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孔子德性幸福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方玉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共4页
"孔颜之乐"是儒家幸福的典范,但却不是孔子德性幸福的唯一形式。孔子的德性幸福观涵盖纯粹德性幸福、抽象德性幸福、现实德性幸福三种形态,始终坚持了德性至上的原则,纯粹德性幸福摒弃功利幸福,抽象德性幸福超越功利幸福,现... "孔颜之乐"是儒家幸福的典范,但却不是孔子德性幸福的唯一形式。孔子的德性幸福观涵盖纯粹德性幸福、抽象德性幸福、现实德性幸福三种形态,始终坚持了德性至上的原则,纯粹德性幸福摒弃功利幸福,抽象德性幸福超越功利幸福,现实德性幸福把功利幸福作为德性完善的副产品。三种形态德性幸福的统一体就是孔子完整形态的德性幸福,既有作为理想追求的幸福境界,也有现实可及的幸福生活,从而奠定了儒家德性幸福的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德性幸福 功利幸福 纯粹形态 抽象形态 现实形态
下载PDF
道德与幸福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被引量:5
2
作者 韩跃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123,共6页
"德性幸福论"源远流长,它强调道德对幸福的决定作用。近代以后,增加了幸福也是道德前提的认识维度,形成"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之伦理原则。然而,幸福与道德的区别不容抹杀,道德不是实现幸福的手段,更不是幸福的充... "德性幸福论"源远流长,它强调道德对幸福的决定作用。近代以后,增加了幸福也是道德前提的认识维度,形成"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之伦理原则。然而,幸福与道德的区别不容抹杀,道德不是实现幸福的手段,更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而是对个人追求幸福的行为约束。只有社会幸福(人类幸福)才可与善直接同一,个人幸福却与善部分重叠、部分分离;时而重叠、时而分离,造就了德福一致和德福相悖并存的社会现实。国家应致力于德福一致社会的建设,凭借合乎伦理且有效的社会制度,把德福统一从偶然性转变为一种社会必然性。个人应追求有道德的幸福,在创造价值、分享资源、促进公益中实现德福兼备的人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道德 德性幸福 公共幸福
下载PDF
道德理想主义·生活儒学·德性幸福——论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理性建构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方玉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8,共5页
道德理想主义可以理解为宽泛的经济社会伦理或者伦理政治构想,但其更为本真的意义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古典纲领。"实践性"与"超越性"构成道德理想主义的根本特质。在已经告别物质生活资料匮乏的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 道德理想主义可以理解为宽泛的经济社会伦理或者伦理政治构想,但其更为本真的意义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古典纲领。"实践性"与"超越性"构成道德理想主义的根本特质。在已经告别物质生活资料匮乏的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不仅表现为多元化与开放性的"盛景",同时还呈现出物欲化与外在化、世俗化与平面化、虚拟化与感性化等种种隐患和危机。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越发凸显:其一,道德理想主义如何摆脱现代文化困境?其二,现代精神生活如何消除隐患和危机?现代精神生活的建构呼唤道德理想主义所提供的精神典范,而道德理想主义倘若能够在现代社会摆脱文化困境,生活儒学的复兴与开展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面向生活世界,一种富有道德理想主义的幸福观既对精神生活的样式提出了高贵人性的要求,同时还赋予开放多元的精神生活以崭新的、超越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理想主义 现代精神生活 生活儒学 德性幸福
下载PDF
“孔颜之乐”与罗素“幸福之路”比较——现代德性幸福的大众化何以可能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方玉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40,共6页
作为儒家德性幸福的典范,"孔颜之乐"具有鲜明的道德精英特质。而罗素的"幸福之路"则把目光投向普通大众,并依据观察与经验提出了造成不幸福的种种原因,进而为一般民众指出了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幸福之路&qu... 作为儒家德性幸福的典范,"孔颜之乐"具有鲜明的道德精英特质。而罗素的"幸福之路"则把目光投向普通大众,并依据观察与经验提出了造成不幸福的种种原因,进而为一般民众指出了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幸福之路"与"孔颜之乐"的参照和比较,在道德精英与平民大众之间、在德性完善与"心灵鸡汤"之间、在理想境界与现实生活之间,为儒家古典德性幸福的现代化和大众化提供了富有启示价值的致思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幸福 孔颜之乐 幸福之路 大众化
