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为中心”的居家适老化家具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史心傲 张帆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49,共6页
为完善满足老年人行为需求的适老化家具设计研究理论及方法,引入“行为中心”概念,将“行为中心”和空间坐标系结合,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及所在空间环境进行平面、立面及立体空间的多维度分析,系统挖掘老年人日常生活痛点及需求,并转... 为完善满足老年人行为需求的适老化家具设计研究理论及方法,引入“行为中心”概念,将“行为中心”和空间坐标系结合,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及所在空间环境进行平面、立面及立体空间的多维度分析,系统挖掘老年人日常生活痛点及需求,并转化为优化的家具功能尺度、空间布局等设计语言,应用于适老家具及适老居室环境设计。本研究以自理型老人的居家养老环境及居家生活行为为研究重点,综合考虑“老年人—适老家具—居家养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用户行为出发,构建基于“行为中心”的居家适老化家具产品设计研究方法,结合用户研究、人体工程学等理论方法,为适老家具的基础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中心 居家养老 生活行为 适老家具设计
下载PDF
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的激活
2
作者 赖隹文 《政法学刊》 2023年第5期34-43,共10页
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设立以来处于司法活性不足状态,这受到了传统环境犯罪惩治的事后治理、事后追责观念的影响,也与本罪配套司法解释阙如、生物安全侵害结果认定困难相关,同时还折射出对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的重视不... 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设立以来处于司法活性不足状态,这受到了传统环境犯罪惩治的事后治理、事后追责观念的影响,也与本罪配套司法解释阙如、生物安全侵害结果认定困难相关,同时还折射出对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的重视不足。这需在认知层面适应生物安全法益观,进而从两大维度开启激活之路。首先,从解释论维度优化本罪适用。框定行政前置法范围,以行为为中心把握“情节严重”。规范解释非法引进、释放、丢弃行为,本罪的主观方面扩宽至故意与过失。矮化实害结果的构成要件地位,并缓和理解因果关系。其次,从制度维度保障本罪适用。包括出台配套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以明确适用标准,通过专项执法行动推动司法适用再逐渐过渡至制度化运作,同时还需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生物安全工作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司法活性 情节严重 行为中心
原文传递
两种累犯概念比较
3
作者 向平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1期49-50,共2页
将累犯概念分为行为中心论和行为人中心论两种,分别介绍了两种累犯概念的含义、有关立法条文及其法理基础,指出了两种累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 累犯概念 行为中心 行为中心 刑事古典学派 实证学派
下载PDF
论刑罚的理论基础
4
作者 李雪沣 范辉清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2-44,共3页
目前,刑法学界关于刑罚目的问题争论的主要原因在于刑罚理论基础的定位不清,即刑罚与行为中心主义、行为人中心主义的关系不清。传统刑法关于刑罚目的"报应与预防的统一"的界定仅仅是从行为中心主义理论出发的阐述。事实上,... 目前,刑法学界关于刑罚目的问题争论的主要原因在于刑罚理论基础的定位不清,即刑罚与行为中心主义、行为人中心主义的关系不清。传统刑法关于刑罚目的"报应与预防的统一"的界定仅仅是从行为中心主义理论出发的阐述。事实上,刑罚的理论基础应当是行为中心主义和行为人中心主义的统一。犯罪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为中心和行为人中心主义的统一。刑罚的理论基础研究应从刑罚的设定——量刑、刑罚的执行——惩罚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不能混为一谈。量刑与犯罪具有质的同一性,亦应以行为主义为中心和行为人中心主义作为理论基础,而惩罚则只能以行为中心主义理论作为基础。混淆量刑、惩罚与行为中心主义、行为人中心主义的关系就会使刑法理论、立法建构出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 行为中心 行为中心
下载PDF
许昌档发人的形成过程——以河南省许昌县灵井镇的实地调查为基础
5
作者 王广瑞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4X期35-36,共2页
随着档发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河南省许昌市的档发产业群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此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试着用行为中心的主张来透视许昌档发人20多年来的风云变化,进而以过程论的观点来预测许昌发制品行业的未来... 随着档发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河南省许昌市的档发产业群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此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试着用行为中心的主张来透视许昌档发人20多年来的风云变化,进而以过程论的观点来预测许昌发制品行业的未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昌档发人 行为中心 过程论
下载PDF
司法责任语境下法官责任制的完善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迎龙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6-146,共11页
