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情节在哈代悲剧小说中的重要性——以《同乡人》为例
1
作者 郑鸿升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4-78,共5页
在古希腊悲剧和哈代悲剧小说的比较研究中,较常见的是以命运观和人物性格为中心进行对比。可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古希腊悲剧的核心是情节;哈代也认为对小说而言,情节或者说结构的重要性胜于人物。因此,以情节为中心进行比较研... 在古希腊悲剧和哈代悲剧小说的比较研究中,较常见的是以命运观和人物性格为中心进行对比。可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古希腊悲剧的核心是情节;哈代也认为对小说而言,情节或者说结构的重要性胜于人物。因此,以情节为中心进行比较研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好的悲剧情节必须要有发现或突转,二者是引发观众怜悯或恐惧的关键要素。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众多的偶然或巧合与其说是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的反映,不如说是哈代巧妙地运用了古希腊悲剧情节中的发现或突转。通过对哈代短篇小说《同乡人》的分析,可以印证此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哈代 情节 《同乡人》
下载PDF
流动的手工艺社会:从“同乡同业”到“全域同业”的白族银器村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九霞 李怡飞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9,M0004,共14页
"同乡同业"中的业态流向一般为东部发达地区,经济主体也鲜见少数民族。西南边缘地区大理新华村白族的银器业在社会网络的支撑下,完成了"同乡同业—返乡创业—全域同业"闭环性的纵向演化,手艺人实现了从城市向农村... "同乡同业"中的业态流向一般为东部发达地区,经济主体也鲜见少数民族。西南边缘地区大理新华村白族的银器业在社会网络的支撑下,完成了"同乡同业—返乡创业—全域同业"闭环性的纵向演化,手艺人实现了从城市向农村的回流与固着。旅游发展为"同乡同业"从异乡回归原乡提供了驱动力,而网络技术的进步与经济全球化为"同乡同业"突破地域边界及边缘困境提供了重要条件。新华村的"全域同业"是人、乡、业融合性的乡村发展模式,是一种"乡村主导的本土现代性",既实现了对核心与边缘、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等二元结构的背反,又走向了乡村振兴的自我实现,是反向"空心化"的新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乡同业 全域同业 社会网络 本土现代性 新华村
原文传递
手工艺的“在地同业”与“在外同行” 被引量:12
3
作者 季中扬 张娜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80,M0005,共12页
历史上传统手工艺的聚集性发展离不开"乡土空间"。它们往往先在某个地方逐渐发展起来,形成"在地同业"现象,然后利用血缘、地缘等人际关系网络,在外发展商业销售,以"在外同行"的形式大力拓展经营空间。传... 历史上传统手工艺的聚集性发展离不开"乡土空间"。它们往往先在某个地方逐渐发展起来,形成"在地同业"现象,然后利用血缘、地缘等人际关系网络,在外发展商业销售,以"在外同行"的形式大力拓展经营空间。传统手工艺这种同乡同业模式以"在地"与"在外"的互动发展为突出特点,"在地"与"在外"之间有着主从关系,其实是"前店后院"模式在空间上的延伸,"在外"拓展的目的始终是为了地方,而不是带走地方资源"在外"发展。这种同乡同业模式立足"小地方",放眼"大世界",在乡村与城市、地方与世界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对于系统解决当代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产业、人才、文化等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艺 同乡同业 特色小镇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中国人老乡观念的心理表征及其心理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海钟 姜永志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42-45,共4页
老乡群体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应该被关注。随着中国社会高速发展,老乡群体逐渐成为城市新移民的主体。在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老乡观念做了中国本土化界定,以相关理论为背景提出老乡观念的心理表征,并对老乡观念... 老乡群体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应该被关注。随着中国社会高速发展,老乡群体逐渐成为城市新移民的主体。在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老乡观念做了中国本土化界定,以相关理论为背景提出老乡观念的心理表征,并对老乡观念的心理机制进行初步建构,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研究思路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乡观念 心理表征 心理机制 心理图式 建构
