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被追诉人速审权之构建——以轻罪案件为视域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不同诉讼模式下,被追诉人速审权之规定不尽相同,权利保障亦有差异。我国并无直接关于被追诉人速审权之规定,但诉讼经济的理念却渗透在法律文本和司法实践中。构建我国被追诉人尤其是轻罪案件被追诉人之速审权,可以诉讼经济为理论支撑,以当事人主义模式下的美国和职权主义模式下的德国被追诉人速审权之规定为借镜,以此确定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刑事程序的改革思路。
作者
贺小军
机构地区
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9-144,共6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诉讼经济
速审权
诉讼模式
轻罪案件
分类号
DF73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4
1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司法部 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J]
.人民检察,2003(4):61-61.
被引量:2
2
(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岳礼玲,温小洁.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3
[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MirjanR.Damaska)著,郑戈.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4
(德)克劳思·罗科信(Claus,Roxin)著,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 第24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93.
5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EllenHochstedlerSteury),(美)南希·弗兰克(NancyFrank)著,陈卫东,徐美君.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6
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189.
7
中国法律年鉴[Z]法律出版社.
被引量:1
8
407 U.S.514 . 1972
被引量:1
9
18 U.S.C.§3161(b)。 .
被引量:1
10
18 U.S.C.§3161(c)(1)。 .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胡公枢.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规范检视与实践思考——检察视角的模型构建与系统探索[J]
.司法改革论评,2020(1):206-224.
同被引文献
12
1
冯喜恒.
台湾地区“刑事妥速审判法”评介及其启示[J]
.海峡法学,2011,13(1):24-29.
被引量:4
2
胡贤生.建立刑事速审权制度[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2-18.
被引量:1
3
[美]伟恩·R·拉费弗、杰罗德·H·伊斯雷尔、南希·J·金著.《刑事诉讼法》(下册)[M].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4
王兆鹏.构建我国速审法之刍议-以美国法为参考[J].台大法学论丛,33,(1).
被引量:1
5
张璐.
刑事被追诉人速审权之保障与救济[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2,28(3):52-56.
被引量:1
6
陈奎棠.
建立我国刑事速审权制度的思考[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2(6):96-99.
被引量:1
7
郭晶.
刑事诉讼的速度干预理论初探——基于公信塑造与权益救济的功能性反思[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5):55-66.
被引量:7
8
吴光升.
刑事被追诉人妥速审判权比较及其在中国的建构设想[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6):58-72.
被引量:7
9
潘金贵,李冉毅.
台湾地区刑事妥速审判法之检思[J]
.理论探索,2015(4):124-128.
被引量:4
10
杨张建.
刑事妥速审判权引进及制度构建[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7(1):123-12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陈奎棠.
建立我国刑事速审权制度的思考[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2(6):96-99.
被引量:1
2
史晓芸.
我国刑事速审权制度的思考[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9,0(2):80-8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史晓芸.
我国刑事速审权制度的思考[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9,0(2):80-82.
1
李传轩.
论我国刑事诉讼结构及其模式[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1(2):44-46.
被引量:1
2
王景龙.
公诉权滥用及其控制模式[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22(6):114-120.
3
姚磊.
刑事主观方面事实证明中的口供补强[J]
.人民检察,2016(7):60-63.
4
郑丽清.
我国台湾地区纳税担保制度之借镜[J]
.广西社会科学,2008(6):104-107.
被引量:1
5
金雅蓉,厉□雯.
我国公诉程序分流机制之探析[J]
.政治与法律,2008(4):157-160.
6
梅传强.
论“后劳教时代”我国轻罪制度的建构[J]
.现代法学,2014,36(2):30-41.
被引量:99
7
梁艳,郝晓玲.
交叉询问——辩护职能的基石[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4):68-71.
8
许伟斌.
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思路[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1):177-178.
被引量:1
9
叶佐林.
关于再审程序的几个问题之探讨[J]
.湖北社会科学,2005(11):134-136.
10
虞浔.
关于完善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思考[J]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7(1):58-67.
被引量:2
湖北社会科学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