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洛阳北魏时期的书法艺术 被引量:3
1
作者 叶剑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92-94,共3页
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魏体书法又是书法史中的重要构成。大量的佛教造像摩崖题铭和墓志铭,反映了魏体书法产生和演进的过程,以魏碑体书为代表的魏体书法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其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 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魏体书法又是书法史中的重要构成。大量的佛教造像摩崖题铭和墓志铭,反映了魏体书法产生和演进的过程,以魏碑体书为代表的魏体书法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其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像题记 墓志 产生与演进 社会背景
下载PDF
河北南宫后底阁村唐代佛教造像题记考释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建路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99,共7页
2006年河北省南宫市后底阁村遗址出土佛教造像283件,其中两件是以韩善行为首的士兵在龙朔三年(663年)和调露元年(679年)出征前造像。造像记中"见亲之日不期",体现这些士兵平时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因战争才被临时征召随军作战。... 2006年河北省南宫市后底阁村遗址出土佛教造像283件,其中两件是以韩善行为首的士兵在龙朔三年(663年)和调露元年(679年)出征前造像。造像记中"见亲之日不期",体现这些士兵平时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因战争才被临时征召随军作战。造像记中有"诸行人等沐浴洗心,终身皈敬"之语,"行人"是这些士兵的自称,他们都属于行军,可能都是兵募。唐灭百济后,百济复国势力不甘失败,龙朔三年九月唐军在白江口之战中击败百济、日本联军,韩善行等50人同年六月出征,他们应该参加了著名的白江口之战。唐罗战争之后双方再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但从调露元年韩善行等人东征题记可以看出,双方剑拔弩张的形势仍然存在。前后两件造像记士兵勋官的对比,反映出兵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造像记 百济 新罗
原文传递
关于北魏云冈石窟造像题记的分析
3
作者 冯晓晓 李珍梅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0-34,共5页
云冈石窟建于北魏时期,因其开凿年代久远,所存题记稀少。目前保存下来的有49条,其中可以辨认的仅有34条。对收集到的造像题记仔细分析,揭示了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皇室、官吏、僧尼和普通百姓等)的宗教信仰情况。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皇室... 云冈石窟建于北魏时期,因其开凿年代久远,所存题记稀少。目前保存下来的有49条,其中可以辨认的仅有34条。对收集到的造像题记仔细分析,揭示了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皇室、官吏、僧尼和普通百姓等)的宗教信仰情况。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皇室阶层造像较为频繁;从自身利益考虑,官吏和普通百姓也纷纷选择造像;而僧尼阶层才是最为忠实和虔诚的。此外,这些造像题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具体来说,伦理思想是指孝道思想和忠君思想;政治思想是指以孝治国和选贤任能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造像题记 宗教信仰 伦理思想 政治思想
下载PDF
造像记中所见的北朝家庭 被引量:2
4
作者 邵正坤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3-77,共5页
北朝时期的造像记中,有大量关于个体家庭的记载。根据亲属之间代际关系和亲缘关系的组合状况,可以将当时的家庭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核心家庭,直系家庭,联合家庭,以及各种残缺的家庭形态。各种类型的家庭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时刻处于变... 北朝时期的造像记中,有大量关于个体家庭的记载。根据亲属之间代际关系和亲缘关系的组合状况,可以将当时的家庭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核心家庭,直系家庭,联合家庭,以及各种残缺的家庭形态。各种类型的家庭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动之中。传统观念、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都对家庭的构成起着或隐或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像记 北朝 家庭 类型
下载PDF
云冈石窟造像题记与北魏佛教的中国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世明 《云冈研究》 2023年第2期10-15,共6页