下载PDF
进取性的“地方主义”与农民的自我城市化进取性的“地方主义”与农民的自我城市化——以湖北省毛市镇面点产业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夏循祥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56,M0003,M0004,共20页
全面的城市化不仅包括城市户籍人口的增加,也包括农村户籍人口在经济、日常生活和思维等三个层面与城市生活的连接,即农民的城市化。20世纪90年代前后,湖北省监利县毛市镇原先以水稻为主要产业的一群农民,从无到有地在全国各种类型的城... 全面的城市化不仅包括城市户籍人口的增加,也包括农村户籍人口在经济、日常生活和思维等三个层面与城市生活的连接,即农民的城市化。20世纪90年代前后,湖北省监利县毛市镇原先以水稻为主要产业的一群农民,从无到有地在全国各种类型的城市中创造了规模巨大的"面点经济"。从最初的零散打工、手工制作到现在的机械化、品牌化和集团化,他们的面点生意逐步提档升级,推动了以早餐制作为主的上下游产业发展,以自身的创造力推动了非正式经济向正式经济的转化。在这个同乡同业经济的发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政策与法规的规管、市场利益的驱动,以及农民对自我概念的捕获,使这群流动的农民形成了有意识的自我城市化。而当地政府、行业协会和众多个体所形成的"进取的地方主义",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 同乡同业 社会关系 地方主义方法论
原文传递
近代灾荒与河南移民东北述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晓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0-135,共6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灾荒频仍,为救济灾民,旅居北平的河南同乡成立了旅平河南赈灾会。有鉴于河南灾区广大,灾民众多,本地就食无望的现状,平赈会组织了灾民赴东北务工垦荒活动。经过广泛动员和周密部署,来自全省各地的数万灾民分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灾荒频仍,为救济灾民,旅居北平的河南同乡成立了旅平河南赈灾会。有鉴于河南灾区广大,灾民众多,本地就食无望的现状,平赈会组织了灾民赴东北务工垦荒活动。经过广泛动员和周密部署,来自全省各地的数万灾民分批次到达东北,并在平赈会的全力协助下得到较为妥善的安置。灾荒之年,移送灾民远赴关外谋生,虽属"消极之救济",但在兵匪连年,军阀征战的动乱年景里,同乡组织的移民之举亦属难能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同乡 移民东北 平赈会
下载PDF
“同乡同业”:“社会经济”或“低端全国化”? 被引量:26
7
作者 吴重庆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7,共9页
“同乡同业”是指同一区域的人群依托乡土社会网络,以非正规经济活动的方式,在乡土社会之外从事相同行业或属于同一产业链的经济活动。“同乡同业”的出现与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生计方式、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有关。“同乡同业”作为社... “同乡同业”是指同一区域的人群依托乡土社会网络,以非正规经济活动的方式,在乡土社会之外从事相同行业或属于同一产业链的经济活动。“同乡同业”的出现与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生计方式、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有关。“同乡同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种形式,体现了“经济”与“社会”的互嵌互动。本文以莆田沿海、平原、山区的区域差异为例,说明经济与社会能否相互嵌入,取决于一定规模人群在适当时机选择适当行业的经济活动能否借助传统社会网络。不过,随着资本在经济领域的不断扩张,今天的“同乡同业”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去技术化与标准化、品牌化、垄断化,高可替代性与“打工化”,产业链缩短,价值链社会分层等特点,正逐渐趋向“低端全国化”。研究“同乡同业”是落实“区域研究”、丰富中国研究的重要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乡同业 社会经济 非正规经济 低端全国化
下载PDF
高拱与姻亲、乡梓关系考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岳天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55-60,共6页
