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所谓“不被容许的”风险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目标的设定1.Honig于1930年所著的《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sup>[1]</sup>一文为新客观归责理论<sup>[2]</sup>开辟了道路,他在该文中提醒人们注意一个基本而又简单的观点:规范是由行为所遵守的。因此,在某人引起了损害结果发生的情况下,只有当他从确保规范得到遵守的目的出发,本来能够避免该损害结果时,我们才能让这个人为结果承担刑法上的责任。
作者
陈璇(译)
机构地区
德国波恩大学法学院
德国波恩大学刑法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刑事法评论》
CSSCI
2014年第1期220-235,共16页
Criminal Law Review
关键词
损害结果
行为规范
被害人承诺
阻却事由
社会角色
因果关系
法益
不法侵害
年所
犯罪构成要件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41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3
参考文献
2
1
乌尔斯·金德霍伊泽尔,陈璇(译),冯军(校).
风险升高与风险降低[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31(4):193-200.
被引量:30
2
乌尔斯·金德霍伊泽尔,蔡桂生(译).
犯罪构造中的主观构成要件——及对客观归属学说的批判[J]
.刑事法评论,2012(1):181-204.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36
1
王广利.
“合义务替代行为”概念之否定[J]
.刑事法评论,2018(1):136-162.
被引量:1
2
崔志伟.
规范目的比较下的“行刑”区界与出罪路径——以“行刑”衔接下的违反管理秩序型行为为视角[J]
.人大法律评论,2020(2):202-229.
被引量:6
3
李冠煜.
客观归责论的理性反思[J]
.清华法律评论,2021(1):103-124.
被引量:1
4
纪康.
客观预见可能性的构造与机能——兼论主客观理论[J]
.刑法论丛,2021(2):1-23.
5
崔志伟.
“制造法所不容许风险的行为”的构造与定位——以故意的作为犯罪为视域[J]
.刑法论丛,2019,5(2):445-475.
被引量:1
6
毕经天.
论故意作为犯的结果归责——基于结果避免义务的归责路径之提倡[J]
.北大法律评论,2020,21(1):205-230.
7
李冠煜.
单位犯罪处罚原理新论——以主观推定与客观归责之关联性构建为中心[J]
.政治与法律,2015(5):33-46.
被引量:22
8
马荣春,席若.
我国犯罪论体系下客观归责理论的引入[J]
.时代法学,2015,13(3):50-59.
9
孙运梁.
不作为犯中客观归责理论的适用[J]
.清华法学,2016,10(4):148-161.
被引量:11
10
郭自力,陈文昊.
假定因果关系与合义务的择一举动辩正[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5):63-68.
同被引文献
141
1
纪熙全.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与防范——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J]
.中国刑事警察,2019,0(6):6-10.
被引量:7
2
张继钢.
环境犯罪归责原则研究[J]
.刑事法评论,2018(1):163-190.
被引量:2
3
马天成.
刑法中原因自由行为的例外模式——基于中国实践的思考[J]
.法学论坛,2023,38(1):71-84.
被引量:1
4
陈子平.
未遂犯的处罚根据 从比较法观点的思考[J]
.中外法学,2021(2):522-543.
被引量:6
5
崔志伟.
“制造法所不容许风险的行为”的构造与定位——以故意的作为犯罪为视域[J]
.刑法论丛,2019,5(2):445-475.
被引量:1
6
姜涛.
基因编辑之刑法规制及其限度[J]
.东方法学,2021(2):69-85.
被引量:36
7
赵司聪.
论自动驾驶的刑事风险及应对[J]
.北方法学,2022,16(2):132-142.
被引量:6
8
苏彦新.
罗马法在中世纪西欧大陆的影响[J]
.环球法律评论,1997,19(4):37-53.
被引量:10
9
米健.
论《阿奎利亚法》——《学说汇纂》第9卷第2章[J]
.政法论坛,1991,9(4):77-82.
被引量:1
10
陈兴良,王晨.
论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J]
.法学杂志,1992,13(1):14-1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2
1
纪康.
客观预见可能性的构造与机能——兼论主客观理论[J]
.刑法论丛,2021(2):1-23.
2
欧阳本祺.
论特别认知的刑法意义[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34(6):44-51.
被引量:17
3
姜涛.
生物刑法之预防性扩张的教义学路径[J]
.环球法律评论,2020,42(4):5-21.
被引量:19
4
蔡仙.
论过失犯中结果避免可能性理论之演变[J]
.北大法律评论,2019,20(1):139-170.
被引量:3
5
龙敏.
互联网背景下医疗过失之刑事责任[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4):77-87.
6
徐永胜,许韬.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规律特征与对策研究[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4):88-103.
被引量:12
7
韩子璇.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的类型化动态分析--以行为危险为中心[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2(4):110-118.
8
韩子璇.
自动驾驶中避险算法的归责探究[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2,24(3):29-36.
9
徐兴涛.
被容许的风险的基础问题[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1):73-81.
10
崔涵.
论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基础[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3,25(5):59-74.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宋佳恒.
因果关系认定中行为对结果的贡献及其危险的现实化[J]
.刑事法评论,2022(2):102-121.
2
刘鹿鸣.
风险升高理论与过失犯的归责转向[J]
.刑事法评论,2022(1):157-181.
3
石晶.
人体基因科技风险规制路径的反思与完善——以宪法与部门法的协同规制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2):100-118.
被引量:7
4
陈尔彦.
故意犯中客观归责理论的主观性批判[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0,0(1):80-87.
被引量:3
5
王鹏飞.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基因操作技术的刑法规制[J]
.刑法论丛,2022(1):237-260.
6
陈喆,陈佳贝,杨常雨.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我国生物恐怖主义的法律治理[J]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23(1):64-95.
7
聂立泽,刘林群.
反电信网络诈骗的体系检讨与路径匡正[J]
.法治论坛,2023(2):166-180.
8
罗世龙.
主观违法要素的论争及体系定位[J]
.法学家,2023(3):146-160.
被引量:2
9
李志恒.
盗窃罪与诈骗罪区分标准的反思——限定的处分意识不要说之提倡[J]
.法律方法,2020,26(3).
10
张弘.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律预防研究——以刑法规制为视角[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S01):82-88.
被引量:6
1
董峻峰.
有价证券质权的几个法律问题探讨[J]
.政法论丛,1998(5):30-31.
2
姚志荣.
浮动抵押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6):36-38.
3
陈山.
非法拘禁罪之结果加重犯的规范诠释[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6):73-77.
4
陈山.
非法拘禁罪之结果加重犯的规范诠释[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23(1):26-30.
被引量:2
5
张晓.
客观归责理论的思考及反观我国刑法理论的启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2):273-274.
6
包雯,张亚军.
论刑法中的客观归属论[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14(3):94-100.
被引量:2
7
程新生,汤媛媛.
共同过失犯罪与刑法因果关系 从“误射行人案”切入[J]
.法律适用,2008(9):38-41.
被引量:5
8
于改之,吴玉萍.
刑法中的客观归责理论[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7,25(3):57-68.
被引量:29
9
邹兵.
论过失犯的实行行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1):34-40.
被引量:4
10
陈兴良.
客观归责的体系性地位[J]
.法学研究,2009,31(6):37-51.
被引量:43
刑事法评论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