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独白”到“对话”——语言态度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共生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师生关系作为大学这一特定文化机构中的关联与互动,概述了师生各自所担当的角色以及对主体“重心”的拿捏程度。文章通过对师生关系从师者独白,到民主对话的历史过程论述,从语言态度中的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揭示师生关系是一种协同依存、交互反馈、共同推进的共生关系。
作者
石翀
机构地区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海外英语》
2019年第23期235-236,共2页
Overseas English
基金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语言态度视角下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XJK015BGD024)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独白
对话
共生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付光槐.
存在主义教育视域下师生关系的重构[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30(3):18-21.
被引量:3
2
许志红.
从“独白”到“对话”——师生关系的价值追求探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10(21):15-17.
被引量:4
3
冯向东.
从“主体间性”看教学活动的要素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5):25-30.
被引量:73
4
艾诗根.
走出轮回:共生环境下的师生关系[J]
.教育科学,2017,33(5):57-63.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任平.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53-69.
被引量:93
2
周晓虹.
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
.青年研究,1988(11):22-26.
被引量:237
3
冯向东.
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J]
.高等教育研究,1987,8(1):64-68.
被引量:15
4
岳伟,王坤庆.
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2):1-6.
被引量:165
5
郭华.
师生关系的社会学探讨[J]
.教育科学,2006,22(3):55-57.
被引量:23
6
李定仁,肖正德.
20世纪西方师生关系观:回溯、反思与重构[J]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1):7-12.
被引量:24
7
袁征.
师生关系新解释[J]
.学术研究,2006(11):113-116.
被引量:15
8
张东娇.
师生关系新走向:双向式“师道尊严”[J]
.教育科学,2007,23(1):60-63.
被引量:28
9
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局,1996,309.
被引量:2
10
戴维伯姆著,王松涛译.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93
1
段佳良.
主体间性视角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探讨[J]
.学园,2020(15):3-5.
2
刘春晓.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
.现代英语,2023(20):24-27.
3
米华.
对分课堂理念下设计评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
.创意设计源,2024(1):41-45.
4
张冰妹.
新时期高校艺术体育教学创新发展[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0):150-151.
被引量:1
5
周燕,袁艳平,邢立新.
教师教学风格构成因素的研究[J]
.文教资料,2007(9):151-152.
被引量:2
6
马从安,陆刚.
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分析[J]
.中国教师,2010(S1):10-11.
7
叶黎明.
主体的追寻——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与启示[J]
.基础教育研究,2005(2):3-5.
被引量:11
8
薛念文.
交互主体性的动态教学实践——“思想道德修养课”主体性、开放型教学[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3):68-70.
被引量:1
9
叶黎明.
主体的追寻: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与启示[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18(4):85-87.
被引量:3
10
尤肖南.
略谈主体间性教育观[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23(6):56-5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7
1
付永衡.
浅析高校师生关系的道德规范——从辅导员的视角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
.科教导刊,2019,0(36):60-61.
被引量:3
2
洪恩强,胡天佑.
大陆高校Office Hours制度:实践、问题与对策——以南昌大学为例[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5):59-63.
被引量:10
3
李娜.
随“网”潜入夜,润“心”细无声——浅析网络媒体在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中的作用[J]
.内蒙古教育(C),2015,0(2):91-91.
被引量:2
4
陈玉萍.
我国高校工作环境改进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2):224-225.
被引量:1
5
刘学杰.
伦理学视角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0(8X):135-135.
被引量:2
6
王含芳.
自媒体时代高校师生关系构建的审视与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112-113.
被引量:2
7
王丹.
21世纪以来国内高校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
.高教学刊,2019,0(13):183-185.
被引量:8
8
邢盈盈.
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现象审思[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3):67-73.
被引量:2
9
宋禹辉,郑文霞,郭福涛.
“教师接待日—Office Hour”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及推广[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2):149-152.
被引量:1
10
姜凯译,徐淑艳,郑权.
Office Hours制度在国内高校本土化实践探索[J]
.山西建筑,2019,45(19):160-16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雷春,柴勇,王水卿.
高校教师Office Hour效率研究[J]
.大众标准化,2020(10):103-1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黄贤昌,庞庆泉,农铮.
答疑辅导的机制作用、形式及建设研究[J]
.高教学刊,2023,9(14):91-95.
1
己亥君.
班级建设中的协商能力培养[J]
.班主任,2019,0(12):1-1.
2
科尼起重机让搬运更加智能[J]
.现代制造,2019,0(29):11-11.
3
王子龙,任新悦.
从高校教师的角色认知探讨师生关系建设[J]
.现代经济信息,2019,0(24):389-389.
4
孙宇,王恩浩,王懿,于进涛,肖红俊,叶哲伟.
混合现实技术在耳内镜中耳手术中的应用[J]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43(6):311-314.
被引量:1
5
操时良.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慢”的教学艺术探讨[J]
.物理之友,2019,35(12):10-12.
6
张雁鸿.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J]
.教育与职业,2020,0(1):64-68.
被引量:23
7
黄石.
非效率性交互:基于游戏化的体验设计[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9(11):71-73.
被引量:1
8
汪维富,毛美娟,闫寒冰.
智能导师系统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量化元分析的视角[J]
.中国远程教育,2019,0(10):40-51.
被引量:11
9
赵电龙,李天姝,徐巧玲,王雪婷,张立军.
卤化物钙钛矿光伏材料的优化设计研究进展[J]
.中国光学,2019,12(5):964-992.
被引量:5
10
黄长彬,陆书伟.
非洲地区孔子学院布局现状及可持续性发展策略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0,18(1):78-92.
被引量:11
海外英语
2019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