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兼谈“钱学森之问”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09年11月,钱学森去世仅10天,安徽省10位教授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作者
沈致隆
机构地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兼
出处
《人民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5,共4页
People's Education
关键词
钱学森
科学与艺术
2009年
杰出人才
公开信
安徽省
报纸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9
1
李斌,“中华民族大有前途”-韫家宝亲切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和季羡林,人民日报2007年8月6日.
被引量:1
2
王文华著..钱学森的情感世界[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437.
3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309.
被引量:4
4
赵中立,许良英编译..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19.
5
[7](英)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美与科学革命[M].李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被引量:2
6
聂运伟编著..爱因斯坦传 1879-1955[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387.
7
Ronald W.Clark ( 1973 ), EirL:tein, The Life and Timez,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被引量:1
8
阿瑟·米勒(英),爱因斯坦·毕加索:时间、空间和动人心魄之美,方在庆、伍红梅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被引量:1
9
严加安,浅谈科学与艺术的共l生与交融--在"中国科大论坛"上的演讲,中国科大报2012年9月25日.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
1
刘凯,高峰.
大学生在学习行为方面创新思维状况的调查[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27(3):54-56.
被引量:2
2
保宏翔,刘丹红,杨鹏,徐勇勇.
从一个新视角看国家卫生信息框架[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18-20.
被引量:6
3
程民治.
真善美三位一体是物理科学信念的灵魂[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17-23.
被引量:3
4
刘敏.
量子理论的桥梁作用——在经典科学与系统科学之间[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0):10-13.
同被引文献
65
1
马伯英.
略论中西医学不同的整体观[J]
.哲学研究,1980(8):68-72.
被引量:4
2
夏军.
非理性及其研究的可能性[J]
.中国社会科学,1993(4):107-120.
被引量:12
3
孙治本.
家族主义与现代台湾企业[J]
.社会学研究,1995(5):56-65.
被引量:35
4
张光鉴.
试论发明创造之“道”(下)[J]
.机械管理开发,1995(3):53-54.
被引量:1
5
尚荣.
为智慧的生长而教[J]
.人民教育,2006(3):7-9.
被引量:36
6
雅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7.11.
被引量:9
7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吴寿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被引量:6
8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82,3,101.
被引量:15
9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2.
被引量:26
10
刘劲杨.
还原论的两种形相及其思维实质[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6):25-31.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10
1
包志刚,赵晓旭.
创新思维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理论与课程体系研究[J]
.中国建设教育,2024(1):87-91.
2
李如密,宋立华.
破解“钱学森之问”:来自家庭教育的反思与可为[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3(3):52-55.
被引量:1
3
李向红,过仕明.
家族式中小企业的知识信息管理研究[J]
.情报科学,2016,34(7):51-55.
4
李伟,李竹.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思维特征、形成机制与培养路径[J]
.江苏高教,2017(11):77-80.
被引量:18
5
叶先进,徐海龙.
开发地理美育课程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创新人才教育,2015,0(1):18-21.
被引量:3
6
陈斌.
传承创新:转识成智的理性追问[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1(1):39-43.
被引量:1
7
朱芬,孔燕.
人文艺术熏陶让自然科学家更优秀?——基于236篇杰出科学家传记的内容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1):60-64.
被引量:1
8
陈梦麟,凌一洲,任红艳.
融合科学探究与艺术创作的实验活动--以“油层上绽放的彩色液滴”为例[J]
.化学教学,2021(9):67-71.
9
詹泽慧,李彦刚,高瑞翔.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导向性——试寻中国特色科创教育之发展路向[J]
.中国电化教育,2024(9):9-18.
被引量:1
10
雷鸣.
用“非理性”思维解读科学——艺术与科技专业发展方向的探讨[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9(6):118-119.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武建鑫,蒲永平.
拨开迷雾:基础学科核心议题的批判性审视与再认识[J]
.大学与学科,2023,4(4):28-47.
2
徐海龙.
依托天文美育激发高中生认知内驱力的策略浅探——以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天文美育课程为例[J]
.地理教育,2017(4):7-9.
被引量:2
3
徐海龙.
高中天文校本课程中实施美育的策略探析——以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仰望星空》校本课程为例[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7,0(10):10-13.
被引量:1
4
陈光林.
指向学习力培养的深度教学策略[J]
.教育视界,2017(19):61-63.
被引量:1
5
尹威,葛逸云.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东南大学为例[J]
.高教学刊,2018,4(14):48-50.
6
苏燕,周莉萍.
“三创型”人才教育的目标调整与模式转换[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4):570-576.
被引量:5
7
卞梅.
刍议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以JD学院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2018(20):75-77.
被引量:4
8
袁春蕾.
基于大数据竞赛的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18(11):25-28.
被引量:5
9
赵兰香,姚萌,吴博.
隐性知识视角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研管理,2019,40(11):32-42.
被引量:20
10
杨志凌.
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2020(20):355-356.
被引量:2
1
沈致隆.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兼谈“钱学森之问”[J]
.教育文摘,2014(5):43-46.
2
李政道.
科学与艺术[J]
.中国科技纵横,2003(5):158-160.
被引量:2
3
丁润生.
何谓“杰出人才”[J]
.中国社会工作,2011(6):59-60.
4
丁润生.
何谓“杰出人才”[J]
.人力资源,2010(12):92-93.
被引量:4
5
陈绍灿.
对“钱学森之问”的思索[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9):7-8.
被引量:1
6
郭铁成.
“杰出人才”生长于怎样一种文化[J]
.中国社会工作,2010(27):60-61.
7
李邦河,李文林,孙庆华.
“研而优则仕”危害创新甚大[J]
.科学文化评论,2010,7(3):5-20.
被引量:2
8
端木美.
培养杰出人才从哪里做起?[J]
.留学生,2010(12):40-41.
9
唐晓敏.
“钱学森之问”与“陆定一之问”[J]
.生活教育,2010(7):20-20.
10
石家豪.
诺贝尔奖,中国人永远的痛[J]
.作文升级,2010(1):41-41.
人民教育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