构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文化间传播范式的转换需要从文化本身的属性出发,打破西方民族文化中心论的二元话语体系,利用新新媒介积极建构平等的协商空间、认同空间和文化共同体空间。
作者
李静
机构地区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传播与版权》
2022年第5期50-52,57,共4页
关键词
文化间传播
新新媒介
第三空间
传播范式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G206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9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91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9
1
李新云.
“第三空间”的构建——论后殖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9(5):65-68.
被引量:18
2
倪蓓锋.
论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5):128-132.
被引量:13
3
顾晓乐.
“第三空间”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探索[J]
.外语界,2019,0(4):67-75.
被引量:35
4
袁源.
“第三空间”学术史梳理:兼论索亚、巴巴与詹明信的理论交叉[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4):180-188.
被引量:17
5
常江,史凯迪,霍米·巴巴.
霍米·巴巴:理论建构是一种赋权的政治——文化错位、流散与身份政治[J]
.新闻界,2019(1):14-19.
被引量:8
6
乔小六.
论《红楼梦》英文版翻译第三空间建构[J]
.贵州社会科学,2013(12):43-46.
被引量:2
7
赵永华,刘娟.
文化认同视角下“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路径选择[J]
.国际新闻界,2018,40(12):67-82.
被引量:61
8
肖珺.
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0(4):122-128.
被引量:48
9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M],2015:464页.
二级参考文献
79
1
李衍柱.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J]
.文史哲,2001(2):51-56.
被引量:66
2
葛校琴.
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J]
.中国翻译,2002,23(5):32-35.
被引量:233
3
高一虹.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被引量:507
4
生安锋.
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和少数人化——霍米·巴巴访谈录[J]
.外国文学,2002(6):56-61.
被引量:41
5
韩子满.
文学翻译与杂合[J]
.中国翻译,2002,23(2):54-58.
被引量:165
6
陈可培.
沟通中西文化的有益尝试——论大卫·霍克思译《红楼梦》几首诗词[J]
.红楼梦学刊,2001(3):169-181.
被引量:5
7
陆扬.
析索亚“第三空间”理论[J]
.天津社会科学,2005(2):32-37.
被引量:105
8
李红秀.
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学的异质性[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5):92-95.
被引量:4
9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3年.
被引量:23
10
丹·席勒.《信息拜物教:批判与解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第261页)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91
1
马俊雅.
网络空间中的城市形象建设与地方文化认同——以“抖音上的西安”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6):235-236.
被引量:1
2
刘国强,周彩云.
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话语张力及其阐释逻辑[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3):25-36.
3
丰瑞,李昊隆.
从“知识共同体”到“情感共同体”:“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留学生项目”的教育理念探索[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2):205-215.
被引量:1
4
赖文斌.
流行直到海之东:陈荣捷《北溪字义》英译的朱子学术语建构[J]
.朱子学研究,2022(1):185-199.
5
李志娇.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第三空间的搭建[J]
.现代英语,2021(23):17-19.
6
吴梅红.
国际组织中国籍员工的文化译转性及其作用机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10):79-87.
被引量:1
7
常慧童,王晓丹.
“异类”的孤独与救赎:《心是孤独的猎手》和《绿皮书》中“第三空间”黑人主人公[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6):66-68.
8
刘秀梅,董洪哲.
短视频时代民俗文化的创新扩散路径[J]
.华夏文化论坛,2020(1):251-259.
9
邹娟娟,付娟.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科教导刊,2023(32):70-73.
10
王毓喆.
老挝巴特寮通讯社视域下“一带一路”的报道框架及内容分析[J]
.传播与版权,2020(8):4-7.
同被引文献
42
1
陈思梦,夏正江.
家校合作的公共性判定及其实现[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3):33-42.
被引量:6
2
王裕森,侯丽梅.
“第三空间”视角下语言教师理论和教学实践融合中的文化间性研究[J]
.汉字文化,2022(6):83-84.
被引量:2
3
范嘉迪.
符号景观·文本互涉·趣味共谋:DC漫改电影谱系的消费美学传播范式[J]
.电影新作,2020(3):153-156.
被引量:3
4
单波.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1):103-113.
被引量:209
5
郑国帅.
浅析转型时期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2):238-238.
被引量:1
6
刘坚,彭程.
社会性别:媒介性别形象传播的一个分析范式[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3):94-97.
被引量:12
7
李航.
媒介融合环境下“互联网传播范式”的应用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7):152-154.
被引量:1
8
金珊,黄林静.
基于传播范式的媒介传播新现象之考察[J]
.福建商学院学报,2018(2):87-91.
被引量:1
9
曲洪圆.
媒介融合视域下主持人传播范式变革[J]
.传媒论坛,2019,0(15):86-87.
被引量:2
10
高成军.
宪法共识:价值多元社会的认同共识[J]
.甘肃社会科学,2018(4):166-17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李莎莎,龙宝新.
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及破解路径——基于第三空间视角[J]
.当代教育科学,2023(5):31-39.
被引量:6
2
杨茜.
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的社会科学范式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4):17-19.
被引量:2
3
邓琦菲.
第三空间理论视域下“洋网红”反应视频弹幕研究[J]
.东南传播,2023(8):89-9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王雅,崔宇玮,李健.
教师对学生情感支持的教育价值、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J]
.教育观察,2023,12(36):33-36.
被引量:1
2
孔晓宇.
家校共育模式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
.当代家庭教育,2024(4):49-52.
3
温小勇,熊金红,孙思梦,薛君璇.
中学生在线学习认同度的研究[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3,44(6):128-134.
4
宁涵淼.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实践[J]
.采写编,2024(1):119-121.
被引量:1
5
徐莉炜,严霄霏,张乃欣.
国际高中家校共育实效提升的路径初探[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4,43(3):119-124.
6
李娟.
交叠影响域视角下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J]
.现代教学,2024(6):65-69.
被引量:1
7
李丁薇,陈鹏.
家校冲突的特征、症结及应对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24(20):17-21.
8
魏亿祺.
中国留学生微信公众号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与对策[J]
.新闻传播科学,2023,11(4):1067-1072.
1
王敏.
中国文化的文化间传播策略探析[J]
.新闻爱好者,2021(6):72-74.
被引量:1
2
胡斌.
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创新传播实践[J]
.记者摇篮,2022(3):147-149.
被引量:1
3
朱伟.
试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
.市场周刊·理论版,2021(70):68-70.
4
赵萍,陈锋.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范式研究[J]
.物理教学探讨,2022,40(4):4-7.
被引量:6
5
“科创江阴”与时俱进向未来[J]
.中国农村科技,2022(4):6-7.
6
谢晓洁,谭政.
三维空间建构视域下易地扶贫搬迁城镇集中安置群体再社会化实证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2021(6):149-154.
被引量:11
7
王鹏.
文物邮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新一代(理论版),2021(16):177-178.
8
胡俊生,孔晶晶,曹洪军.
论主体间性思政课“论信服”教学模式[J]
.高教论坛,2022(3):20-22.
9
詹乐.
中西方民族钢琴作品的创作内容与表达方式对比分析——以广西民族钢琴作品为例[J]
.艺术教育,2022(1):87-90.
被引量:3
10
杨国藏,张立改,马瑞贤.
中国文化的多模态具身传播——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4):118-120.
被引量:7
传播与版权
202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