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怎样的呢?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哈佛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出众的学术才能、非凡的个性魅力、卓越的领导才能、创造能力和体育特长。斯...
作者
高一鸣
机构地区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中学
出处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49,共2页
People's Education
关键词
美国
教育思想
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分类号
G571.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4
1
孙平.
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简论[J]
.江苏高教,2005(5):107-109.
被引量:8
2
黄益萍,曾接贤.
新时期大学生学习动力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91-94.
被引量:23
3
余平.
从中美两国教育差异看中国的创新思维[J]
.内江科技,2006,27(7):31-31.
被引量:1
4
[英]洛克 著,傅任敢.教育漫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5
沈秋林.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3(3):21-24.
被引量:5
6
曾翎,燕青枝.
从中美教育差异引出的思考[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0,17(S1):61-62.
被引量:3
7
王渝生.
从诺贝尔奖看美国的基础科学和创新体系[J]
.瞭望,1998(32):42-42.
被引量:4
8
韦铁.
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造性的培养[J]
.课程.教材.教法,2000,20(4):19-23.
被引量:28
9
王天平,李侃社.
科学素质教育与弘扬科学精神[J]
.中国高教研究,2000(9):35-35.
被引量:6
10
黎仰安.
中美教育观念差异的比较与思考[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4(5):5-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5
1
赵琴霞.
论大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素质的培养[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13(3):106-108.
被引量:4
2
阙贵频.
大学生知识技能社会化存在的主观障碍[J]
.江苏高教,2007(1):113-116.
被引量:2
3
韩艳,耿兴云.
中美学校教育之差异[J]
.现代企业教育,2007(11X):156-157.
4
林喜仙.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辅助教育[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58-60.
5
梁俊,王菊芳.
阻碍我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3(2):38-4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王宇良,沈瑶琴,戚敏.
高校大学生科普及其研究的几点启示[J]
.科普研究,2008,3(3):29-34.
被引量:12
2
孙丽丽,霍洪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创新人才科学精神的培养[J]
.传承,2009,0(24):58-59.
3
华学成.
试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载体建设[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6):54-57.
被引量:1
4
刘婷婕,许亮文,马海燕,张良吉,郑颖.
市场营销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效果评价[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17-18.
被引量:3
5
华学成.
试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载体建设[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9):68-70.
被引量:2
6
冯国增,聂宇宏,姚寿广.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探索[J]
.制冷与空调(四川),2009,23(6):90-91.
被引量:8
7
周敦文.
青年的科学素质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思考——以武汉市青年科学素质发展调查为例[J]
.中国电子商务,2010(12):99-100.
8
刘岚,周仁会,唐梅.
大学生学习社会化研究综述[J]
.中国成人教育,2011(14):14-16.
被引量:3
9
张晓勇,杨友联.
应用型高校植物病理学课程实习的探索与改革——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32(3):111-116.
被引量:1
1
汪风雄.
二十一世纪美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三)[J]
.教育科学论坛,2002(1):1-4.
2
中国小学生眼中的美国教育[J]
.基础教育,2003(1):57-58.
3
臧丽华.
美国教育见闻[J]
.青年教师导报,2001(6):29-30.
4
丁茜,李光杰.
技术在美国教育中发挥的作用[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3(12):64-66.
5
褚清源.
读懂曾夫[J]
.教育文摘,2012(6):16-16.
6
王卉.
我在美国两年的学习生活[J]
.学语文(中学高中版),2003(6):33-35.
7
王俊兰.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J]
.祖国(教育版),2014(3):391-392.
8
聂守祥.
美国的教育[J]
.英语通(高三版),2004(8):39-40.
9
“可怕的”美国教育[J]
.世界博览,2011(5):58-60.
10
李希贵.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J]
.师道(人文),2007(5):49-49.
人民教育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