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育教学实践改革模式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高新技术发展现状出发,根据自身培养目标及教学体系的特点,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工程实际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因此,"卓越工程师"教育教学实践与创新改革应重点从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方面进行探索。
作者
徐强
刘小春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嘉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5年第11期159-160,共2页
Popular Science
关键词
教育实践
卓越工程师
师资队伍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B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55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1
程宜康,魏宣燕.
高等工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教学体系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00,21(25):22-24.
被引量:7
2
张忠福.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1-14.
被引量:215
3
傅水根.
我国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4.
被引量:74
4
马义荣.
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1):37-38.
被引量:64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张喜梅.
面向21世纪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措施比较及其启示[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61-64.
被引量:9
2
傅水根.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04(7):24-26.
被引量:102
3
张忠福.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04,20(08X):50-51.
被引量:77
4
傅水根,张学政,洪亮,裴文中.
对大学本科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教学的认识[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4-7.
被引量:4
5
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
四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2):3-6.
被引量:49
6
张全福,张忠福.
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基本取向[J]
.职教论坛,2006,22(06S):19-21.
被引量:49
7
孔凡成.
国外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机制[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6):91-91.
被引量:7
8
陈云棠,刘邦奇,郭红.
对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的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65-69.
被引量:17
9
洪林.
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586-1588.
被引量:109
10
傅水根.我国工程实践教学发展的三阶段与两点论.教指委通讯,2009,(6):13-2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55
1
陈雪营.
实学兴国——北洋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其当代价值[J]
.大视野,2020,0(1):52-56.
2
刘子明.
浅谈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J]
.科技资讯,2008,6(17).
被引量:1
3
汪波,陈超逸,陈洛.
工程实践教育的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1):73-75.
4
许亚岚,罗雄麟.
基于虚拟工厂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
.高教论坛,2013(2):85-87.
被引量:6
5
孟范立.
谈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27(5):68-71.
被引量:2
6
赵居礼,张科海.
试论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理念的转变[J]
.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3(1):41-47.
被引量:1
7
赵居礼,张科海.
新时期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理念探讨[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96-99.
被引量:3
8
胡文泉,张世龙,王飞.
机械类“本科+技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职业教育研究,2005(4):97-97.
被引量:7
9
张科海,赵居礼.
高等院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树立的几个观念[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26-30.
10
李斌.
高职院校技能培养与行业合作模式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2):71-7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
1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5):30-36.
被引量:259
2
曾永卫,刘国荣.
“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11(7):75-78.
被引量:105
3
林健.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5):1-9.
被引量:461
4
林健.
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0(2):1-15.
被引量:74
5
王占勇,陈惠芬,徐家跃,钱蕙春,江国健,金敏.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2(4):36-37.
被引量:14
6
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
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0(3):1-6.
被引量:350
7
孔建益,邹光明,侯宇,王兴东,蒋国璋,高全杰.
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1(3):18-21.
被引量:47
8
邵雪航,宋龙宾.
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4):158-158.
被引量:14
9
徐新成,朱建军,赵春锋,唐佳.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训练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23-226.
被引量:38
10
吴成东.
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实践及反思[J]
.教育教学论坛,2015(7):175-17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刘凤,滕洪辉,石淑云,杨炳君,赵玲子,闻洋,米小娟.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山东化工,2016,45(24):117-119.
被引量:1
2
龙木军,陈登福,段华美.
冶金工程“卓越计划”校企联合工程实践教育的探讨[J]
.中国冶金教育,2017,22(2):73-76.
被引量:6
3
余震,蒋国璋,肖涵,杨丹.
基于实践能力提高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实践教学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5):89-9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杨印生,王瑞,张强.
农机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系统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2):11-13.
被引量:1
2
寇子明,张展宁,李军霞,梁绍伟,杨丽凤,吴娟,高贵军.
带式输送机虚拟实验系统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9(3):122-123.
3
兰苑培,陈朝轶.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冶金工程人才培养[J]
.中国冶金教育,2019,24(1):4-6.
被引量:3
4
任英,杨文.
钢铁企业高级人才定制化教育[J]
.中国冶金教育,2019,24(1):58-59.
被引量:2
5
龙木军,陈登福,段华美,刁江.
冶金工程专业本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J]
.科教导刊,2020(26):33-35.
被引量:4
6
刘俨后,麻娟,张海云,田业冰.
面向产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7):98-100.
被引量:1
7
仲斌年,严军.
新时代冶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与创新[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7):5-8.
被引量:1
8
王东生,王泾文,王丽萍.
应用型本科高校“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研究——基于铜陵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J]
.职业技术,2021,20(12):1-6.
被引量:8
9
彭飞,方芳,刘丹.
机械设计综合实训与知识产权运用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23):126-128.
10
刘风国,吕国志,刘爱民,王兆文,石忠宁.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色金属冶金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J]
.中国冶金教育,2022(4):74-76.
被引量:1
1
耿德旭,张志义.
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24):178-180.
被引量:10
2
李德平,周敏丹.
关于培养核专业创新人才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7(17):113-114.
被引量:5
3
胡宇.
关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有关问题的思考[J]
.辽宁教育研究,2007(4):105-106.
被引量:8
4
郝克明.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2):5-10.
被引量:48
5
郝克明.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
.中国高教研究,2003(11):7-12.
被引量:64
6
任百毅.
试论我国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调整与改革[J]
.理论导刊,1998(9):38-39.
7
郑锋.
关于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
.江苏高教,2001(5):77-79.
被引量:43
8
董永刚,史红涛,许艳君.
独立学院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安阳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7(15):92-93.
被引量:3
9
刘从云.
新时期普通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和实践[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1):106-109.
10
丁世双,栗梅,李玉宾,李君明.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研究方案[J]
.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3):194-194.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