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味与四气关系探讨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五味是中药的固有性质,是中药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四气是药物作用的四种性质,是在五味的基础上产生的作用。在五味与四气的具体关系上,辛味药主要产生温热作用,甚少产生寒凉作用;苦味药与之相反,产生寒凉作用的多,产生温热作用者少;咸、甘味药以产生寒凉作用者为多;酸味药产生寒凉及温热两类作用之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
骆和生
魏炜佳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学院
出处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89年第2期54-57,14,共5页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关键词
四气
寒凉
温热药
药物作用
辛味
作用者
苦味药
四性
固有性质
凉性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34
1
代春美,肖小河,王迪,赵艳玲,山丽梅.
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中药四性研究[J]
.锦州医学院学报,2004,25(3):48-51.
被引量:24
2
李钟文.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沿革探讨[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3(2):4-6.
被引量:4
3
赵琰,屈会化,王庆国.
性味理论在组方配伍中的意义[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13-15.
被引量:15
4
骆和生,魏炜佳.
五味与毒性关系的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2):49-51.
被引量:6
5
陈四保,彭勇,陈士林,肖培根.
药用植物亲缘学[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6):97-103.
被引量:63
6
王耘,史新元,张燕玲,刘颖,乔延江.
系统生物学意义下的中药研发与药性理论[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1):39-43.
被引量:17
7
陈晓红.
茎木类中药药性分析[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2):105-106.
被引量:13
8
黄可儿,李小兵.
具有肾毒性的中药的药性分析[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6,7(3):48-49.
被引量:22
9
窦昌贵.《内经》药性理论的初步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4):10-10.
被引量:1
10
严永清.对中药药性气味理论的探讨.中国中药杂志,1981,(4):39-3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骆和生.
论中药的性能、性质及效能[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1):51-54.
被引量:3
2
董俊明,王临生,李英男.
微量元素对中医药机理的探讨[J]
.中医药学报,1994,22(5):33-36.
3
杨洪军,唐仕欢,黄璐琦,肖培根.
基于亲缘关系的中药药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4):2983-2985.
被引量:31
4
樊晓霞,王晓清.
藤类中药传统药性分析研究[J]
.首都医药,2009,16(2):49-50.
被引量:7
5
骆和生,魏炜佳.
五味与四气、归经、毒性关系再探讨[J]
.中国医药学报,1990,5(4):30-32.
被引量:13
6
魏珍珍,苗艳艳,苗明三.
药性凉的现代研究及相互关系[J]
.中医学报,2013,28(7):999-1002.
被引量:7
7
占永立.
中药的四气五味[J]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8,7(4):148-150.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郑思润,张丹,傅秀娟,雷辉,岳美岑,罗禹.
川滇香薷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2023,46(1):84-89.
被引量:2
2
黄璐琦.
论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方向[J]
.中药与临床,2011(2):1-3.
被引量:19
3
骆和生.
论中药的性能、性质及效能[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1):51-54.
被引量:3
4
梁琦,谢鸣.
从药性多维性的角度认识中药药性理论[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2):45-46.
被引量:22
5
陈勇,韩凤梅.
关于中药归经实验研究方法学的新思考[J]
.中医药学报,1997,25(4):27-27.
被引量:2
6
章涵,赵玉霞.
176种常用食物寒热属性与六类营养素含量相关性的多元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467-1469.
被引量:5
7
郭建生,胡还甫,李钟文,衣伟锋,欧莉.
论中药基本理论的研究思维[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2087-2088.
被引量:9
8
樊晓霞,王晓清.
藤类中药传统药性分析研究[J]
.首都医药,2009,16(2):49-50.
被引量:7
9
李振坤,刘玫琦,杨洪军.
伞形科辛味中药主要化学成分对离体血管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1):38-40.
被引量:12
10
金勇,俞仲毅,王博,陆敏.
中药“五味”作用的形态学基础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3):67-71.
被引量:7
1
李洪皎.
苦酸制甜刍议[J]
.中医杂志,2007,48(1):88-89.
被引量:13
2
华瑛,霍丽芳.
浅议苦味药的药性理论及配伍[J]
.陕西中医,1993,14(8):377-377.
3
张杰,李莉,唐林,孟静岩.
脾阳虚证用药规律浅析[J]
.河南中医,2016,36(5):909-912.
被引量:5
4
柳吉玲.
浅述苦味药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1):111-111.
被引量:4
5
孙大定.
苦味药的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初探[J]
.中国中药杂志,1996,21(2):119-120.
被引量:7
6
廉秀云,吴运玲,冯惠善.
浅谈苦味药的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J]
.黑龙江中医药,1999,28(1):52-53.
被引量:6
7
颜正华,刘继延.
简述药性理论(续)[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0,17(1):20-21.
被引量:1
8
骆和生,魏炜佳.
五味与四气、归经、毒性关系再探讨[J]
.中国医药学报,1990,5(4):30-32.
被引量:13
9
严兴海,李涛,吴斌,何茁,杜樱洁,杨宇玲,何复东.
基于方剂计量学方法的何复东临证用药总体特点研究[J]
.新疆中医药,2015,33(5):48-51.
10
吴安芝,张引拖.
论述苦味药的药性特征及其配伍作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7):85-86.
被引量:23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