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问题研讨——以邓以蛰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简圣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14-128,共15页
如何在现代语境中传承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现代早期美学研究者们共同思考的问题。邓以蛰的美学研究有着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他试图在不对中国传统美学既有框架做大幅调整的情况下,仅凭借采用和借鉴若干西方现代学术话语就完成中国传统... 如何在现代语境中传承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现代早期美学研究者们共同思考的问题。邓以蛰的美学研究有着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他试图在不对中国传统美学既有框架做大幅调整的情况下,仅凭借采用和借鉴若干西方现代学术话语就完成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阐释工作。他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在局限缺乏深刻认识,也对“气韵生动”等古代艺术命题的内在缺陷缺少批判,这导致他的探索最后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邓以蛰的经验说明对中国传统美学不能只进行“注释性阐释”,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个关键点,没有创新的继承不是合格的继承。传统由每个历史时段的代表性成就构成,故而继承传统还必须与时俱进地创造出新的峰值成就,成为本历史时段“新传统”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以蛰 中国传统美学 现代转化 内在理路 气韵生动
下载PDF
画史即画学——邓以蛰书画美学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凤文学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13-518,共6页
邓以蛰指出中国绘画理论具有“画史即画学”的特点和民族特色 ,他的书画美学研究也始终贯穿着这个主导思想。他认为 ,历史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写照 ,艺术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审美意识发展的历史。因此 ,他的书画美学思想 ,无论是范畴研究 ,还... 邓以蛰指出中国绘画理论具有“画史即画学”的特点和民族特色 ,他的书画美学研究也始终贯穿着这个主导思想。他认为 ,历史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写照 ,艺术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审美意识发展的历史。因此 ,他的书画美学思想 ,无论是范畴研究 ,还是理论结构的展开 ,都密切地结合艺术史的发展来论述 ,由此也构成了他自己美学思想的显著特色 ,在 2 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领域里形成独特的研究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以蛰 书画美学 画史即画学 生动 意境 气韵生动
下载PDF
“古雅”的美学难题——从王国维到宗白华、邓以蛰 被引量:7
3
作者 汤拥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95,89,共7页
本文以王国维所提出的"古雅"范畴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这一范畴所包含的先验与经验、真与美、精神与形式的矛盾关系,揭示出中国美学所面临的关键性难题,并以此难题将王国维与宗白华、邓以蛰纳入同一美学理路之中。
关键词 古雅 王国维 宗白华 邓以蛰
下载PDF
邓以蛰论画理 被引量:4
4
作者 彭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43,共7页
邓以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中国绘画的理论和历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对于"理"和"气韵生动"的论述尤为深刻。尽管留学日本和美国,但邓以蛰并不像他的同时代的研究者那样,满足于移译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而是... 邓以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中国绘画的理论和历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对于"理"和"气韵生动"的论述尤为深刻。尽管留学日本和美国,但邓以蛰并不像他的同时代的研究者那样,满足于移译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而是做出了自己的创造性研究。邓以蛰认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体""形""意""理"四个阶段,它们同时也是中国绘画不断提升的四种境界。邓以蛰的四阶段说,与黑格尔的三类型说既相似,又不同。相似的是他们都持有不断进化的艺术史观,不同的是邓以蛰没有让艺术终结于哲学之中。邓以蛰的研究还让我们想起克罗齐、里格尔、贝尔等人对于艺术的认识,但并没有重复他们的观点,而是做了批评性的吸收。对于苦于找不到一个理论框架来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学者来说,邓以蛰的四阶段说可以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邓以蛰 绘画史 绘画理论 气韵生动 意境