下载PDF
义利·德性·成人--从“义利之辨”看孔子德性幸福观及理想人格的确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林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66,共4页
孔子的"义"内含"仁"与"礼"两大因素,在外延上展开为"义德"、"义政"、"义利"三个方面。从幸福观一般原则的意义上看,孔子的义利观规定着幸福观的德性基调和现实品格,表现... 孔子的"义"内含"仁"与"礼"两大因素,在外延上展开为"义德"、"义政"、"义利"三个方面。从幸福观一般原则的意义上看,孔子的义利观规定着幸福观的德性基调和现实品格,表现为重公利轻私利、重精神轻物欲的整体倾向,同时也客观地确认了功利的正当性。这种规定和确认是孔子在对现实生活的辩证分析中完成的。孔子的义利观探讨的不仅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而且关乎理想人格的成就,"成人"意义上的义利观在内在和深层意义上确立了孔子德性幸福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义利之辨 德性幸福 幸福原则 成人
原文传递
寻孔颜乐处——周敦颐德性幸福观的衍化进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方玉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5,共8页
孔颜之乐是儒家德性幸福的典范,孟子以“君子有三乐”承续发展。周敦颐教诲程颢、程颐“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开创宋明理学的重大课题--寻孔颜乐处。周敦颐不仅明确地将“孔颜之乐”作为儒家德性幸福的核心标识,而且在德性幸福的... 孔颜之乐是儒家德性幸福的典范,孟子以“君子有三乐”承续发展。周敦颐教诲程颢、程颐“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开创宋明理学的重大课题--寻孔颜乐处。周敦颐不仅明确地将“孔颜之乐”作为儒家德性幸福的核心标识,而且在德性幸福的本原、结构和境界等方面作出诸多新阐发。《太极图说》由“太极”而“立人极”,将宇宙本体论与人生道德论相结合,凸显儒家德性幸福的本原;“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鲜明展示了“内圣外王”式的现实德性幸福,儒家幸福观在德行与事业、本体与工夫的结构平衡中得以巩固;“吟风弄月”“阿童乐趣”带有佛道思想中自然、超然的色彩,升华了孔子所谓“吾与点也”之意,从而使儒家德性幸福越发呈现出一种圣贤气象或精神境界。“寻孔颜乐处”意味着儒家德性幸福的崭新图景,对德性幸福的现代转型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孔颜乐处 太极 德性幸福
原文传递
论孟子德性幸福的理想境界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方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4,共6页
"君子有三乐"是孟子德性幸福的经典表述,"家庭和谐、内心康宁、教育英才"构成了儒者的三种基本幸福。然而在其"所欲"、"所乐"、"所性"的幸福序列中,"君子所性"才最后完成... "君子有三乐"是孟子德性幸福的经典表述,"家庭和谐、内心康宁、教育英才"构成了儒者的三种基本幸福。然而在其"所欲"、"所乐"、"所性"的幸福序列中,"君子所性"才最后完成儒家终极的德性幸福。孟子既承认天命对人间生死祸福的主宰作用,但更强调"立命"、"正命"和"求在我者",内在心性的作用与道德主体的力量更受重视。德性幸福根源于道德主体的本心,由"尽其心"、"知其性"而达到"知天"的境界;德性幸福秉持着"浩然之气"的培育,进而实现"塞于天地之间";德性幸福贯穿以"反身而诚"的修养,从而实现人生的"乐莫大焉"。对于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求安身立命的人生价值、提升现实人生的精神境界,孟子的德性幸福观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德性幸福 君子之乐 君子所性
下载PDF
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双峰并峙——荀子的幸福形态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方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6,共5页
荀子承续"孔颜之乐"所奠定的儒家德性幸福传统,始终坚持了德性至上原则。但与孔孟主要侧重于精神之"乐"的幸福观有所不同,荀子明显地提升了功利幸福在儒家幸福中的地位,进一步确认了功利幸福的合法性、合理性。荀... 荀子承续"孔颜之乐"所奠定的儒家德性幸福传统,始终坚持了德性至上原则。但与孔孟主要侧重于精神之"乐"的幸福观有所不同,荀子明显地提升了功利幸福在儒家幸福中的地位,进一步确认了功利幸福的合法性、合理性。荀子的幸福观无法摆脱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内在紧张,但荀子致力于调解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对峙状态,最终也实现了二者在一定意义上的融合,从而完成了儒家幸福观由"一枝独秀"到"双峰并峙"的折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幸福 德性幸福 功利幸福
