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表现为淡黄褐色、暗褐色或深咖啡色斑,斑片形状不一,典型皮疹位于颧骨的突出部和前额,色斑深浅随季节、日晒及内分泌等因素而有变化。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认为可能与妊娠、口服避孕药、内分泌、某些药物、化妆品、遗传、微量元素及紫外线等有关,临床治疗上也无特别有效的方法[1]。本实验通过研究黄褐斑患者皮损及正常皮肤中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的表达。
出处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7期977-978,共2页
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
基金
薇诺娜皮肤病学研究基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