下载PDF
邓以蛰艺术美学思想的西学归宗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69-73,共5页
邓以蛰的艺术美学思想以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为基石,运用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说和克罗齐的"表现说"等现代西方美学理论来阐释中国传统艺术美学,在融合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现代转换,形成了富... 邓以蛰的艺术美学思想以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为基石,运用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说和克罗齐的"表现说"等现代西方美学理论来阐释中国传统艺术美学,在融合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现代转换,形成了富有中国话语特色的审美文化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以蛰 艺术美学 绝对理念 直觉表现
下载PDF
从“形意之辨”到“气韵生动”——邓以蛰的美术史观与绘画美学理想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130,共9页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现代美学名家邓以蛰因不满于中国现代美术界的创作弊病以及五四以来质疑国画生命力与价值的激进主张,在紧密结合中国画史与画论的基础上,积极借鉴西方近现代哲学与美学理论来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哲理性研究。...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现代美学名家邓以蛰因不满于中国现代美术界的创作弊病以及五四以来质疑国画生命力与价值的激进主张,在紧密结合中国画史与画论的基础上,积极借鉴西方近现代哲学与美学理论来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哲理性研究。邓以蛰围绕“气韵生动”这一核心范畴,将中国古代绘画概括为“体—形—意—理”的线性发展过程,视“理”(气韵生动)为中国古典绘画的理想境界,并率先建构了一种相对完整的系统性绘画美学理论,对于中国现代的美术学研究与美学理论话语建构起到了重要的引领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以蛰 形意之辨 气韵生动 克罗齐 表现说
下载PDF
邓以蛰美学研究方法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樊祥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年第2期20-24,共5页
邓以蛰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书画美学理论家。从他对书法、绘画的有关论述来看,其美学研究的方法可以归纳为:扎根于本土,从书画演进史的视域去阐释相应的理论命题,即史论结合;在具体的论说过程之中,又交叉地运用了比较、出土实物与美学研... 邓以蛰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书画美学理论家。从他对书法、绘画的有关论述来看,其美学研究的方法可以归纳为:扎根于本土,从书画演进史的视域去阐释相应的理论命题,即史论结合;在具体的论说过程之中,又交叉地运用了比较、出土实物与美学研究相互证的方法;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促使其完成了对中国书画理论的重释与建构,推进了古典美学现代转换的历史进程,为当下的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以蛰 美学研究方法 书画艺术理论
下载PDF
邓以蛰中国绘画发展论中的继承与创新理论——创、述、变理论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寒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4-149,共6页
邓以蛰在他的中国绘画发展论中,提出了绘画继承与创新理论——创、述、变理论,这一理论是从宋代苏轼《书吴道子画后》的一段名言中引发出来的,邓以蛰并进行了独到的解说。邓以蛰明确了述中有创,变是兼创述之能,三者互相渗透,循环反复地... 邓以蛰在他的中国绘画发展论中,提出了绘画继承与创新理论——创、述、变理论,这一理论是从宋代苏轼《书吴道子画后》的一段名言中引发出来的,邓以蛰并进行了独到的解说。邓以蛰明确了述中有创,变是兼创述之能,三者互相渗透,循环反复地上进而无所底止,范围由古而今,透露出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思想变化的信息。这一理论较好地勾画出中国绘画发展不同阶段上出现的绘画类别、画家派别,便于人们认识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的规律问题,对于研究中国绘画史、中国美学史,促进中国当代绘画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绘画理论 邓以蛰 中国绘画发展论
下载PDF
邓以蛰音乐美学思想再探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寒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0-203,共4页