下载PDF
如何从“民之福”到“国之幸”——“幸福中国”理念的社会学思考
9
作者 单一良 《人民法治》 2016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只有将自身的'幸福'置身于社会关系当中,不能'把个人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要分享幸福,帮助那些不幸福的人感受到幸福,由强调个人德性幸福转向建立社会德性幸福,'民之福'才能抵达'国之幸'。'中... 只有将自身的'幸福'置身于社会关系当中,不能'把个人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要分享幸福,帮助那些不幸福的人感受到幸福,由强调个人德性幸福转向建立社会德性幸福,'民之福'才能抵达'国之幸'。'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谈及'中国梦'时着重强调的。由此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幸福 幸福 德性幸福 幸福中国 物质幸福 社会关系 社会学
下载PDF
教学幸福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10
作者 龚正华 周鸿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年第3期39-41,114,共4页
教学幸福在本质上表现为人生"至善"的德性幸福、人生"和美"的精神幸福和人生"快乐"的自足性幸福。教学关怀和灵魂陶冶可以涵养"至善"的教学德性,实现教学的德性幸福;陶养审美心境可以孕育"... 教学幸福在本质上表现为人生"至善"的德性幸福、人生"和美"的精神幸福和人生"快乐"的自足性幸福。教学关怀和灵魂陶冶可以涵养"至善"的教学德性,实现教学的德性幸福;陶养审美心境可以孕育"和美"的教学情怀,实现教学的精神幸福;学会欣赏可以生成"快乐"的教学品质,实现教学的自足性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幸福 德性幸福 精神幸福 自足性幸福
下载PDF
现代德性幸福何以可能——兼论现代幸福观的哲学建构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方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处于物欲化与世俗化的消费主义时代,人们对"何谓幸福、何种生活"的追问更为必要。三种建构幸福观的哲学方案具有深刻的代表性——社会哲学视野中的"优雅生存";生活哲学维度上的"可能生活";人生哲学视域中... 处于物欲化与世俗化的消费主义时代,人们对"何谓幸福、何种生活"的追问更为必要。三种建构幸福观的哲学方案具有深刻的代表性——社会哲学视野中的"优雅生存";生活哲学维度上的"可能生活";人生哲学视域中的"德性幸福"。优雅生存、可能生活与德性幸福的内在精神相通,均是秉持了广义的德性论的思想内核,现代德性幸福将可能意味着中国幸福观的建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幸福 孔颜之乐 优雅生存 可能生活
下载PDF
“孔颜之乐”的现代转型:论梁漱溟的新儒家幸福观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方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8,共6页
梁漱溟先生以传统儒家的“孔颜之乐”为根基,凭借深刻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开启了现代儒家幸福观的哲学建构。其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开放性视野,鲜明的“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意识,为现代儒家幸福观的建构提供了崭新的理论框架。生活... 梁漱溟先生以传统儒家的“孔颜之乐”为根基,凭借深刻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开启了现代儒家幸福观的哲学建构。其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开放性视野,鲜明的“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意识,为现代儒家幸福观的建构提供了崭新的理论框架。生活儒学的主旨转向,道德视域中对儒家精神的现代阐释,重新确立了“乐的生活”在儒学中的价值与地位。西方现代生命哲学的融入,“个性伸展”的向上创造,“自然浑融”的生活态度,诸多对于经典人生理论的重新诠释,使儒家德性幸福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式进路与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先生 孔颜之乐 新儒学 德性幸福
下载PDF
现代德性幸福的世俗性、正义性与超越性——基于费尔巴哈人本幸福论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方玉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85,共7页
