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在专属经济区建立防空识别区的探讨 被引量:10

Discussion on Building Air Defence Identification Zone in Our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防空识别区属于国家预警机制的组成部分,对于沿海国维护海洋权益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防空识别区的建立具有国际法上的合法依据,在实践中也被默认。我国海上安全形势严峻,应尽早确立防空识别区制度。 Air defence identification zone is a part of the national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coastal State to preserve its marine jurisdiction and ensure the safe of coast defense. It has not only legally basis in international law to built air defence identifi- cation zone, but also acquired in practice.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maritime safety remain at se- vere. We'd better to adopt the system of air defence identification zone.
机构地区 海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99,共5页 Law Science Magazine
基金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国家海上管辖权研究"[编号CLS(2012)D236]的成果之一
关键词 沿海国 防空识别区 国家安全 coastal state air defence identification zone ocean rights and interests state's secur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盛红生.论制止危害中国海洋领土安全活动的法律对策[J].法学杂志,2012,33(1):92-97. 被引量:8
  • 2王欢.《日称韩国将竹岛上空设为禁飞区用作军事训练》,http.//www.sina.com.cn.访问日期.2012年8月25日. 被引量:1
  • 3黄解放.《海洋法公约对海洋上空法律制度的影响》[J].中国国际法年刊,1985,:122-122. 被引量:3
  • 4《专家称美日军机每年对中国抵近侦察达500架次》,http.//military.people.eom.cn/GB/15278133.html.访问日期.2012年7月25日. 被引量:1
  • 5季卫东.《国际磨擦与法律的作用-从中美撞机事件透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国际研讨会“文明之间的对话-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性与公共性”,2001年9月27日-30日于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被引量:1
  • 6伊万.L.海德,金朝武.防空识别区、国际法与邻接空间[J].中国法学,2001(6):145-158. 被引量:25
  • 7邵津..国际法[M],2005.
  • 8任筱锋著..海上军事行动法手册 平时法卷[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9:328.
  • 9赵维田著..国际航空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84.

二级参考文献82

  • 1《2001年4月1日美侦察机在南海上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http ://news. sohu. corn/20100401/n271247715, shtml .访问日期:2011年9月28日. 被引量:1
  • 2密晨曦.《“有效治理”在最新国际判例中的应用》,载高之国,贾宇,张海文主编:《国际海洋法问题研究》,海洋出版社2011年版,第195页. 被引量:1
  • 3张卫彬.《海洋划界中的岛屿有效控制效力-从国际法法院司法判例角度》,载《中国国际法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中国国际法学会2010年刊印,第182页. 被引量:1
  • 4肖建国.《马来西亚vs新加坡:白礁主权争议案落幕》,载高之国,贾宇,张海文主编.《国际海洋法问题研究》,海洋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页. 被引量:1
  • 5邢广梅.《中美法律分歧-对美在中国专属经济区从事军事活动的不同认识》,载《中国国际法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中国国际法学会2010年刊印,第220-221页. 被引量:1
  • 6崔之元.《中美谈判与海洋法公约》,载新加坡《联合早报》2001年4月21日. 被引量:1
  • 7.《联合国宪章》第51条[Z].,.. 被引量:7
  • 8Cunard S.S. Co. v. Mellon, (1923)262 U.S. 100. 被引量:1
  • 9E.g., Note from the Spanish Ambassador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1923] 1 For. Rel. U. S. 133 (1938). 被引量:1
  • 10E.g., Note from the Danish Ambassador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1923] 1 For. Rel. U. S. 140 (193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1

同被引文献94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