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教育——从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谈起
被引量:19
On education of making innovations talking from there ins't the nobel prize in China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6,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参考文献9
-
1王渝生.从诺贝尔奖看美国的基础科学和创新体系[J].瞭望,1998(32):42-42. 被引量:4
-
2《创新是硬道理--陈竺院士谈"诺贝尔奖"》,载《科技日报》,1998年9月17日. 被引量:4
-
3吴守一.《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J].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8,(5). 被引量:2
-
4毛泽东:《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 被引量:1
-
5《中国需要诺贝尔奖》,载《南方周末》,1998年8月28日. 被引量:1
-
6《从美、日、韩教育改革看世界教育改革的焦点——培养创新能力》[J].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8,(8). 被引量:1
-
7《新加坡教改课题:历史教育与创意思维》,载《参考消息》,1997年5月24日. 被引量:1
-
8徐大真.试论创造力及创造力的培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6(2):96-100. 被引量:7
-
9周满宏 罗川山.《论创造认识的最高本质》[J].新华文摘,1988,(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3
-
1陈运香.深化教学改革,培养综合素质的师范外语人才[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0(1):94-95. 被引量:4
-
2陈月华.设计开放性习题,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提高[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2):100-100. 被引量:1
-
3燕良轼.创造教育: 中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26(4):87-92. 被引量:29
-
4徐迅.中国媒体与司法关系现状评析[J].法学研究,2001,23(6):149-158. 被引量:59
-
5张琼,钱德春.高校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与塑造[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4):101-103. 被引量:4
-
6韦公远.彩电色纯度的调整[J].家电检修技术,2006(10):18-18.
-
7冯东飞,韩琳.创新教育——振兴哲学教育之灵魂[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25(4):4-7.
-
8周竞红.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与保护[J].民族研究,2000(5):15-17. 被引量:11
-
9向运华.论知识经济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J].经济评论,2001(2):68-72. 被引量:1
-
10石建军.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1):13-1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79
-
1董黎明,焦宝聪.创客教育中创新思维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5):95-101. 被引量:6
-
2方萍,刘畅,明道福,闫达远.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计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S1):13-15. 被引量:5
-
3徐烨.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24):43-45. 被引量:3
-
4钱学森谈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J].文艺理论研究,1994(2):85-85. 被引量:3
-
5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75-82. 被引量:1137
-
6杨治良,蔡华俭,符起俊.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J].心理科学,2001,24(6):641-645. 被引量:44
-
7李湘健,徐少亚,顾德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4(3):30-33. 被引量:13
-
8冒荣.创造与自由——谈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0(1):23-27. 被引量:31
-
9徐展,张庆林.关于创造性的研究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9(1):36-40. 被引量:35
-
10蔡华俭,符起俊,桑标,许静.创造性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Ⅰ)——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J].心理科学,2001,24(1):46-49. 被引量:47
引证文献19
-
1董黎明,焦宝聪.创客教育中创新思维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5):95-101. 被引量:6
-
2吴梅兴.从创造教育到创新教育——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J].现代教育论丛,2007(2):2-5. 被引量:3
-
3郑海英.创新教育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50-52. 被引量:3
-
4程华.树立多元观念 促进语文课改——中学语文教学多元观念缺失刍议[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32(3):101-102.
-
5沈建梅.论创新——对诺贝尔奖获奖因素的思考[J].成功,2010(3):220-221.
-
6白华.新世纪美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8,29(11):27-31. 被引量:4
-
7宋桂霞,丁亚丽,刘忠伟.知识经济时代育人重在创新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4):42-43. 被引量:1
-
8冯惠民.创新教育及其实现路径[J].新西部(理论版),2009(6):157-158.
-
9周苹.关于构建高校创新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0(7):17-18. 被引量:4
-
10王向辉.高校文科生创新素质的构成与培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5):55-5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91
-
1储琢佳.“创客式教育+SPOC”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6):154-156. 被引量:3
-
2陈春叶,陈双艳.林业产业人才创新教育研究与应用[J].就业与保障,2020(19):67-68.
-
3黄璐,黄兰,柳贤福,王蕾,贺琪发.“科研育人”对应用型药学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提升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4):106-107. 被引量:2
-
4付丽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语文课堂中闪光[J].中华少年,2019,0(35):285-285. 被引量:1
-
5韦原莲,杨振德,廖秋玲,彭琼,黄秀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B06):85-88. 被引量:13
-
6王文科.地方本科院校加快发展专业硕士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6-7. 被引量:5
-
7周亚萍,王志强,金鸿芹.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7-48. 被引量:12
-
8龚玉香.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6):140-142.
-
9吴慧君.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J].科技信息,2011(11). 被引量:1
-
10张建林,廖文武,樊智强,包晓明.大众化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培养之道[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5):98-103. 被引量:12
-
1何湖,芦莎.如何在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J].大观周刊,2011(46):79-79. 被引量:1
-
2林英,俞彩英.论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6(08Z):365-366.
-
3刘大军.关于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思考——基于学校管理的视角[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49-50. 被引量:2
-
4白春琴.培养科学创新能力 全面实现素质教育[J].安徽科技,2003(10):46-46.
-
5赵建东.以“实验”为突破口,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0(21):63-63.
-
6柴静.创新与艺术[J].党政论坛,2007(10X):30-30.
-
72017年内具备条件的学校基本实现互联网全覆盖[J].学苑教育,2017,0(6):4-4.
-
8王红英.重视物理小实验 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8(10X):52-53.
-
9四改平.科学创新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师的必备技能[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0(14):86-87.
-
10孙银生.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