对宗教幸福的猛烈批判是费尔巴哈人本幸福论的重要使命,同时费尔巴哈也深刻批判了古典德性幸福,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现代德性幸福的进程。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和幸福论在表面上很容易造成快乐主义、自然主义、利己主义的粗鄙印象,然而其理... 对宗教幸福的猛烈批判是费尔巴哈人本幸福论的重要使命,同时费尔巴哈也深刻批判了古典德性幸福,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现代德性幸福的进程。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和幸福论在表面上很容易造成快乐主义、自然主义、利己主义的粗鄙印象,然而其理论上“幸福——道德”“人——上帝”的内在逻辑表明,人本幸福论中德性幸福、理性主义、人本宗教的旨趣并不逊色。费尔巴哈幸福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把人的幸福从虚幻的天堂重新拉回现实的世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典德性幸福的复兴,并对现代德性幸福的世俗性、正义性和超越性具有深刻的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幸福 费尔巴哈 人本幸福 世俗性 正义性 超越性
下载PDF
正念教育如何关涉儿童幸福生活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晶 杨浩东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儿童幸福生活是儿童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一种总体上感到满意的生活状态。作为学校教育的新形态,正念教育通过形塑儿童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德性幸福,增强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注重正念教育实践、培育儿童幸福素养,开发正念... 儿童幸福生活是儿童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一种总体上感到满意的生活状态。作为学校教育的新形态,正念教育通过形塑儿童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德性幸福,增强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注重正念教育实践、培育儿童幸福素养,开发正念教育资源、增进儿童幸福体验,构筑正念教育生态、保障儿童幸福生活,是正念教育促进儿童幸福生活实现的可行路径和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幸福生活 正念教育 德性幸福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与伊壁鸠鲁幸福观比较——兼论当代生活幸福的道德指数
15
作者 贺利平 《沧桑》 2013年第1期96-99,共4页
在人类思想史上,幸福问题是一个"永恒问题",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对究竟什么是幸福的问题都进行过思考,提出过自己的见解。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的幸福观比较,从伦理学与道德哲学视域下,提出道德是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必... 在人类思想史上,幸福问题是一个"永恒问题",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对究竟什么是幸福的问题都进行过思考,提出过自己的见解。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的幸福观比较,从伦理学与道德哲学视域下,提出道德是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从"幸福指数"的现代释义误区,影响幸福生活的关键要素,以及如何追求道德指数的提升等三个方面来谈如何过有德性的幸福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伊壁鸠鲁 幸福 幸福指数 德性幸福
下载PDF
孟子德性幸福之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方玉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孟子德性幸福的实现路径是:成就理想人格,践行家庭伦理,从事道德事业。成就理想人格,需要做到尚志、存心、养气、思诚、寡欲等方面。践行家庭伦理,需要遵从孝悌之道,当父母在世时赡养父母,在父母去世之后礼葬父母,兄弟友好不积怨,长幼... 孟子德性幸福的实现路径是:成就理想人格,践行家庭伦理,从事道德事业。成就理想人格,需要做到尚志、存心、养气、思诚、寡欲等方面。践行家庭伦理,需要遵从孝悌之道,当父母在世时赡养父母,在父母去世之后礼葬父母,兄弟友好不积怨,长幼有序。从事道德事业,包括出仕和从教两个方面:出仕要以正当方式,要选择明君、推行仁政;从教要有"教不倦"的精神,要择英才并且采用五种方式进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德性幸福 实现路径 理想人格 家庭伦理 道德事业
