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解析影响林语堂翻译活动的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林语堂生活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时代,他兼有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背景让他的翻译活动充满谜一样的色彩。文章从意识形态、诗学传统及赞助者这三个角度,分析了影响林语堂翻译活动的主要因素。
作者
李昕燕
机构地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语学部
出处
《金融教育研究》
2009年第1期137-139,共3页
Research of Finance and Education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8C509):林语堂翻译艺术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关键词
林语堂
意识形态
诗学
赞助者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杨柳.
通俗翻译的“震惊”效果与日常生活的审美精神——林语堂翻译研究[J]
.中国翻译,2004,25(4):42-47.
被引量:26
2
杨柳.
文化前结构与翻译的创造性误读——林语堂英译《中国传奇》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6):101-103.
被引量:14
3
董大中著..鲁迅与林语堂[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357.
4
林太乙著..林语堂传 我心中的父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04.
5
边立红等撰著,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6
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521.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J.E.Spingarn著,林语堂节译.“新的文评”,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女子与知识 易h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 评》,第二十七卷.第210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2
林语堂.“新的文评”之“译者序言”,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评》,第二十七卷.第195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3
林语堂.“论翻译”,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语言学论丛》,第十九卷.第320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4
林语堂.“批评家与少年美国”(Van Wyck Brooks著)之“译者赘言”,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评》,第二十七卷.第292—293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5
Lin Yutang,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Translationfrom the Masters of Chinese Art,pp27—29,Panther Books:London,1969.
被引量:1
6
Oscar wilde著,林语堂节译,“批评家与艺术家”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评》,第二十七卷,第256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7
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第112、113、115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8
刘若端编.《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第6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被引量:3
9
杨义等著.《中国新文学图志》(下)第418—42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10
林语堂.“批评家与少年美国”(Van Wyek Brooks著)之“译者赘言”,载于《林语堂名著全集·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评》,第二十七卷.第292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7
1
张小琴.
从解构主义角度重新认识翻译中文化误读现象的合理性[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126-127.
被引量:2
2
许春翎.
从审美视角品读林语堂的翻译标准——以林语堂英译《归去来兮辞》为例[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25-128.
被引量:2
3
陈小红.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研究:意识形态视角[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250-251.
4
张恒,曹景凯,马强,王娟.
概念整合理论中的翻译文化创新说[J]
.大家,2012(1):317-318.
5
翟红梅,张德让.
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115-119.
被引量:11
6
龚爱华,任芳.
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英译为例[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76-79.
被引量:1
7
黄寿娟.
鲁迅和林语堂翻译思想对比研究[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28(2):120-127.
被引量:2
8
李晓红.
林语堂的翻译论述评[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3):82-84.
被引量:1
9
郭玉荣.
必要的颠覆——从翻译“目的论”出发[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6):114-116.
10
刘彦仕.
从英译《浮生六记》解读林语堂的译者文化身份[J]
.经济师,2008(2):130-132.
被引量:3
1
何言宏.
“诗是一种对抗生活的方式”——鸿鸿读札[J]
.星星,2013,0(3):139-141.
2
高洪波.
被“研讨”之后[J]
.文化月刊,1994,0(4):38-38.
3
格非.
答谢辞[J]
.作家,2005,0(5):6-7.
被引量:2
4
林贤治.
“在场主义散文奖”获奖感言[J]
.学习博览,2011(5):72-73.
被引量:1
5
杨磊.
韩国文学汉译的“赞助者”研究[J]
.当代韩国,2012(3):95-107.
被引量:1
6
郭高萍.
从操控理论的视角阐释周瘦鹃译作《欧美名家短篇小说》[J]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3):133-136.
被引量:3
7
姚欣,鲍成莲.
勒菲弗尔操纵论视角下许渊冲的英译辛词[J]
.唐山文学,2016(6):159-160.
8
宗璞.
获奖感言[J]
.当代,1995,0(1):183-183.
9
张捷.
布克俄罗斯小说奖回眸[J]
.外国文学动态,2002(6):18-21.
10
张毅.
凯恩奖与非洲的英语文学[J]
.外国文学动态,2005(4):45-47.
金融教育研究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