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中,完善司法责任制被置于一个基础性的地位。法官责任制是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同以往的错案责任追究制相比,司法责任语境下的法官责任制被赋予了"独立"、"专业"、"保障"的更多内涵,... 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中,完善司法责任制被置于一个基础性的地位。法官责任制是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同以往的错案责任追究制相比,司法责任语境下的法官责任制被赋予了"独立"、"专业"、"保障"的更多内涵,不应仅包含法官责任追究这一维价值取向。完善法官责任制,应当以法官不当行为为核心标准、主观过错为辅助标准、错案结果为补充标准重构责任标准体系;在法官责任制度下构建法官责任豁免机制,完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由法院系统内部行政化的法官责任追究程序改造为司法化的法官责任追究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标准 责任豁免 程序司法化 行为中心主义
原文传递
以用户行为为中心的实验室储药柜设计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英 华慧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析以用户行为为中心应用于实验室储药柜的设计方法。方法通过现有储药柜的现状与诉求的分析,发现其不符合可用性的缺陷,进而提出以用户行为为中心的实验室储药柜设计方法,进一步提出储药柜的功能分区、智能化和情感化设计优化策... 目的探析以用户行为为中心应用于实验室储药柜的设计方法。方法通过现有储药柜的现状与诉求的分析,发现其不符合可用性的缺陷,进而提出以用户行为为中心的实验室储药柜设计方法,进一步提出储药柜的功能分区、智能化和情感化设计优化策略。结论现有储药柜设计缺乏对用户的理解,从而造成了实验人员的诸多负担;应用以用户行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将有效提高设计的宜人性以及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药柜 用户行为中心 任务分析 功能分区 智能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
下载PDF
完善法官问责标准研究
8
作者 冯泽宇 潘海忠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9-53,58,共6页
我国法官问责标准在立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两种方式,即违法责任制与错案责任制,地方司法机关对法官追责也存在不同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法官责任追究存在轻视法官行为、缺乏公开透明的现象。基于立法与司法的背景下,构建“行为中心主义”... 我国法官问责标准在立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两种方式,即违法责任制与错案责任制,地方司法机关对法官追责也存在不同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法官责任追究存在轻视法官行为、缺乏公开透明的现象。基于立法与司法的背景下,构建“行为中心主义”的法官问责标准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应当构建以法官不当行为为中心、主观过错为辅助、错案结果为补充的法官责任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责任 行为中心主义 法官行为 问责标准
下载PDF
社会价值观变迁视角下的卢埃林“规则怀疑论”——从卢埃林-庞德论战出发
9
作者 周芬行 《金陵法律评论》 2020年第1期45-75,共31页
从卢埃林与庞德论战中双方的分歧——是否存在引导法律实施的共同法律价值——出发,可以追溯和分析从19世纪中晚期到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价值观及司法哲学的变迁脉络以及变迁原因。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卢埃林"规则怀疑论"... 从卢埃林与庞德论战中双方的分歧——是否存在引导法律实施的共同法律价值——出发,可以追溯和分析从19世纪中晚期到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价值观及司法哲学的变迁脉络以及变迁原因。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卢埃林"规则怀疑论"对法律形式主义的批判和以行为为中心的理论建构,诠释"悬置价值"这一贯穿卢埃林"规则怀疑论"始终的方法论,才能深入认识卢埃林法律思想及法律现实主义运动,进而揭示这一备受争议的运动在特定社会时期中的意义和局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埃林 规则怀疑论 法律现实主义 行为中心主义 庞德
下载PDF
员工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的影响:基于情感事件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利平 陈晨 +3 位作者 陈煊煊 秦昕 王海侠 薛伟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152,共15页
在关于职场偏差行为的研究中,目前仅有极少数针对其结果变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行为接受者的视角探讨职场偏差行为对他人及组织的不利影响,却忽视了员工采取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的影响。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本研究采取行为者中心视角... 在关于职场偏差行为的研究中,目前仅有极少数针对其结果变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行为接受者的视角探讨职场偏差行为对他人及组织的不利影响,却忽视了员工采取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的影响。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本研究采取行为者中心视角,探讨了员工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工作投入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采用经验取样法对企业员工进行连续10个工作日的每日调研,对323组日常观测数据采用分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员工每日采取职场偏差行为越多,其负面情绪越高,进而工作投入越低;道德认同会强化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负面情绪的影响,当员工道德认同较高时,员工职场偏差行为对自身负面情绪的作用更强;道德认同对职场偏差行为与工作投入之间的效应产生促进作用,当员工道德认同较高时,员工职场偏差行为通过负面情绪影响自身工作投入的负面影响会增强。研究结果为从员工自身视角抑制职场偏差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干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偏差行为 行为中心视角 情感事件理论 负面情绪 工作投入
