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在司法认定中应重点围绕着"违反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等诸要素展开刑法解释论分析。基于刑法解释的保守性立场,"违反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中的法律法规,是指调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关系和食品安全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我国现阶段主要是指《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同时还包括《产品质量法》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生产、销售"食品的行为必须以《食品安全法》为依据对其进行实质解释,将在食品加工、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所实施的任何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包括在内。"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是指那些不具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等特点,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应依照两高《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所规定的5种情形直接加以认定,但是对于有证据能够确实、充分地证实具体案件中符合该5种情形的某种具体行为并不是"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亦应允许其反驳;同时对于其中的兜底性规定应当按照同类解释原理和具体危险犯理论来解决。
出处
《法治研究》
2014年第9期58-63,共6页
Research on Rule of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