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河北深泽方言中的“V-X-C”动趋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深泽方言"V-X-C"动趋式普遍存在于口语中。其与趋向补语"来、去、走、跑"搭配时,"表示使物体移动"的动词表现出的组合能力最强,其次是"表示躯体、物体运动"和"表示比喻用法"的动词,"趋向动词"类词语与趋向补语的组合能力最弱。
作者
曹庆改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北体育学院
出处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6-34,共9页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关键词
深泽方言
动趋式
“V-X-C”
否定形式
句法功能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柯理思,刘淑学.
河北冀州方言“拿不了走”一类的格式[J]
.中国语文,2001(5):428-438.
被引量:11
2
刘月华主编..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704.
3
范继淹.
动词和趋向性后置成分的结构分析[J]
.中国语文,1963(2):136-160.
被引量:33
4
邢向东.
内蒙西部方言句法结构三题[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1994,0(5):33-35.
被引量:4
5
岳立静.
从《醒世姻缘传》看近代汉语助词“将”的语法功能[J]
.语言科学,2008,7(6):590-598.
被引量:6
6
曹广顺著..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27.
7
杨德峰.
“动+趋+了”和“动+了+趋”补议[J]
.中国语文,2001(4):329-334.
被引量:10
8
项开喜.
事物的突显性与标记词“大”[J]
.汉语学习,1998(1):12-16.
被引量:51
9
王国栓.
“动+将+趋”式中“将”的性质[J]
.语文研究,2004(3):34-3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吴福祥.
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J]
.中国语文,1998(6):452-462.
被引量:115
2
王森.
郑州荥阳(广武)方言的变韵[J]
.中国语文,1998(4):275-283.
被引量:29
3
张大旗.
长沙话“得”字研究[J]
.方言,1985,7(1):46-63.
被引量:60
4
项开喜.
事物的突显性与标记词“大”[J]
.汉语学习,1998(1):12-16.
被引量:51
5
何融.
汉语动词词尾“将”的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5,1(1):129-137.
被引量:1
6
杨平.
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J]
.古汉语研究,1990(1):56-63.
被引量:51
7
杉村博文.
试论趋向补语“.下”“.下来”“.下去”的引申用法[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4):102-116.
被引量:28
8
刘月华.
关于趋向补语“来”、“去”的几个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3):36-44.
被引量:32
9
柯理思.
北方官话里表示可能的动词词尾“了”[J]
.中国语文,1995(4):267-278.
被引量:34
10
杨德峰.
用于将来的“动+了+趋”初探[J]
.语言研究,2002,22(2):78-84.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10
1
张晓静.
河北武邑方言的“咾”[J]
.东方语言学,2019(2):37-47.
2
郝琦.
汉语趋向动词的句法位置和形态特点[J]
.语言学研究,2020(2):83-99.
3
宋璟瑶.
从韵律角度谈VC1C2带宾语形成的句式[J]
.韵律语法研究,2019(2):124-140.
4
孙克敏.
山东淄川方言离心型直指位移的表达手段[J]
.方言,2021(1):82-89.
5
董秀英.
非N式“小N”结构的构成理据[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4):37-42.
被引量:1
6
李韵,杨文全.
“大+NP”结构中“大”的隐喻分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5):79-81.
被引量:2
7
杨德峰.
“动+趋+了”和“动+了+趋”补议[J]
.中国语文,2001(4):329-334.
被引量:10
8
郝维.
补语的可能式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2001(3):29-34.
被引量:9
9
杨德峰.
用于将来的“动+了+趋”初探[J]
.语言研究,2002,22(2):78-84.
被引量:6
10
杨国文.
汉语态制中“复合态”的生成[J]
.中国语文,2001(5):418-427.
被引量:15
1
周亚娟.
《鼻奈耶》中趋向动词“来”“去”研究[J]
.昭通学院学报,2018,40(3):80-86.
被引量:2
2
步及.
《裙边小狗》和未来主义[J]
.美术,1979(4).
3
方迪.
现代汉语动趋式的显赫性及扩张效应[J]
.世界汉语教学,2018,32(2):229-240.
被引量:6
4
刘晓茜.
探究客语“过”动趋结构之位移事件[J]
.现代语言学,2017,5(2):115-123.
被引量:1
5
黄东晓.
滑轮移动距离的解析[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0(22):48-48.
6
聂志平.
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作品中为什么有“起去”?[J]
.中国语文,2018(4):408-421.
被引量:3
7
徐守昌.
惠特曼诗歌的意象[J]
.山东外语教学,1988,9(Z1):38-41.
8
龙增燕.
《功》说课[J]
.高中生学习,2018,0(4):17-17.
9
盛楚云.
“来”充当简单趋向补语与宾语共现的语序问题探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8):81-83.
10
朱京津.
认知视野下趋向补语“过来”习得统计分析[J]
.汉语学习,2018(4):96-104.
被引量:3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