原文传递
刑法主观主义:方法论与价值观的双重清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冀洋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36,共17页
刑法主客观主义的标签对立意义仅限于犯罪论中的行为违法性(不正当)本质的对立,二者的争点在于"行为"对于不法判断的意义,表现为主观不法论与客观不法论。刑法主观主义始终将行为视为与结果分离的"犯意支配下的身体举动&... 刑法主客观主义的标签对立意义仅限于犯罪论中的行为违法性(不正当)本质的对立,二者的争点在于"行为"对于不法判断的意义,表现为主观不法论与客观不法论。刑法主观主义始终将行为视为与结果分离的"犯意支配下的身体举动",行为只有征表危险性格的证据意义,不法的决定因素是"法益敌视态度",这种在定罪中坚持从主观到客观的"行为人中心主义"成为主观归罪的方法论根源;刑法主观主义者错用了康德、李斯特之行为正当性的评价方法,其对主观主义方法论的辩护不成立。刑法主观主义将社会防卫作为刑法的最高价值,无视社会防卫与个人自由之间的价值冲突,滥用了边沁功利主义中的"最大幸福"等原则与信念,误读了密尔危害原则的自由主义内涵,导致定罪论完全成为刑罚目的之附庸,沦为极端的社会防卫论,秉持这样的价值观,主观归罪命运自然在劫难逃。因此,应当彻底驱逐以"目的证明手段合理"为信条的刑法主观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主观主义 行为中心 社会防卫 功利主义 目的证明手段
原文传递
道德表达主义的两种辩护——从布莱克本的准实在论到王阳明以行为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
12
作者 黄勇 崔雅琴(译) 《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0,共16页
布莱克本和王阳明都是道德表达主义者。在他们看来,价值判断并非描述或表征独立于心灵之外的某些属性或事实,而是表达我们投射或施加于事物之上的感受、情绪、态度或信欲。然而,道德表达主义者必须面对如下问题,即如何确定特定价值判断... 布莱克本和王阳明都是道德表达主义者。在他们看来,价值判断并非描述或表征独立于心灵之外的某些属性或事实,而是表达我们投射或施加于事物之上的感受、情绪、态度或信欲。然而,道德表达主义者必须面对如下问题,即如何确定特定价值判断的真假。布莱克本和王阳明都没有采取彻底的道德反实在论进路,因为他们认为,尽管我们的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但它们仍是有真有假,而且至少有些为真。为了确定价值判断的真值,布莱克本采取了三个标准:融贯性、实用主义和一种不同寻常的符合论,即价值判断是否符合人性。王阳明充分发展了一种以行为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较之布莱克本的准实在论,它让我们站在更坚实的基础上确定我们的道德判断是否为真,或者我们是否对身外的事物表达了适当的信欲,在其上施加了适当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表达主义 道德实在论 行为者为中心 信欲 布莱克本 王阳明
原文传递
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与康德式后果主义——以舍利·卡根为例
13
作者 张会永 《哲学动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9,共10页
通过区分“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与“行为者中立”两种立场来探讨义务论与后果主义之间的优劣,是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认为道德规范对特定的个体行为者具有一种约束,这种约束要求特定行为者不能... 通过区分“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与“行为者中立”两种立场来探讨义务论与后果主义之间的优劣,是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认为道德规范对特定的个体行为者具有一种约束,这种约束要求特定行为者不能做某种行动,即便这种行动能够避免造成更大的侵犯。而行为者中立的立场则否认道德规范指向某个特定的行为者,并对其产生实际的约束作用。不少研究者认为义务论坚持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进而把康德伦理学划归以行为者为中心的义务论范畴。然而,卡根反对这种解读,他试图证明康德的普遍法则公式在规范层面支持行为者中立的立场,应当从中得出后果主义而非义务论的规范性结论。卡根的论证正确地指出了后果主义原则与普遍法则公式的相容性,却错误地否定了义务论原则与普遍法则公式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 行为者中立 康德式后果主义
原文传递
行为者中心限制与行为者中心特权——谢弗勒“混合理论”述评
14
作者 龚群 吴峰鑫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41-50,共10页
谢弗勒是美国当代重要的伦理学家。为回应威廉斯对后果主义破坏人的完整性异议,他提出了行为者中心限制和行为者特权的“混合理论”。这一理论前半部分强调行为者受到道义论的限制,从而不可能为了后果最大化好而做后果主义所要求的事;... 谢弗勒是美国当代重要的伦理学家。为回应威廉斯对后果主义破坏人的完整性异议,他提出了行为者中心限制和行为者特权的“混合理论”。这一理论前半部分强调行为者受到道义论的限制,从而不可能为了后果最大化好而做后果主义所要求的事;后半部分则认为人们可以追求行动最大化好的后果,但并不应把后果主义的原则应用到一切行为之中,同时认为,行为者有自己的特权,即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追求放大M倍来为自己辩护。谢弗勒的“混合理论”两个方面都受到批评,其实是一种对后果主义的有益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中心限制 行为中心特权 后果主义 混合理论 谢弗勒
原文传递
