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配正义的批判与反思——基于《哥达纲领批判》的视角
被引量:8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2-26,120,共6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参考文献13
-
1巴利,2008年.《社会正义论》,曹海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被引量:1
-
2赵俊欣..傅立叶选集(第三卷)[M],1982:页.
-
3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被引量:3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3年、1972年、1980年.. 被引量:85
-
5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6卷上.第196页. 被引量:24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被引量:94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3年,人民出版社. 被引量:12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被引量:561
-
10米勒,2001年.《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被引量:2
共引文献716
-
1颜景高.分配正义的演变逻辑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28-35. 被引量:1
-
2庄仕文,李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15-17.
-
3王江燕.民主政治建设与公共权力监督[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11-14. 被引量:2
-
4戈钟庆.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42-45.
-
5赖金良.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基础[J].浙江社会科学,2004(4):28-37. 被引量:5
-
6陈立旭.个人目的、个人利益与公共事业——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解读[J].浙江社会科学,2004(4):130-135. 被引量:2
-
7周新城.经济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J].经济经纬,2004,21(4):1-4.
-
8尤西林.审美共通感的社会认同功能[J].文学评论,2004(4):16-20. 被引量:19
-
9沈芝.古代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述评[J].历史教学,2004(8):68-70. 被引量:1
-
10王黎.略论企业价值的来源及实现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04(8):116-11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82
-
1臧峰宇.苏格兰情感正义论与马克思的正义观念[J].道德与文明,2021(2):54-61. 被引量:2
-
2黄金火,陈秀琼.我国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悲剧的博弈论探讨——从使用者角度剖析[J].资源科学,2005,27(5):180-186. 被引量:28
-
3欧阳景根.分配正义、权利正义与权力的正当性——从司法审查的视角看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之争[J].文史哲,2006(3):157-162. 被引量:6
-
4约翰·罗尔斯 何怀宏 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32
-
5靳媛.分配正义的当代论域[J].理论界,2007(8):174-175. 被引量:1
-
6布莱恩·巴利.社会正义论[M].曹海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46-47. 被引量:2
-
7王晓宁.罗默的未来社会主义观述评[J].黑河学刊,2007(4):7-9. 被引量:1
-
8王绍光.平等问题研究框架.http://wenku.baidu.com. 被引量:1
-
9G.A.科亨.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为何如此富有?[M]霍政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被引量:1
-
10Andrew Heywood,Key Concepts in Politics.N,Y.St Martin' s Press,200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8
-
1勾瑞波.略论平等分配[J].伦理学研究,2011(2):115-119.
-
2雷云飞,徐瑞矫.现代性论域中的分配正义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5,36(1):22-26. 被引量:1
-
3左冰.分配正义: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博弈与均衡[J].旅游学刊,2016,31(1):12-21. 被引量:57
-
4朱立营.从《哥达纲领批判》看共享的渐进性[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8(2):55-57.
-
5罗小燕,黄欣荣.共享经济的伦理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9(3):186-189. 被引量:1
-
6石杰胜.《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探析[J].现代交际,2019,0(13):219-220. 被引量:2
-
7芮映琳.浅谈约翰·罗默机会平等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21(30):117-119.
-
8王晓青.批判、解蔽与建构:《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公正思想[J].教学与研究,2024(4):39-49.
二级引证文献61
-
1左冰,保继刚.旅游吸引物权再考察[J].旅游学刊,2016,31(7):13-23. 被引量:33
-
2喻彩霞,张河清.武陵山片区旅游业内生发展的社区居民制度增权的对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34(3):38-41.
-
3张机.旅游开发中社会公平及其维度的逻辑框架构建[J].旅游导刊,2017,1(5):1-16. 被引量:2
-
4邹光勇,刘明宇,何建民.从单边市场到双边市场:旅游定价文献综述[J].旅游学刊,2018,33(2):77-89. 被引量:14
-
5蔡克信,蔡溢.基于相对剥夺感的旅游社区居民类型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2):84-91. 被引量:16
-
6李亚娟,虞虎,陈田,胡静.民族社区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18,33(2):1-10. 被引量:3
-
7岳艳琴.从博弈论角度分析平遥古城的旅游发展[J].经营与管理,2018(5):149-151.
-
8张军谋,周晓唯.旅游商业活动中欺客、宰客现象分析[J].兰州学刊,2018,0(5):142-157. 被引量:4
-
9杨梅,陆志勇,张兆福.传统村落旅游利益分配U型关系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8(6):76-88. 被引量:13
-
10杨秀平,邵会波,侯玉君,张华,王晓云.多主体对旅游环境需求的利益博弈分析——基于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视角[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48(14):45-54. 被引量:1
-
1尹秀云,陈丹.浅谈中国传统哲学复兴的必要性及挑战[J].中国科技博览,2011(24):192-192.
-
2杨筱刚.马克思社会主义“设想”辨析——经典重读[J].社会科学研究,2004(5):7-10. 被引量:2
-
3姚大志.哈贝马斯与政治合法性[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3):63-67. 被引量:9
-
4李爱华.论《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公平思想及现实启示[J].齐鲁学刊,2014(4):62-66. 被引量:1
-
5王韬洋.戴维·米勒论环境善物[J].哲学动态,2012(10):84-90.
-
6道德愤怒[J].新作文(中学生适读)(高中版),2017,0(5):32-32.
-
7马克思视域中的劳动、生产资料和正义[J].新华文摘,2009(22):161-161.
-
8胡毅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6,0(8):50-51. 被引量:3
-
9王成兵.对杜威《哲学复兴的需要》中经验观念的理解[J].学术月刊,2015,47(7):19-24. 被引量:3
-
10喻郭飞.重估弗雷格与胡塞尔的反心理主义思想——以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理论为视角[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30(6):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