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约《宋书》述评 |
朱绍侯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1 |
7
|
|
2
|
《宋书·乐志》歌诗“援俗入雅”倾向及其原因 |
马萌
|
《殷都学刊》
|
2007 |
5
|
|
3
|
论永明体的出现与音乐之关系 |
吴相洲
|
《中国诗歌研究》
|
2002 |
4
|
|
4
|
钟嵘与沈约:齐梁诗学理论的碰撞与展开 |
曹旭
杨远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5
|
梁武帝“不知四声”辨 |
徐宝余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8 |
5
|
|
6
|
论南朝风习对沈约艳情诗创作的影响 |
叶枫宇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7
|
试论《宋书·符瑞志》的政治意图及价值 |
胡祥琴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8
|
声、音、乐、响辨析 |
覃觅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4
|
|
9
|
论“文之为物”及形式批评的发生 |
张胜利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0
|
辞赋的音乐谱系:齐梁声律论与赋学关系探析 |
刘祥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1
|
论叶燮《原诗》中对沈约人品、诗品的评价 |
马斌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2
|
《宋书·谢灵运传论》和文学史的自觉 |
林田慎之助
曹旭(译)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4 |
3
|
|
13
|
齐梁声律论几个问题新探 |
卢盛江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14
|
沈约《宋书》史论四题 |
孔毅
|
《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0 |
2
|
|
15
|
陶渊明“忠愤”说及其扩大化影响 |
顾农
|
《中原文化研究》
|
2018 |
3
|
|
16
|
“怀情不尽曰隐”——沈约天监初之崇佛与梁武帝之关系 |
何良五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23 |
1
|
|
17
|
沈约前后刘宋史著及《宋书》撰成考述 |
李翰
石维娜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18
|
律句观念源流小史 |
柯继红
|
《琼州学院学报》
|
2015 |
2
|
|
19
|
开齐梁风气之先的沈约诗——论沈约诗歌对齐梁诗题材上的开拓 |
李文
|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20
|
永明诗新论——以沈约为中心 |
戴燕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