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沙话“得”字研究
被引量:
6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零引言;壹“得”用作结构助词;贰“得”用作助动词;叁“得”用作介词;肆“得”用作动态助词和形容词;伍“得”用作语气助词;陸“得”用作构词成分和衬字。零引言0.1长沙话的轻声音节[??],写汉字只有一个“得”字(普通话书面上用的“的”和“地”,在长沙话里读音跟“得”完全不同,不属本文讨论范围)。长沙话的这个“得”,使用频率很高,涵义十分丰富,语法功能要比普通话的“得”多得多。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些带“得”的例句。
作者
张大旗
出处
《方言》
1985年第1期46-63,共18页
Dialect
关键词
普通话
长沙话
形容词
语气助词
单音节动词
结构助词
动态助词
结果补语
助动词
动补结构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3
引证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318
同被引文献
543
1
郝维.
补语的可能式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2001(3):29-34.
被引量:9
2
李逢丹.
开封话中的“得”[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2):55-57.
被引量:3
3
亓海峰.
招远方言声调格局的变异[J]
.汉语学报,2011(2):36-42.
被引量:6
4
蓝利国.
柳州方言的句法特点[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2):64-71.
被引量:9
5
张小克.
长沙话结构助词浅论[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88-91.
被引量:1
6
王学奇.
释“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49-52.
被引量:3
7
陈淑梅.
鄂东方言中“箇”字的用法[J]
.方言,1999,21(1):56-63.
被引量:12
8
陆镜光.
粤语“得”字的用法[J]
.方言,1999(3):215-220.
被引量:8
9
汪国胜.
湖北方言的“在”和“在里”[J]
.方言,1999,21(2):104-111.
被引量:44
10
钱乃荣.
吴语中的虚词“仔”[J]
.方言,1999,21(2):112-12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0
1
李春萍,罗进军(指导).
赣语吉州话动态和语气助词“得”及相关结构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0(1):100-104.
2
陈轶昀.
杭州沙地方言的语法标记“得”[J]
.汉字文化,2023(11):19-21.
3
游红明.
湖北恩施话里的助词“得”[J]
.社会科学家,2005,20(S2):335-337.
被引量:1
4
张小克.
长沙话结构助词浅论[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88-91.
被引量:1
5
贺巍.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几个问题[J]
.方言,1992(3):161-171.
被引量:11
6
徐波.
舟山方言表指示义的"介"的用法与来源[J]
.方言,2004,26(4):324-337.
被引量:11
7
吴福祥.
南方方言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二)[J]
.方言,2002,24(1):24-34.
被引量:41
8
张小克.
长沙方言的介词[J]
.方言,2002,24(4):331-339.
被引量:12
9
柯理思,刘淑学.
河北冀州方言“拿不了走”一类的格式[J]
.中国语文,2001(5):428-438.
被引量:11
10
柯理思.
从普通话里跟“得”有关的几个格式去探讨方言类型学[J]
.语言研究,2001(2):7-18.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318
1
张晓静.
河北武邑方言的“咾”[J]
.东方语言学,2019(2):37-47.
2
张云秋,李建涛.
普通话情态动补构式的儿童语言习得[J]
.语言学研究,2021(2):46-58.
3
敏春芳,肖雁云.
甘肃民勤方言持续体标记“的[tə^(21)]”的来源及其语法化[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2):173-188.
4
張赬.
明清可能結構“V得來(不來)”“V得了(不了)”研究[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19(1):383-399.
被引量:1
5
史秀菊.
山西方言程度副词的框式结构[J]
.语言研究集刊,2023(1):185-202.
6
金龙.
从指示成分的不对称看台州方言指示系统的演变[J]
.语言研究集刊,2022(1):227-247.
7
王倩.
基于及物性理论的动补式“V个P”研究[J]
.语言研究集刊,2022(1):83-103.
8
周红,李晨璐.
吴语处衢片玉山方言情态动词“解”[J]
.语言研究集刊,2020(1):238-254.
9
王越.
沈阳方言“能”的性质和用法的多样性[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216-231.
10
卢笑予,蔡黎雯.
汉语方言“过”类修正重行结构——兼论吴语“V过O”结构的形成与类型学意义[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197-215.
被引量:1
1
涂光禄.
贵阳方言的重叠式[J]
.方言,2000,22(4):359-363.
被引量:13
2
孙立新.
关中方言的前加成分和衬字[J]
.长安学刊,2012,3(4):16-18.
3
牟玉华.
《诗经》衬字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6):48-51.
被引量:5
4
程少峰.
《诗经》“衬字”说略[J]
.红河学院学报,2012,10(6):79-83.
5
鞠彩萍,朱文夫.
试析《祖堂集》中用于主谓之间的“而”[J]
.天中学刊,2010,25(3):99-102.
6
白平.
“其”非词头辨[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2):17-18.
被引量:1
7
项菊.
湖北英山方言的重叠形式“X得儿X”[J]
.语文研究,2012(1):52-56.
8
霰学峰.
《诗经》中“词头”的民歌文化意蕴[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4-346.
被引量:2
9
王兴邦.
诗歌鉴赏中的衬字[J]
.传承,2009,0(17):52-53.
被引量:1
10
陶文鹏.
虚字灵活 呼应唱叹[J]
.古典文学知识,2011(4):128-133.
方言
198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