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雷公藤多甙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IL-6、sIL-2R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IL6、sIL2R水平变化的研究,国内少见报道。我们采用ELISA技术和细胞因子依赖株的生物学方法,分别检测了LN患者经雷公藤多甙(TW)治疗前后血清中sIL2R和IL6水平,并探讨LN发病的某些免疫机制及TW治...
作者
董吉祥
陆安山
刘志达
韩惠琴
谢炜
沈华英
张学光
机构地区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
苏州医学院免疫研究室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38-238,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雷公藤多甙
SIL-2R
外周血
IL-6
分类号
R593.24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1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2
1
吴福国,朱立平.
雷公藤总甙(TⅡ)对IL—2和IL—2R基因转录的影响[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3,13(3):193-197.
被引量:22
2
Zhang X G,Blood,1989年,74卷,11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左冬梅,中国免疫学杂志,1986年,2卷,4期,232页
被引量:1
2
邓福孝,福建医药杂志,1980年,2卷,91页
被引量:1
3
郑家润,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7年,9卷,317页
被引量:1
4
朱立平,中国免疫学杂志,1992年,8卷,276页
被引量:1
5
朱立平,中国免疫学杂志,1992年,8卷,379页
被引量:1
6
房芳,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1989年,9卷,2期,95页
被引量:1
7
匡彦德,上海免疫学杂志,1988年,8卷,250页
被引量:1
8
张淳,生理科学,1988年,8卷,100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
1
游方,陈良龙.
3种药物诱导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实验研究[J]
.福建医药杂志,2004,26(3):140-142.
2
李玉洁,王强状,郑晓俊.
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现状[J]
.中国药师,2004,7(8):639-641.
被引量:15
3
侯励,邓宏伟.
雷公藤中抑制免疫反应和抗炎的主要成分及作用[J]
.中医药学报,2004,32(4):14-17.
被引量:20
4
刘春芳,林娜,贾红伟,肖诚,张立石.
雷公藤甲素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7):602-604.
被引量:24
5
冯胜刚 ,樊均明 .
雷公藤多甙对细胞免疫和临床肾脏病免疫的影响[J]
.西部医学,2003,1(4):367-369.
被引量:7
6
王振刚.
雷公藤多甙对健康人单个核细胞IL-6和IL-8产生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6):348-350.
被引量:15
7
解孝锋,毕宏生.
中药治疗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8,18(2):120-122.
8
邓宏伟,陈建苏,李辰,姚晓明,赵松滨,狄静芳.
雷公藤多甙和FK506滴眼防治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比较[J]
.国际眼科杂志,2009,9(3):440-443.
被引量:11
9
游方.
雷公藤甲素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4(4):264-266.
被引量:1
10
解孝锋,毕宏生,王兴荣,吴建峰,温莹.
黑睛排斥汤治疗角膜移植后排斥反应26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53):10487-1049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8
1
严跃红,黄赛花.
以狼疮方为主配合西药治疗狼疮肾炎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0,1(1):30-31.
被引量:4
2
张文军,欧阳沙西.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23例疗效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0,1(2):109-110.
被引量:1
3
王彩霞,徐洪波.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0,1(3):186-187.
被引量:2
4
彭学标.
雷公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D40配体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6):550-551.
被引量:7
5
方琦,曹恩泽.
养阴解毒为主治疗狼疮性肾炎20例[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1):18-20.
被引量:4
6
顾美华,陈志伟,邓迎苏,熊佩华,张玲,李文彩,李福民,严菊英,王宝涛,钱齐宏,张国庆.
68例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免疫印迹法测定[J]
.江苏中医,1994,15(12):43-44.
被引量:5
7
王付民.
活血化瘀治疗狼疮性肾炎[J]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0):454-455.
被引量:19
8
钱起,卢君健.
养阴清解法为主治疗狼疮性肾炎15例[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0(1):32-33.