高拱作为明代嘉靖、隆庆和万历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其故里河南结成了诸多姻亲和乡梓关系。据《诗文杂著》《高文襄公墓志铭》和《新郑县志》等文献记载,与高拱家族结成姻亲、乡梓关系的约有40余人,其中包括既是同年同僚又是姻... 高拱作为明代嘉靖、隆庆和万历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其故里河南结成了诸多姻亲和乡梓关系。据《诗文杂著》《高文襄公墓志铭》和《新郑县志》等文献记载,与高拱家族结成姻亲、乡梓关系的约有40余人,其中包括既是同年同僚又是姻亲乡梓,或既是姻亲又是乡梓的双重关系。梳理这些关系,有助于把握明清新郑高氏家族的世系概况,也有助于厘清高拱的社交活动和人事关系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 姻亲 乡梓
下载PDF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老乡心理情结与效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海钟 姜永志 张鹏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82-188,共7页
老乡心理情结与效应研究通过相关理论的梳理和老乡情结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以中国文化为背景,提出了老乡心理效应的概念和老乡心理效应的社会心理机制问题,并获得比较充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作为支撑,试图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老乡心理效应 老乡情结 心理研究
下载PDF
21世纪前期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发展的特点评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庄国土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55-64,共10页
21世纪前期的华侨华人社团,不但数量增长快,经济功能凸显,与中国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由于近40年大量中国新移民涌向国外,商会和同乡会社团成为新移民互助和发展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平台,也是他们最热衷成立的社团组织。社团之间联合的态... 21世纪前期的华侨华人社团,不但数量增长快,经济功能凸显,与中国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由于近40年大量中国新移民涌向国外,商会和同乡会社团成为新移民互助和发展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平台,也是他们最热衷成立的社团组织。社团之间联合的态势虽初步形成,但还需更快整合,才能有效维护华人的共同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华人 华人社团 商会 同乡会
下载PDF
徽州旅沪同乡会的社会保障功能(1923—1949)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力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44,54,共13页
徽州旅沪同乡会是上海市民公共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上海社会局登记取得合法身份后的同乡会,是一个以商人为主的多元的自治组织。他们采用了现代党团组织的选举法和任期法,代表着徽州同乡这个城市群体的共同利益。同乡会自筹资金,开展各... 徽州旅沪同乡会是上海市民公共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上海社会局登记取得合法身份后的同乡会,是一个以商人为主的多元的自治组织。他们采用了现代党团组织的选举法和任期法,代表着徽州同乡这个城市群体的共同利益。同乡会自筹资金,开展各项社会保障活动,如旅沪同乡教育事业、增进公众幸福事项、关于失业会员救济事项、援助乡人免除不正当损害事项、调解劳资纠纷等等。徽州旅沪同乡会实行的社会保障虽然有地域的限制,但是在上海这样一个移民社会里,各地的同乡会以及商会等自治组织所形成的一个个保障圈却也覆盖了上海市民社会相当大的空间,它们与上海特别市政府渐次实施的一系列颇具现代意义的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内容的社会保障,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政府与市民共同构建社会保障网络。社会保障的多元化,是民国时代上海社会保障的一大特色。同乡会的社会保障功能,展现了独立、自治的市民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上海 徽州 旅沪同乡会
下载PDF
建构同乡务工组织: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一种路径——基于S镇装修务工群体的研究
12
作者 张品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0-88,共9页
