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现代学徒制探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是产教融合的一种实践模式。基于对产教融合和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解析,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产教融合视域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作者
赵斌
机构地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纺织服装教育》
2017年第4期290-293,共4页
Textile and Apparel Education
基金
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资助课题(2015JSJG320)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4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1
王蓝.
论现代学徒制视域下的产教融合[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6(10):49-52.
被引量:11
2
刘媛媛,匡瑛.
中国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反思[J]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3(10):22-25.
被引量:41
3
杜广平.
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30):88-91.
被引量:190
4
王宇苓,雷沪,胡娜.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现代学徒制的价值探析[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8):26-2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王海鹏.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被引量:1
2
鲁鹏.实践与理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9).
被引量:1
3
V·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商务印书馆,1992.
被引量:1
4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2014-8-25].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s#/201501/182996.html.
被引量:4
5
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著.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和案例研究[M].李萌,高飞,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被引量:1
6
赵志群.
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
.职教论坛,2009,25(24):1-1.
被引量:258
7
关晶,石伟平.
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31):77-83.
被引量:414
8
赵伟.
学徒制发展的历史逻辑和我国的选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10):33-37.
被引量:49
9
岑华锋.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现代学徒制构建研究[J]
.职教论坛,2013,29(16):30-33.
被引量:39
10
石伟平.
经济转型期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21):13-17.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240
1
熊湘辉.
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山西青年,2019,0(24):38-39.
2
宋立峰.
近十年国内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综述[J]
.教育观察,2020(6):94-95.
被引量:1
3
陶艳,张莹.
现代学徒制“六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城轨车辆技术专业为例[J]
.湖南教育(下旬)(C),2023(1):54-56.
被引量:1
4
林叶新.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
.轻工科技,2023,39(2):149-151.
被引量:5
5
王俊美.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校本实践研究——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
.职教通讯,2015(5):17-21.
被引量:16
6
武莹浣.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现代学徒制中多方角色探究[J]
.卷宗,2015,5(6):209-209.
被引量:1
7
程宇.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政策发展轨迹与实现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15,36(9):28-32.
被引量:51
8
王吉明,王燕妮,李传伟.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4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4):20-23.
被引量:13
9
冯蓉珍.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的实践与探索[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3):52-54.
被引量:2
10
张毅,刘永明.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毕业设计探析[J]
.当代职业教育,2015(8):52-54.
同被引文献
15
1
石光辉,刘学方,宋万召,朱泉雯.
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5):30-32.
被引量:13
2
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
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
.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42.
被引量:383
3
李祥.
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121-124.
被引量:134
4
王鹏,吴书安,李松良.
现代学徒制框架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15,0(20):22-25.
被引量:33
5
庄梅华.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以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6-8.
被引量:7
6
刘袁.
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
.中国培训,2015(07X):99-99.
被引量:3
7
左崇良.
职业教育的要义:德技并举——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探新[J]
.职教通讯,2016(25):30-34.
被引量:6
8
吴晶.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综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2(31):20-24.
被引量:71
9
罗士喜,孙文琦,苏光.
高等职业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状与对策[J]
.现代教育管理,2017(5):93-97.
被引量:23
10
汪锋.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从试点到推广的桎梏与突破[J]
.职教论坛,2017,33(13):73-76.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2
1
赵斌,孙标,胡革.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育人探析[J]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1):79-82.
被引量:9
2
黄阳全.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5):163-16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戴柔柔.
基于产教融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培养的实践研究——以H职业学院五年制学生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8):149-151.
2
赵蒙成,王洁.
“四新”背景下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0,17(1):1-7.
被引量:10
3
于帅.
德技并修双元育人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
.成才之路,2020,0(1):14-15.
被引量:3
4
夏志新.
环境工程技术(现代学徒制)专业电镀废水处理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J]
.广东化工,2020,47(1):209-210.
被引量:1
5
马海涛.
产教融合视域下工匠精神培养与技能教育融通途径探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1):71-72.
6
苏跃飞.
温州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本地就业率途径研究①--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中国商论,2020(9):193-196.
被引量:2
7
段娟.
高职院校教学策略研究文献综述[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6):371-372.
8
李欣怡.
基于校企合作影视工作室的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育人探析[J]
.河北画报,2020(10):126-127.
9
李娟.
依托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以烟花爆竹技术与管理专业为例[J]
.科技风,2020(34):26-27.
被引量:2
10
孙孝泊.
“德技并修”人才培养理念下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研究[J]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1(3):147-148.
被引量:2
1
曹耀辉,贾步忠,李迎.
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商业故事,2016,0(17):30-30.
纺织服装教育
201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