被引量:5
9
叶任高,任国辉,李惠群,李幼姬,王明银,侯宝渊.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74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6):343-345.
被引量:46
10
刘宏伟.
时振声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经验[J]
.中医杂志,1994,35(10):600-601.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7
1
陈增沛.
狼疮性肾炎中医研究现状[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9):531-532.
2
吕诚,胡小令,张宪郁,温蔚.
雷公藤多甙对大鼠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后小胶质细胞反应的影响[J]
.解剖学杂志,2005,28(2):225-226.
被引量:7
3
王志强,宫彩霞,李振彬,耿丽芬,惠乃玲,朱建君.
雷公藤多苷对狼疮肾炎小鼠肾组织BMP-7表达的干预作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1907-1910.
被引量:6
4
吴胜利.
红斑狼疮中医实验研究进展[J]
.皮肤病与性病,2011,33(1):24-27.
被引量:2
5
曲环汝,苏励.
狼疮性肾炎中医药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2002,23(10):953-955.
被引量:2
6
谭德福,余立萍.
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2,4(4):47-49.
被引量:13
7
周太光,王峥,夏彦,郭妍南.
雷公藤多甙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
.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0):612-61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黄咏菁,陈建宏,毛越苹,范瑞强,国维.
中药狼疮Ⅱ号胶囊辅助治疗对活动期SLE患者疗效的影响及血液系统指标关系的初探[J]
.陕西中医,2008,29(2):180-182.
2
吕诚,胡小令,石嘉庆,祝高春,万卫.
雷公藤多甙对大鼠海马内注射Aβ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39-40.
被引量:11
3
陈杰.
从激素作用过程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耐药机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2):122-124.
被引量:1
4
裘晟,董军.
中药干预阿尔茨海默病不同发病环节的研究[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7):98-100.
被引量:4
5
强春倩,刘世任,都本敏.
雷公藤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2):198-198.
被引量:40
6
黎钢,马嵘,徐颖,黄承芳,孙圣刚,童萼塘.
雷公藤内酯醇对脂多糖诱导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8):715-718.
被引量:9
7
张季,严春临.
中药雷公藤甲素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06,25(6):55-57.
被引量:8
8
居星耀.
雷公藤甲素诱导H22细胞凋亡作用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5):586-587.
被引量:8
9
徐宏芳,徐秀华,陈粉扣,陈海林,王全权.
中药免疫抑制剂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2):71-73.
10
黄颖.
肾特灵Ⅱ号联合强的松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外周血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8):1-2.
被引量:2
1
李会强,常艳敏,李乃昶,杨湘龙,姚智.
急性胰腺炎患者IL-6、TNFα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0,6(2):151-152.
被引量:1
2
边素艳,盖鲁粤,郭子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7,3(6):350-352.
被引量:5
3
杨建林,樊晓晖.
流感病毒引起细胞凋亡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76-1678.
被引量:2
4
摇顺华.
MCP-1及IL-10在狼疮性肾炎及其相关疾病活动度的临床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2):199-201.
被引量:5
5
Peter F. Wright,王晓英.
ELISA技术在布病诊断和控制中的应用[J]
.地方病译丛,1993,14(2):19-23.
被引量:1
6
纪秀兰,张建国,李怡.
乙型肝炎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的血清学探讨[J]
.青岛医药卫生,1998,30(6):39-40.
7
侯莉,严丽荣,金星进,王建娟.
糖尿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2010,50(17):5-7.
被引量:1
8
张梓楠,冯莹,曹惠芳,张萍,徐晶,李维浩,何荷.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脂质过氧化物在哮喘发病前后变化及意义[J]
.西部医学,2015,27(1):78-79.
被引量:4
9
黄敏,谢建媚,古丽,梁翠铭.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在肺结核病中的应用[J]
.广西预防医学,1998,4(5):263-265.
10
程荣超,崔林,栾颖.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肺炎衣原体的检测[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4,38(2):191-192.
被引量:2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