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林语堂的英文翻译活动及思想对中西文化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林语堂从小就生活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家庭环境的关系加上早年的留学经历使他对中西方文化有了潜移默化深刻的了解,加上对中英两种语言出神入化的运用和完美把握,使他日后的翻译活动很有造诣。
作者
丁玲
机构地区
沈阳理工大学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1期89-90,共2页
Lantai World
关键词
林语堂
翻译
影响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选编.1983.
被引量:1
2
杨柳.
通俗翻译的“震惊”效果与日常生活的审美精神——林语堂翻译研究[J]
.中国翻译,2004,25(4):42-47.
被引量:26
3
林语堂.中国文化译出的典范.http://www.cflac.org.cn/gn/201305/t20130513-189024.htm.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J.E.Spingarn著,林语堂节译.“新的文评”,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女子与知识 易h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 评》,第二十七卷.第210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2
林语堂.“新的文评”之“译者序言”,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评》,第二十七卷.第195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3
林语堂.“论翻译”,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语言学论丛》,第十九卷.第320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4
林语堂.“批评家与少年美国”(Van Wyck Brooks著)之“译者赘言”,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评》,第二十七卷.第292—293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5
Lin Yutang,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Translationfrom the Masters of Chinese Art,pp27—29,Panther Books:London,1969.
被引量:1
6
Oscar wilde著,林语堂节译,“批评家与艺术家”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评》,第二十七卷,第256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7
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第112、113、115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8
刘若端编.《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第6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被引量:3
9
杨义等著.《中国新文学图志》(下)第418—42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10
林语堂.“批评家与少年美国”(Van Wyek Brooks著)之“译者赘言”,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评》,第二十七卷.第292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5
1
许春翎.
从审美视角品读林语堂的翻译标准——以林语堂英译《归去来兮辞》为例[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25-128.
被引量:2
2
陈小红.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研究:意识形态视角[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250-251.
3
李昕燕.
解析影响林语堂翻译活动的因素[J]
.金融教育研究,2009,23(1):137-139.
4
翟红梅,张德让.
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115-119.
被引量:11
5
龚爱华,任芳.
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英译为例[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76-79.
被引量:1
6
黄寿娟.
鲁迅和林语堂翻译思想对比研究[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28(2):120-127.
被引量:2
7
李晓红.
林语堂的翻译论述评[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3):82-84.
被引量:1
8
郭玉荣.
必要的颠覆——从翻译“目的论”出发[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6):114-116.
9
刘彦仕.
从英译《浮生六记》解读林语堂的译者文化身份[J]
.经济师,2008(2):130-132.
被引量:3
10
刘知洪.
试论翻译家林语堂[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1):69-71.
1
胡正强.
陈毅军事报刊宣传活动及思想述略[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1999,14(1):35-41.
2
包礼祥.
太平天国的出版活动及思想[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67-70.
3
安拴虎.
林语堂与邵洵美的合与分[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3):126-131.
4
吕艳宏.
厦大新闻学茶座(18) 卓南生:战后日本的知识分子与舆论界--以二十世纪六七零年代为中心[J]
.国际新闻界,2016,38(5):169-173.
5
周振.
荒谬的“带头受到批判”[J]
.咬文嚼字,2014(4):16-16.
6
达自然.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诸多反思[J]
.华人时刊,2015,0(10):1-1.
7
雨鹰.
从《上海书籍设计师作品集》感受书籍设计新观念[J]
.检察风云,2015,0(1):95-95.
8
书讯[J]
.书摘,2008,0(12):36-36.
9
何西.
私人博物馆集资迷局[J]
.东西南北,2014(9):40-41.
10
宋凌迁.
朱执信报刊宣传活动及思想论略[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109-112.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