著名美学家、艺术理论家邓以蛰对音乐美学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是他艺术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邓以蛰音乐美学思想三个方面的问题:音乐在纯形世界应有的位置;音乐与诗的比较;音乐欣赏中的"延伫"与审美通感。通过探... 著名美学家、艺术理论家邓以蛰对音乐美学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是他艺术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邓以蛰音乐美学思想三个方面的问题:音乐在纯形世界应有的位置;音乐与诗的比较;音乐欣赏中的"延伫"与审美通感。通过探讨,我们可以见出向被忽视的邓以蛰音乐美学思想的全貌,对我们建设当代音乐美学理论也有着一定的启迪。邓以蛰的音乐美学思想多少受到了19世纪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中的情感论的影响,存在着重感情而轻理性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邓以蛰 艺术创作 艺术哲学 音乐美学思想 纯形世界
下载PDF
传统艺术精神的阐释者:邓以蛰艺术美学思想的现代构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伟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6-68,共3页
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基础上,邓以蛰汲取西方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以审美自主主义为出发点,建构了极具特色的书画美学体系,并对中国的戏剧理论作出了新的阐释,从而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现代转换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尝试。
关键词 邓以蛰 艺术 美学 戏剧
下载PDF
邓以蛰的文艺功能层次说
11
作者 王纯菲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8,共5页
在文学艺术日益从神圣的精神殿堂“沉沦”于喧嚣的大众生活的时下,重读邓以蜇在20世纪20年代有关文艺功能的精辟见解,有一种净化灵魂的感觉。邓以蛰是有着理想精神,又有着现实忧患意识的文艺理论家,他对艺术本体精神的叩问,他阐释的“... 在文学艺术日益从神圣的精神殿堂“沉沦”于喧嚣的大众生活的时下,重读邓以蜇在20世纪20年代有关文艺功能的精辟见解,有一种净化灵魂的感觉。邓以蛰是有着理想精神,又有着现实忧患意识的文艺理论家,他对艺术本体精神的叩问,他阐释的“纯粹的构形”艺术抒写性灵的功能,诗表现特定境遇“情感”的功能以及戏剧观照人生的功能———本文概括为文艺功能层次说,见出文论大家的睿智和执著于艺术的良知与真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以蛰 文艺功能 层次 文论
下载PDF
邓以蛰艺术与印象、知识、本能、情理关系论
12
作者 杜寒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3-176,223,共5页
邓以蛰对于艺术与印象、知识、本能、情理关系的论述,是他艺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必须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免对艺术发生误解误判。承认艺术是人类精神的联络,可以激励鞭策感情。艺术有自己的绝对的境界... 邓以蛰对于艺术与印象、知识、本能、情理关系的论述,是他艺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必须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免对艺术发生误解误判。承认艺术是人类精神的联络,可以激励鞭策感情。艺术有自己的绝对的境界,不能完全以实用功利的眼光对待。艺术对人性情心灵陶冶,有助道德的进化、社会的进步。邓以蛰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与把握艺术的性质、特点、功能等,仍然有其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以蛰 艺术观 艺术思想 印象 知识 本能 情理 文化特征
下载PDF
邓以蛰的雕刻美学思想
13
作者 杜寒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6-140,共5页
雕刻、绘画在邓以蛰对艺术的排队中是做先锋的,雕刻家与画家的不同正在其描摹生命而不忘其所造作之物质之特性(体积,轻重,颜色)。雕刻的表现有"描摹自然"和"创造品格"两方面,雕刻与戏剧互相渗透,雕刻所寻求的是动... 雕刻、绘画在邓以蛰对艺术的排队中是做先锋的,雕刻家与画家的不同正在其描摹生命而不忘其所造作之物质之特性(体积,轻重,颜色)。雕刻的表现有"描摹自然"和"创造品格"两方面,雕刻与戏剧互相渗透,雕刻所寻求的是动作的结晶点,而演员的艺术是如何把一些结晶点贯串起来成为一个有始有终的戏剧节目。他的雕刻美学思想受到了德国18世纪美学家莱辛美学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以蛰 雕刻美学 艺术作品 人体之美 品格 动作 美学思想
下载PDF
内化与转化——论邓以蛰对黑格尔艺术观的接受
14
作者 鹿咏 张伟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5-30,共6页
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邓以蛰充分汲取了西方美学理论尤其是黑格尔的艺术美学思想来观照中国的传统艺术,从而在艺术本质观、艺术方法论上实现了中国现代艺术理论的超越并且建构了富有本土话语特色的艺术理论体系。
关键词 艺术 美学 体系 邓以蛰 黑格尔
下载PDF
邓以蜇艺术学研究的现代学术视野与方法
15
作者 王建英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8-76,共9页