下载PDF
从“天人之辨”看孔子德性幸福的内在超越
17
作者 张方玉 《唐都学刊》 2009年第4期57-61,共5页
从天人之辨来看,孔子更重视人在实现德性幸福中的主体力量与能动作用,追求一种"为仁由己"的幸福,把德性幸福视为天命和人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德性幸福不仅是就社会人事而言的,更要扩及天人之际。在"山水之乐"中实现... 从天人之辨来看,孔子更重视人在实现德性幸福中的主体力量与能动作用,追求一种"为仁由己"的幸福,把德性幸福视为天命和人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德性幸福不仅是就社会人事而言的,更要扩及天人之际。在"山水之乐"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德性幸福于自然之天的层面上所实现的超越;"孔颜之乐"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是德性幸福于义理之天的层面上所实现的超越;"知天"、"顺天"、"乐天"而至于"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德性幸福于主宰之天的层面上所实现的超越。孔子的德性幸福既具有内在性又具有超越性,既具有积极入世的现实品格又具有形而上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即世间而出世间"的德性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德性幸福 天人之辨 内在超越
下载PDF
儒家的德性幸福及其逻辑展开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方玉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8,共7页
现代视域中的"孔颜之乐"涉及幸福与幸福感、情感与理性、存在与境界,"乐感""乐境"是德性幸福的鲜明特质。道德理想主义的"德福一致"构成儒家幸福观的理论预设与逻辑起点。生活儒学追求德性幸... 现代视域中的"孔颜之乐"涉及幸福与幸福感、情感与理性、存在与境界,"乐感""乐境"是德性幸福的鲜明特质。道德理想主义的"德福一致"构成儒家幸福观的理论预设与逻辑起点。生活儒学追求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和谐,德性原则下的功利幸福获得合理性确认。理想人格是德性幸福的主体承担者,"成人之道"是全面发展幸福价值的实现路径。儒家多维指向和多样形态的德性幸福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广义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幸福 广义逻辑 孔颜之乐 生活儒学
下载PDF
生命儒学的进路与德性幸福的转型——钱穆人生幸福论的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方玉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75-81,共7页
秉持深刻的“温情与敬意”,钱穆的新儒学呈现出“生命儒学”的进路。在生命儒学的视域中,钱穆面向社会大众阐释了中国人“现前享福的人生观”和“自求多福的幸福观”,同时又面向文化精英阐释了儒家的心性论和道德论,“孔颜之乐”“尽性... 秉持深刻的“温情与敬意”,钱穆的新儒学呈现出“生命儒学”的进路。在生命儒学的视域中,钱穆面向社会大众阐释了中国人“现前享福的人生观”和“自求多福的幸福观”,同时又面向文化精英阐释了儒家的心性论和道德论,“孔颜之乐”“尽性安命”“通天人合内外”的论述尽显儒家德性幸福的内在超越。钱穆的人生幸福观具有将传统德性幸福向现代转型的自觉意识,是为中国现代德性幸福论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孔颜之乐 生命儒学 德性幸福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思想的逻辑理路与启示
20
作者 侯芳 潘乾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45-49,共5页
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德性与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出幸福是灵魂的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这一思想的实践理路将"善"作为德性幸福思想的逻辑起点,主张运用中道的方法获得幸福,并认为"... 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德性与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出幸福是灵魂的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这一思想的实践理路将"善"作为德性幸福思想的逻辑起点,主张运用中道的方法获得幸福,并认为"优良城邦"是共同体幸福的承载体,思辨是最高的幸福目标。这启示我们幸福的实现以涵养德性为前提,德性涵养以享受幸福为动力,个人于集体之中践行德性,方能提升德性涵养并共享幸福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德性幸福 德性涵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