走向一种良性的道德相对论:从以行为主体或评判者为中心到以行为对象为中心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勇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34,共17页
通常的道德相对论经常被谴责、蔑视和嘲笑为一种荒谬的理论,黄百锐提出了一种多元相对论或有约束的相对论,在一定程度上成功避免了通常的道德相对论所面临的问题,但黄百锐的道德相对论仍然有没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发展一种新的道德相对... 通常的道德相对论经常被谴责、蔑视和嘲笑为一种荒谬的理论,黄百锐提出了一种多元相对论或有约束的相对论,在一定程度上成功避免了通常的道德相对论所面临的问题,但黄百锐的道德相对论仍然有没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发展一种新的道德相对论来加以解决。这种新的道德相对论以行为对象为中心,相比之下,通常的道德相对论则是以行为主体或评判者为中心。行为对象相对论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是一种个体而非群体的相对论,但它仍然可以发挥调节和促进个体之间社会合作的功能,因为它尽管是个体主义的,却不是主观主义的。行为对象相对论既是一种道德实在论,又是一种道德普遍主义,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相对论 多元相对论 行为对象为中心 黄百锐 庄子
下载PDF
从“以行为为中心”到“以行为主体为中心”-论《理想国》中的两种伦理思路
16
作者 崔微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19,共6页
《理想国》中两种不同的正义观代表了两种讨论伦理问题的思路。柏拉图的正义观是"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常识的正义观是"以行为为中心"的。分析柏拉图对常识正义观的批判,可以看到从"以行为为中心"到"... 《理想国》中两种不同的正义观代表了两种讨论伦理问题的思路。柏拉图的正义观是"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常识的正义观是"以行为为中心"的。分析柏拉图对常识正义观的批判,可以看到从"以行为为中心"到"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转向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柏拉图是如何论证他的"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思路优越于"以行为为中心"思路的。然而,柏拉图的这种"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思路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没有办法给出正义行为的相关标准。这两种思路在近现代的伦理学中演变为美德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国》 柏拉图的正义观 常识的正义观 “以行为中心 “以行为主体为中心
下载PDF
再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7
作者 黄遂清 赵为民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年第3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出发点 教育体制 心理行为指导中心 社团活动指导中心
全文增补中
特权的两种形式
18
作者 解本远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71,共9页
在《拒斥后果主义》一书中,谢弗勒提出了"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特权这一概念,特权否认行为者总是必须产生最佳后果,而允许行为者给予其自身利益以更大分量的关注,同时,谢弗勒又通过限制行为者的特权,为行为者设置了一定的道德要... 在《拒斥后果主义》一书中,谢弗勒提出了"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特权这一概念,特权否认行为者总是必须产生最佳后果,而允许行为者给予其自身利益以更大分量的关注,同时,谢弗勒又通过限制行为者的特权,为行为者设置了一定的道德要求。谢弗勒认为,他提出的"特权"观念避免了后果主义所遭受到的"个人完整性"(personal integrity)的异议,使得道德理论为行为者设置的要求不像后果主义那样严苛。本文将围绕"谢弗勒的特权观念是否提出了适度的道德要求"这一问题展开。通过分析谢弗勒的"特权"的两种形式(分别简称为ACP1和ACP2),试图表明,谢弗勒通过限制行为者的特权而提出的道德要求过低,因而无法有效地解决道德冲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者为中心 特权 最佳后果 非最佳伤害
下载PDF
功利主义与完整性是否相容?--对西方功利主义式完整性辩护路径的述评
19
作者 张继亮 《哲学评论》 2021年第1期246-262,共17页
除了与正义不相容、要求过高等这些常见的批评之外,功利主义面临的另一个常为人忽视的批评就是其忽略完整性。完整性意味着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坚定持有但需要在特定时刻做出修正的本源性承诺或计划。而功利主义所秉持的功利最大化诉求会... 除了与正义不相容、要求过高等这些常见的批评之外,功利主义面临的另一个常为人忽视的批评就是其忽略完整性。完整性意味着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坚定持有但需要在特定时刻做出修正的本源性承诺或计划。而功利主义所秉持的功利最大化诉求会要求人们放弃体现人们完整性的承诺或计划。面对这一完整性的批评,功利主义的同情者或辩护者从“受以行为者为中心限制式功利主义”“精致式功利主义”“完整性式功利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居优”等角度出发为它进行完整性辩护。然而,国内学术界对这些辩护路径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深入理解这些辩护路径,我们一方面需要明确它们具体的论点,另一方面也需要明确其辩护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主义 完整性 受以行为者为中心限制式功利主义 精致式功利主义 完整性式功利主义
下载PDF
简讯
20
作者 白学军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1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 授牌仪式 价值取向 精神信仰 人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