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他的艺术学思想有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与地位。邓以蜇艺术学研究重视传统,注意史论结合,运用本体诠释的方法,对中国艺术史上的诸多范畴进行细致的挖掘与探究,力求追寻概念的... 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他的艺术学思想有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与地位。邓以蜇艺术学研究重视传统,注意史论结合,运用本体诠释的方法,对中国艺术史上的诸多范畴进行细致的挖掘与探究,力求追寻概念的本源与含义。在这些范畴的重新解读过程中,他以传统感性与人文精神进行直观的观照与解读,同时进行中西比较对照,以彰显民族文化与艺术。邓以蜇艺术学研究的方法呈现出现代学术的视野,对当代艺术学的建构有着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以蜇 艺术学 现代学术 艺史互证
下载PDF
邓以蛰的自然与艺术关系论
16
作者 杜寒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6-188,200,共4页
邓以蛰针对柏拉图所说艺术不能超脱自然(谓自然的摹仿),而造乎理想之境,以为艺术的力量使我们暂时得与自然脱离,它有自身的独特魅力。艺术家的感情、性灵的介入,才可能寻觅到有组织、有形状的东西。强调了在艺术中理想的不可缺失,回答... 邓以蛰针对柏拉图所说艺术不能超脱自然(谓自然的摹仿),而造乎理想之境,以为艺术的力量使我们暂时得与自然脱离,它有自身的独特魅力。艺术家的感情、性灵的介入,才可能寻觅到有组织、有形状的东西。强调了在艺术中理想的不可缺失,回答了艺术超越自然的独特之处。他讲的自然比较含混。探讨自然与艺术关系的目的是高扬艺术超越日常世俗的理想一面,要艺术家打破惯性习惯,冲破难关,勇于创造,达到艺术和谐自由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以蛰 自然 艺术 美学 关系 艺术学理论
下载PDF
内化抑或超越——邓以蛰与黑格尔艺术观比较论
17
作者 鹿咏 张伟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39-42,69,共5页
基于中国的传统艺术理论基础之上,邓以蛰充分汲取了西方美学理论尤其是黑格尔的艺术美学思想来观照中国的传统艺术,从而在艺术本质观、艺术方法论上实现了中国现代艺术理论的超越并且建构了富有本土话语特色的艺术理论体系。
关键词 邓以蛰 黑格尔 艺术观 美学
下载PDF
意存笔先 气韵生动——邓以蜇的艺术至境论
18
作者 王建英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35-140,144,共7页
邓以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邓以蜇认为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中国的艺术家要创造这样至高的艺术境界,需具备一定的人格素养,中国艺术家用其毕生精力追求艺术达到最高的理想境界,并且用"气... 邓以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邓以蜇认为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中国的艺术家要创造这样至高的艺术境界,需具备一定的人格素养,中国艺术家用其毕生精力追求艺术达到最高的理想境界,并且用"气韵生动"这样一个概念来形容艺术至高的境界。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获得首先要"意在笔先"。邓以蜇从三个方面论析了气韵生动的内涵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以蜇 气韵生动 艺术学 艺术至境论
下载PDF
技巧与精神——邓以蛰和徐复观绘画理论之比较
19
作者 罗茜莎 叶当前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绘画理论围绕精神与技巧的讨论经久不衰。邓以蛰先生的绘画理论注重笔画,由笔画论气韵生动。徐复观围绕艺术精神论中国绘画里的人生。在色彩上,两人都主张水墨渲淡,但邓以蛰和徐复观分别从艺术效果和绘画者的审美意识角度来论证。在书... 绘画理论围绕精神与技巧的讨论经久不衰。邓以蛰先生的绘画理论注重笔画,由笔画论气韵生动。徐复观围绕艺术精神论中国绘画里的人生。在色彩上,两人都主张水墨渲淡,但邓以蛰和徐复观分别从艺术效果和绘画者的审美意识角度来论证。在书画关系上,邓以蛰从形式构造上认为书源于画,徐复观则认为书画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在绘画史的研究上,两人用"气韵生动"的发展来构建体系,但邓以蛰的理论是以笔画为基础,徐复观则是以老庄思想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理论 邓以蛰 徐复观
下载PDF
陈独秀与邓以蛰文学交游考
20
作者 许徐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7-75,共9页
流布甚广的陈独秀、邓以蛰"世交说"是缺乏历史依据的。两人相识很有可能因邓以蛰姐夫葛温仲介绍,陈独秀与邓父艺孙先生开办尚志学堂的合作及安徽公学期间的同事兼好友关系,进一步拉近两人距离,至于安徽公学的师生之谊、陈本... 流布甚广的陈独秀、邓以蛰"世交说"是缺乏历史依据的。两人相识很有可能因邓以蛰姐夫葛温仲介绍,陈独秀与邓父艺孙先生开办尚志学堂的合作及安徽公学期间的同事兼好友关系,进一步拉近两人距离,至于安徽公学的师生之谊、陈本人风采和声望,更使得邓对陈是亦师亦友。两人对文艺本质功能、现代中国书画艺术看法的高度一致,根源在于对改造国民性的高度认同,而国民性问题也是陈独秀对邓以蛰影响最为深刻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邓以蛰 交游 文学影响 国民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