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学制视角探究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学制视角分析了美、英、德等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情况,并总结了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
作者
赵丽娜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学制
发达国家
研究生培养模式
选课制
全日制
业余制
分类号
C642.4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6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马永红,李汉邦,郑晓齐.解读美国工程硕士教育(二),第六届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论文集,第6页.
被引量:1
2
纪光欣,张荣华.
美国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石油教育,2004(5):29-32.
被引量:13
3
张建功,张振刚.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7):104-109.
被引量:66
4
龚怡祖著..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13.
5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国外学位制度[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1:160.
6
王璐,王向旭.
当今英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与走向[J]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12):61-65.
被引量:10
7
史兰新,陈永平.
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比较及探讨[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117-121.
被引量:57
8
杨晓波.
英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述评[J]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4(3):13-20.
被引量:3
9
宋健飞,孙瑜.
德国高校学制改革综述[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2):103-109.
被引量:16
10
刘芳.
德国学制改革及其对中国学生赴德留学的影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6):81-8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李好好,田文举.
波伦尼亚进程与德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8(2):76-81.
被引量:2
2
傅合远,吴关生,顾纪忠.
改进管理 加强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4):46-49.
被引量:3
3
王留栓,小柳佐和子.
日本大学国际化的进程与回顾[J]
.日本问题研究,2001,15(1):37-41.
被引量:12
4
段作章,周杰.
加快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政策扶持、环境创新、教育方略[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0(6):100-104.
被引量:4
5
陈文伟,张瑞.
高等教育转型期我国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7):41-43.
被引量:4
6
宋平,吴林志,丁雪梅.
抓好课程建设 健全管理制度 进一步深化硕士生两年制教学改革[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2):34-38.
被引量:8
7
董俊虹,王润孝,程智勇.
从中外研究生教育模式看创新人才的培养[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67-71.
被引量:27
8
谢芬,王碧云,李红萍.
德美两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借鉴[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38-40.
被引量:7
9
中国学生留学德国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世界教育信息,2006,19(7):23-24.
被引量:1
10
林莺莺.
招生状态膨胀下新型研究生培养方式探析[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4):97-9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69
1
田虎伟,管晨星.
美国年度授予博士学位规模及其启示——基于NCSES、NCES 2000~2021年的数据分析[J]
.郑州师范教育,2023,12(5):1-8.
2
凌杰,朱玉川,王旦.
破“五唯”新背景下机械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
.科教导刊,2022(6):45-47.
被引量:3
3
陈跃雪.
论经济全球化中研究生教育的发展[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S2):76-77.
被引量:1
4
朱见林.
英国硕士教育的现状及启示[J]
.科技经济市场,2008(11):132-133.
被引量:1
5
刘京会,赵淑芹.
试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年限问题[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
被引量:1
6
戴莹.
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培养方式之比较[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3):20-24.
被引量:14
7
王桂林,程翠玉,姜玮.
人才强国战略与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0):13-16.
被引量:10
8
杨艳.
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借鉴——兼论职技高师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J]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5,15(4):58-60.
被引量:12
9
化月凡.
硕士生培养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对我国硕士生两年制的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3):275-276.
被引量:3
10
汪忠德,王新海,余为.
美国一流研究生院的分析及启示[J]
.石油教育,2007(3):49-52.
被引量:1
1
肖国芳,彭术连.
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0):141-143.
被引量:2
2
赵风.
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81-83.
被引量:10
3
周锐.
对学分制某些提法的浅见[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33(1):43-46.
被引量:3
4
陶焕涌,陈月玲.
中、美学分制现状分析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7(6):48-53.
被引量:1
5
董俊虹,王润孝,程智勇.
从中外研究生教育模式看创新人才的培养[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67-71.
被引量:27
6
李海生.
当前研究生课程设置问题简析[J]
.中国研究生,2005(2):24-25.
被引量:17
7
桑田梓,吴伟.
基于中俄联合培养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黑龙江大学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为例[J]
.高教学刊,2016,2(14):17-18.
被引量:2
8
郭春鸿.
女子成人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探讨[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10(4):63-64.
9
孙玉山,张国成,庞永杰,苏玉民.
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高教学刊,2016,2(22):210-211.
被引量:5
10
张炼.
产学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企业与高校的共同需要[J]
.高教论坛,1994(4):48-49.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