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网络隐私权之隐私范围 被引量:2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保护隐私权已是众望所归 ,但是基于各种原因 ,人们对隐私的认识存在着极大的偏差 ,这不但影响着目前隐私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 ,同时也会造成网络环境中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冲突 ,所以 ,隐私的范围界定是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总结传统隐私范围的学说基础上 ,比较分析中外学说的区别 ,结合网络隐私权的特点 ,将网络隐私归纳为四种 :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 ,个人活动与私事 ,个人领域 ,其他涉及个人生活安宁与秩序的隐私 ,并提出详细的阐释与立法思考。
作者 刁胜先
机构地区 重庆邮电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4,共5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殷丽娟.专家谈履行网上合同及保护网上隐私权[N].检察日报,1999-05-26(6). 被引量:27
  • 2纪晓昕.电子商务中的隐私权保护[A].张平.网络法律评论·第二卷[M].法律出版社,2002.299. 被引量:3
  • 3胡启忠.侵权后果的性质辨析与立法选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2):79-82. 被引量:2
  • 4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被引量:4
  • 5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292.
  • 6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p242. 被引量:2
  • 7张楚等著..电子商务法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72.
  • 8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被引量:54
  • 9陈力丹.马克思恩格斯的隐私权观念[J].新闻法通讯,1986,(1). 被引量:5
  • 10蒋志培主编..网络与电子商务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687.

二级参考文献18

  • 1王利明.中国民法典的体系[J].现代法学,2001,23(4):45-54. 被引量:80
  • 2魏振瀛.论债与责任的融合与分离——兼论民法典体系之革新[J].中国法学,1998(1):17-29. 被引量:99
  • 3屈学武.因特网上的犯罪及其遏制[J].法学研究,2000,22(4):83-100. 被引量:121
  • 4周春梅,陈文曲.数据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J].律师世界,2001(7):33-34. 被引量:11
  • 5殷丽娟.专家谈履行网上合同及保护网上隐私权[N].检察日报,1999-05-26(6). 被引量:27
  • 6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M].三民书局,1993.69. 被引量:5
  • 7[罗马]安东尼.沉思录[M].转引自<西方名著提要>,青年出版社,1957. 被引量:1
  • 8如<法国民法典>把侵权的后果称为"非经约定而发生的债",认其为债的性质.<德国民法典>则将侵权的后果规定为"各个债的关系"中的一种,即侵权行为之债.<日本民法典>将侵权的后果认其为侵权行为之债,将其与契约之债、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债并列.新的<俄罗斯民法典>将侵权的后果称为"因损害所发生的债",规定在债编之中,是债的一种形式. 被引量:1
  • 9魏振瀛教授在1998年就发表了"侵权行为法律后果的实质是责任不是债"的观点.见其<论债与责任的融合与分离>,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2002年6月又重申了此观点.见其<民事责任与民法典体系>,载<北大法学文存>第四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被引量:1
  • 10德国受日耳曼法影响,开始对债与责任在概念上作区分,但把责任视为债的担保.即"始将债务(Schuld)与责任(Haftung)截然分开,以债务为给付之义务,责任为此义务之财产的担保(Einste-hen)".见史尚宽著<债法总论>第3页,台湾荣泰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9月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45

同被引文献132

引证文献22

二级引证文献6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