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何以出高徒——科技创新中的“师承效应”剖析
被引量:1
Why Brilliant Students Produced by Famous Teachers——An Analysis on "Tutoring Effect" in Technical Innovation
出处
《中外企业家》
2006年第10期29-31,共3页
Chinese and Foreign Entrepreneurs
同被引文献34
-
1何京.鲜为人知的诺贝尔奖秘密[J].世界科学,2004(6):32-33. 被引量:1
-
2霍春涛,李元峰.名师与名师效应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3):232-235. 被引量:5
-
3赵红州.中国切莫忘了诺贝尔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16(6):25-30. 被引量:8
-
4王毓珣.论名师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7):90-92. 被引量:7
-
5乔纳森·科尔 斯蒂芬·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被引量:41
-
6罗伯特·马克·弗里德曼.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被引量:3
-
7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3. 被引量:2
-
8诺贝尔奖官方网站[EB/OL].[2014-6-19].http://www.nobelprize.org/. 被引量:2
-
9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3-110. 被引量:2
-
10梁波."巨人的肩膀"与"准马太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1,12(4):38,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门伟莉,张志强.诺贝尔科学奖授奖时滞研究[J].情报学报,2015,34(4):361-370. 被引量:5
-
2黄维,张连,杨文婷.教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师承效应的量化研究——基于历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获奖者的同期群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67-72. 被引量:7
-
3仇鹏飞,孙建军,闵超.科学研究中的师承关系评述与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8(5):50-55. 被引量:9
-
4陶诚,张志强,陈云伟.关于我国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强国的若干思考[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9,41(1):1-15. 被引量:42
-
5任晓亚,张志强.主要科技领域国际权威奖项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情报学报,2019,38(9):881-893. 被引量:12
-
6任晓亚,张志强,陈云伟.杰出科学家的科研产出规律——以拉斯克医学研究奖得主为例[J].情报学报,2019,38(9):894-906. 被引量:13
-
7门伟莉,张志强.机构属性的诺贝尔科学奖分布规律研究[J].情报学报,2019,38(9):907-920. 被引量:16
-
8王永固,聂瑕,王会军,莫世荣.“互联网+”名师工作室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0(10):106-114. 被引量:34
-
9盛朝迅,易宇,韩爱华.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提升基础研究能力[J].开放导报,2021(3):56-64. 被引量:4
-
10孙玉涛,陈灵芝.诺贝尔奖提名过程的评选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1(11):96-103.
-
1价值在于贡献[J].饭店世界,2006(4):43-43.
-
2高层言论[J].领导决策信息,2010(23).
-
3建设中科廊坊科技谷在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研究[J].职业时空,2008,4(7):160-161.
-
4罗理.我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先发效应剖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2):221-221.
-
5文萃月报[J].妇女生活,2009,0(7):32-33.
-
6冯薇.产业集聚的区域负面效应剖析[J].改革,2007(9):33-38. 被引量:1
-
7张涛,陈熙.“粮安天下”需要科技支撑[J].中国农资,2014(1):6-6.
-
8余波.新技术革命及其经济影响——兼谈我国如何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5(3):43-47.
-
9宋天娇.科技史撑发展 创新开启未来——大同泰瑞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纪实[J].山西建筑业,2016,0(7):42-44.
-
10李佩含.顾准: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理论第一人[J].党史博采(上),2013(9):29-3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