“同乡同业”是农民工城市务工的重要策略。以组织社会学视角对具体案例——S镇装修务工群体进行研究,在分析群体较为复杂的结构以及有效率的务工模式的基础上,发现该群体具有组织性:在追求同乡共同发展目标的指导下,群体以专业化分工... “同乡同业”是农民工城市务工的重要策略。以组织社会学视角对具体案例——S镇装修务工群体进行研究,在分析群体较为复杂的结构以及有效率的务工模式的基础上,发现该群体具有组织性:在追求同乡共同发展目标的指导下,群体以专业化分工实现内部聚合和外部开放,依据务工实际形成规范。S镇装修务工组织的经验研究揭示,农民工通过有组织的“同乡同业”建构出同乡务工组织这一特定类型的城市工作组织,并形成新的结构性关系。建构同乡务工组织作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种路径,其研究可以从主体行为角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参考,从而助推城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同乡同业 组织社会学 同乡务工组织
原文传递
情感连接与政治激化——湖北旅台同乡的地方记忆与地方认同 被引量:2
13
作者 包亚兄 石义彬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1年第1期26-35,共10页
地方在身份认同的建构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湖北旅台同乡的同乡活动、出版的地方刊物,并辅以深度访谈,探讨他们对湖北的地方记忆建构。研究发现,武昌起义、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是旅台湖北同乡构建湖北记忆的重点内容,聚会和... 地方在身份认同的建构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湖北旅台同乡的同乡活动、出版的地方刊物,并辅以深度访谈,探讨他们对湖北的地方记忆建构。研究发现,武昌起义、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是旅台湖北同乡构建湖北记忆的重点内容,聚会和仪式是他们操演与维持乡俗文化的重要手段。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旅台同乡对湖北的认同呈现出代际差异,在旅台后代湖北认同式微的情况下,家庭教育以及为促进同乡发展而设立的奖学金制度,成为维系湖北认同的重要方式。伴随着台湾当局大肆“去中国化”,旅台同乡对湖北的记忆还呈现出权力对抗的特点。这些发现表明,台湾的“外省”族群依旧在自行建构原乡认同,在两岸出现认同折裂的背景下,他们是弥合差异、提升台湾民众中国认同很好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记忆 地方认同 湖北旅台同乡会 《湖北文献》
下载PDF
民国时期河南旅居外省同乡会及其赈灾义演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光亚新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5期29-37,共9页
近代河南地区天灾人祸不断,旅居外省豫人关心桑梓,成立了数量众多的同乡会,并以同乡会为依托不断向家乡人民施以援助。在实施赈灾过程中,同乡会采取了赈银、移民就粟等传统赈灾办法,利用报刊媒体扩大灾情宣传,成立赈灾组织进行有效赈灾... 近代河南地区天灾人祸不断,旅居外省豫人关心桑梓,成立了数量众多的同乡会,并以同乡会为依托不断向家乡人民施以援助。在实施赈灾过程中,同乡会采取了赈银、移民就粟等传统赈灾办法,利用报刊媒体扩大灾情宣传,成立赈灾组织进行有效赈灾,同时还在旅居地发起赈灾义演活动,娱乐与赈灾相结合,利用这一新型筹款方式,寓善于乐的同时达到赈济灾民的目的。从这些举措中可以看出同乡会为满足同乡灾民的现实需要所作的努力。旅居外省的河南同乡会在对家乡的赈济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同乡会为同乡办理善举、提供救济的功能,同时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风气,促进了慈善意识的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河南 同乡会 赈灾 义演
下载PDF
共生之难:抗战时期浙江人在福建崇安的垦荒运动
15
作者 丘新洋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09-120,共12页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福建省沿海港口遭遇日军封锁,致使全省粮食紧缺,为此福建省政府积极引入难民开垦荒地以增产粮食;浙江省则因省垣沦陷、沿海难民蜂拥至浙西南,使得地方政府饱受其苦,浙江省政府也积极鼓励浙江难民移垦福建。因此在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福建省沿海港口遭遇日军封锁,致使全省粮食紧缺,为此福建省政府积极引入难民开垦荒地以增产粮食;浙江省则因省垣沦陷、沿海难民蜂拥至浙西南,使得地方政府饱受其苦,浙江省政府也积极鼓励浙江难民移垦福建。因此在闽浙两省的支持下,大量的浙籍难民移垦至福建省崇安县,但随着垦荒运动的发展,闽籍土农和浙籍客农间的矛盾日益显现,最终导致严重的土客之争和逃垦现象。文章在梳理浙籍垦民来崇垦荒基本史事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客农之间的冲突缘起和逃垦弃垦原因,进而探讨不同地域的群体是如何走向“我者”与“他者”的敌对;针对土客农间的纠纷,地方政府和地域性组织又是如何进行沟通和竞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垦荒运动 土客纠纷 崇安 同乡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