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先秦法家教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法家的教育思想包含着以法为本、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等内容,在当时对政府的统一和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代表当时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他们远没有达到儒、墨等在教育方面的造诣,有些主张甚至有些偏颇和极端。因而对法家的教育思想需要进行批判和分析。
作者
黄魏
机构地区
江西师范大学
出处
《科教文汇》
2009年第36期35-35,共1页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法家教育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张传燧.
《教育史学》的反思与重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9(1):81-86.
被引量:17
2
蔡振生.
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36-43.
被引量:19
3
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68.
4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第3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张国华著..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06.
6
(秦)商鞅著..商君书 白话点评足本[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429.
7
韩非著..韩非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97.
8
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376.
共引文献
33
1
刘钦腾.
近10年我国教育史学科反思性研究述评[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3):18-21.
被引量:1
2
黄立志.
读《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所思[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4):37-39.
3
袁利平.
新世纪初的外国教育史研究——以2000~2003年我国学者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89-94.
被引量:2
4
梁淑红,杨汉麟.
我国教育史学科研究范式的反思与转换[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1):63-69.
被引量:11
5
丰向日.
关于“教育史学”学科性质与研究取向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9):104-106.
被引量:3
6
陈竞蓉.
教育史学的回顾与前瞻[J]
.教育评论,2008(2):120-123.
被引量:2
7
易琴.
引入与借鉴——早期译介日本学者教育史著述的历史考察(1901-1919)[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1):43-48.
8
郑刚,兰军.
实证史学视域下的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1):77-81.
被引量:1
9
杜学元,林靖云.
当代教育改革视野中的教育史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3):10-14.
被引量:2
10
邹贺.
一部回归历史的教育史著作——台湾高明士先生著《中国教育史》评介[J]
.学理论,2009(29):127-128.
同被引文献
4
1
吴安琪.
试析法家的人性观[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5(2):136-137.
被引量:1
2
常国良,刘玉娟.
先秦法家人性论的心理试探[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3(1):108-110.
被引量:2
3
陈美娇.
论法家法治思想的人性论基础[J]
.魅力中国,2010,0(13X):37-38.
被引量:1
4
张志群,吴海玲,李志.
论人性假设之性恶论与教育[J]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6(2):29-3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王玥.
先秦法家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J]
.学园,2012(11):65-66.
1
李福春.
浅议师生关系的历史流变[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0):41-42.
被引量:2
2
张俊桥,解占彩.
论韩非子的教育思想[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10):24-27.
被引量:5
3
朱启新.
论秦代的教育[J]
.教育研究,1987,8(5):75-80.
4
高开贵.
从《劝学》篇看荀子的教育思想[J]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13(4):56-60.
5
杨建辉,李良艳.
我国封建社会官学与私学的历史演变[J]
.兰台世界(上旬),2010(12):75-76.
6
季乃礼.
论传统社会的君、师关系[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14(1):55-58.
被引量:2
7
杨梓.
董仲舒儒学:儒士群体自我意识的调整[J]
.甘肃社会科学,1992(1):132-132.
8
刘艳.
教师心理健康浅论[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16(4):33-35.
被引量:15
9
张鸣.
教育改革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J]
.浙江社会科学,2003(2):192-192.
被引量:13
10
刘俊男.
秦禁“私学”辩──兼论孔子私学的性质[J]
.学术论坛,1999,22(2):93-95.
科教文汇
2009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