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师生交往的伦理旨趣与对话建构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伦理关系,理应遵循人际伦理关系中的精神伦理、情感伦理与生活伦理旨趣。但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受到工具化、线性化、功利化的价值驱使,使其应有的伦理旨趣被扭曲,导致师生交往的心灵阻隔,影响师生的公民身份认同。建构起对话性的大学师生交往关系,是回归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也是实现大学教育成人之目的。
作者
刘建华
机构地区
内蒙古科技大学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107,111,共5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关键词
大学师生交往
伦理旨趣
师生对话
以人为本
有效性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9
参考文献
6
1
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6.
2
叶飞.
公民教育:从“疏离”走向“参与”[J]
.全球教育展望,2011,40(8):65-69.
被引量:18
3
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4.
4
潘懋元主编..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04.
5
杨捷.
走向“对话”的师生观[J]
.当代教育科学,2006(11):27-29.
被引量:5
6
李铁映.
思想的对话与思想的发展——在莫斯科大学的演讲[J]
.东欧中亚研究,2002(6):2-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布鲁纳,伟俊,钟会.
杜威教育哲学之我见[J]
.外国教育研究,1985(4):17-24.
被引量:25
2
单玉.
“服务学习”(SL)与负责任公民的培养——美国学校公民教育中“服务学习”方法的运用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1):36-39.
被引量:26
3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韦卓民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68-669.
被引量:2
4
Eyler,J. , Giles,D. E. Whereg the learning in service -learning [ M ] San Francisco : Jossey - Bass, 1999:43 - 44.
被引量:1
5
Keith Faulks. Citizenship [ M ]. London : Routledge,2000 : 13.
被引量:1
6
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75.
被引量:3
7
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
被引量:42
8
哈贝马斯著.作为将来的过去[A].范捷平译.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四卷)[C].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743.
被引量:1
9
斯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90.
被引量:2
10
[美]罗尔斯 万俊人 译.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被引量:73
共引文献
21
1
潘新红.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中的对话观点及启示[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09(4):56-58.
2
纪文宇.
从赫尔巴特伦理学的公平观念看当代教师权威的合法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1):61-62.
被引量:1
3
叶飞.
公民教育方式的建构——基于“服务学习”的理念[J]
.思想理论教育,2012(4):19-22.
4
张玉琴.
缺失与建构: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3(1):96-98.
5
叶飞.
竞争性个人主义与“孤独的”公民——论公民教育如何应对公共品格的沦落[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2):67-73.
被引量:26
6
龙柏林,王艺霖.
个体化时代的公民教育[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2(5):44-48.
被引量:3
7
郑志辉,刘德华.
国民性改造的教育学之思[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12(4):38-45.
被引量:1
8
夏泉源.
对话教育:教育的自我解放[J]
.当代教育论坛,2014(2):62-67.
被引量:8
9
叶飞.
学校公共生活的构建:超越“孤独的”公民[J]
.教育科学研究,2014(7):39-44.
被引量:1
10
叶飞.
从“扭曲交往”走向“协商交往”——论师生交往生活的公共性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7):43-4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8
1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被引量:7514
2
孙清萍.
建构在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交往关系[J]
.当代教育科学,2006(11):45-46.
被引量:16
3
李瑜,李旭.
师生交往的教学模式:合作性学习[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5):109-110.
被引量:3
4
李晓明,鲁武霞,黄成洲.
主体间性理论对重建高校师生关系的启示[J]
.社会科学家,2009,24(11):118-120.
被引量:9
5
冯玫,肖潇.
浅析大学校园师生交往的原则[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3):61-62.
被引量:2
6
齐宪涛.
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向[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4):65-68.
被引量:2
7
李响.
试论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交往存在的缺失及优化[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4):58-59.
被引量:4
8
马会梅,宗岚.
教学交往行为的设计策略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13(1):40-44.
被引量:4
9
温晓雷,王较过,郭俊龙.
微观政治学视角下师生交往中力量的交互作用[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1):20-22.
被引量:3
10
刘世清.
视域融合:教学交往的意义生成[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3(12):92-9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万国江,白占国,王浩然,黄荣贵,白占国.
洱海近代沉积物中碳-氮-硫-磷的地球化学记录[J]
.地球化学,2000,29(2):189-197.
被引量:43
2
张帅.
我国师生交往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前沿演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3):18-23.
被引量:4
3
汪杰锋.
高校师生交往关系的伦理异化与匡正[J]
.宜春学院学报,2022,44(1):105-10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杨洪,易朝路,谢平,邢阳平,倪乐意.
武汉东湖沉积物碳氮磷垂向分布研究[J]
.地球化学,2004,33(5):507-514.
被引量:47
2
刘恩峰,沈吉,刘兴起,朱育新.
太湖MS岩芯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形态研究[J]
.地球化学,2004,33(6):602-610.
被引量:25
3
傅平青,吴丰昌,刘丛强.
洱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性[J]
.水科学进展,2005,16(3):338-344.
被引量:27
4
薛斌,潘建明,张海生,刘小涯.
北极楚科奇海地区沉积物生源物质的来源和分布[J]
.极地研究,2006,18(4):265-272.
被引量:6
5
杨丽原,沈吉,刘恩峰,季峻峰.
南四湖现代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分布特征[J]
.湖泊科学,2007,19(4):390-396.
被引量:40
6
刘恩峰,沈吉,杨丽原,孙庆义,王建军.
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研究[J]
.地球化学,2008,37(3):290-296.
被引量:18
7
杨伦庆,张虎才,类延斌,雷国良,张文翔,常凤琴,庞有智.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古湖小狐山剖面有机质与碳酸盐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J]
.第四纪研究,2009,29(2):256-267.
被引量:19
8
万国江.
云贵高原深水湖库环境过程及水源保护途径[J]
.中国工程科学,2009,11(5):60-71.
被引量:10
9
万国江.
回眸环境质量地球化学前期研究——纪念涂光炽先生九十华诞[J]
.地学前缘,2010,17(2):404-416.
被引量:5
10
叶锋,张明时,刘汉林,李秋华.
红枫湖水库底质污染物富集现状分析[J]
.水资源保护,2010,26(3):8-12.
被引量:12
1
祖正美.
让家园互动更有效[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6):67-67.
2
梅友虎.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教育策略研究[J]
.学园,2013(8):34-36.
被引量:4
3
唐敏.
如何建立新型的大学师生交往[J]
.才智,2010,0(31):157-158.
4
周廷勇,周作宇.
关于大学师生交往状况的实证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3):79-84.
被引量:40
5
董海宁.
浅谈中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行为[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31):210-210.
6
杜松涛,何元庆.
大学师生交往研究[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1):11-13.
被引量:1
7
刘继红.
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3):153-154.
8
刘燕,张继星,布日额.
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4):450-452.
被引量:4
9
田先平.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留守学生教育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23):65-65.
10
叶启锁.
基于有效性教育下的历史审美教学探讨[J]
.新课程(中学),2009(4):89-89.
被引量:1
理论导刊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