北魏民众在开凿云冈石窟时,留下了许多造像题记。从这些题记中,可以看出儒家忠孝精神与佛教慈悲理念的融合。同时,透过造像题记的文字,亦可窥见佛道二教的语词共用与观念混同现象。除此之外,北魏佛教不空谈义理,而是通过教化戒行、末法... 北魏民众在开凿云冈石窟时,留下了许多造像题记。从这些题记中,可以看出儒家忠孝精神与佛教慈悲理念的融合。同时,透过造像题记的文字,亦可窥见佛道二教的语词共用与观念混同现象。除此之外,北魏佛教不空谈义理,而是通过教化戒行、末法抗争、弥勒信仰、民族交流等方式来展现其独有的实践性特点。这是云冈石窟造像题记的时代功效,也是北魏佛教中国化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造像题记 北魏 佛教 中国化
原文传递
河北后底阁遗址出土造像题记中所见唐东征史事考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晓涛 《唐都学刊》 2016年第5期18-23,共6页
河北省南宫市后底阁遗址出土了两座唐代佛教造像,造像上的题记分别记录了唐代龙朔三年和调露元年的两次东征事件,应该与唐朝初年对朝鲜半岛的战事相关。题记中涉及的东征人群应该以河北道折冲府的府兵为主,该人群曾经两次奔赴朝鲜战场,... 河北省南宫市后底阁遗址出土了两座唐代佛教造像,造像上的题记分别记录了唐代龙朔三年和调露元年的两次东征事件,应该与唐朝初年对朝鲜半岛的战事相关。题记中涉及的东征人群应该以河北道折冲府的府兵为主,该人群曾经两次奔赴朝鲜战场,分别反映了唐室在东北亚战事中前后政策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后底阁遗址 唐代 造像题记 东征
下载PDF
秩序与认同:北朝造像题记中的社会想象
7
作者 张凯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72-76,共5页
北朝时期造像题记中,记录着当时民众对美好社会生活的愿景想象。这些想象以家庭、邑社为单位,立足于现实,展现出基于实践且具有共识的对于社会结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愿景想象,同时也表现出权力在场、现实束缚和契约关系的世俗特征... 北朝时期造像题记中,记录着当时民众对美好社会生活的愿景想象。这些想象以家庭、邑社为单位,立足于现实,展现出基于实践且具有共识的对于社会结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愿景想象,同时也表现出权力在场、现实束缚和契约关系的世俗特征。它们表达出真挚情感和内心呼唤,也传承着礼乐文明,塑造着三教合一的信仰形态,体现出中国本土宗教信仰的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像题记 社会想象 世俗特征 礼乐
下载PDF
龙门造像题记字词释证
8
作者 姚美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3-136,156,共4页
造像题记大都是祈福求报之语。浅近的口语词语和变化的佛教用语交互成文。浅近的口语词语往往查无所据,变化的佛教词语需要寻源考变,疑难碑体字需要释证。对这些字词进行考证,有益于解读和利用此类文献,补正相关文献中的讹误或脱漏之处。
关键词 龙门造像题记 碑别字 词语 训诂
下载PDF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休官与天水权氏——中古早期民族融合的个案考察
9
作者 于志刚 《西北民族论丛》 2023年第1期26-41,286,共17页
休官是十六国北朝陇右地区的一个杂胡部族。休官的形成,是中古早期民族融合的一个缩影。通过对其姓氏的考察,可知休官是由氐、屠各、土著汉人等融合而成。天水权氏是中古陇右汉族大姓,因长期与氐、屠各等族错居杂处、通婚联姻,逐渐胡化... 休官是十六国北朝陇右地区的一个杂胡部族。休官的形成,是中古早期民族融合的一个缩影。通过对其姓氏的考察,可知休官是由氐、屠各、土著汉人等融合而成。天水权氏是中古陇右汉族大姓,因长期与氐、屠各等族错居杂处、通婚联姻,逐渐胡化,乃至融入休官。以传世文献为基础,结合造像题记,不仅可以洞察天水权氏胡化、婚姻与社会网络等问题,亦可增进对中古早期的休官族及陇右民族融合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官 天水权氏 杂胡 十六国北朝 造像题记
原文传递
北朝造像记文献的政治书写与文学色彩
10
作者 李林昊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北朝造像记文献类型丰富,经历了从个体到团体的发展演进。民众将皇帝、权臣和女性政治人物作为造像对象、祈愿对象,在发愿文中进行政治书写,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其背后反映出皇权崇拜、权臣秉政、女主称制的历史镜像,蕴含着民众对... 北朝造像记文献类型丰富,经历了从个体到团体的发展演进。民众将皇帝、权臣和女性政治人物作为造像对象、祈愿对象,在发愿文中进行政治书写,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其背后反映出皇权崇拜、权臣秉政、女主称制的历史镜像,蕴含着民众对执政者政治身份的认同。而王室成员、世家大族在造像记中刻意提到家世门第,则是出于政治身份的自我认同。有些造像记在书写时运用记叙、抒情、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灵活多变的句法形式、骈散相间的写作风格,生成了文学色彩浓郁的造像记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造像记 发愿文 政治书写 文学色彩
下载PDF
嵩阳寺造像碑研究
11
作者 王景荃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97,共10页
东魏嵩阳寺造像碑上雕刻的八十八佛和六方佛造像题材在石窟造像中不多见,是当时石窟造像题材的充实和丰富。尤其是造像铭中记载的有关嵩阳寺的创建和发展,可补史书之阙,为研究嵩山寺院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嵩阳寺 生禅师 八十八佛 六方佛 神王 沙门统 造像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