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山云雾出好茶——浅谈茶叶品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
2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高山茶香高、味浓,这与它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本文从茶树生长所需的生态因子(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植被等)方面来分析高山茶品质的形成原因。
作者
李永菊
庞晓莉
司辉清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茶业通报》
2006年第3期115-116,共2页
Journal of Tea Business
关键词
高山茶
生态因子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X17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300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18
参考文献
9
1
黄寿波.皖浙闽主要高山茶的气候生态分析[J].茶业通报,1984,(2):11-16.
被引量:1
2
陈杖洲.
高山茶与平地茶的区别[J]
.茶苑,2004(2):35-35.
被引量:2
3
浙江农业大学.茶树栽培学.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4
李名君.红壤与茶叶品质的研究[J].茶叶科学,1988,8(2):27-36.
被引量:2
5
杨勇,杨贤强,洪高洁.
汤记高山茶和平地茶品质的对比研究[J]
.茶叶,2004,30(2):91-92.
被引量:18
6
汪春园,荣光明.
茶叶品质与海拔高度及其生态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1996,15(1):57-60.
被引量:49
7
段建真.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态环境与春茶新梢生育的关系[J].茶业通报,1985,(4):5-12.
被引量:1
8
邓欣,谭济才,尹丽蓉,任佑华,刘红艳.
不同茶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状况调查初报[J]
.茶叶通讯,2005,32(2):7-9.
被引量:25
9
梁慧玲,董尚胜.
茶园土壤微生物研究现状[J]
.茶叶,2001,27(4):3-5.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梁月荣.
红茶茶黄素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20(S1):83-87.
被引量:16
2
周隆义,季瑞琰.
茶树VA菌根的生物效应与土壤施磷量的关系[J]
.茶业通报,1993,15(2):1-4.
被引量:13
3
刘柏玉,雷泽周.
VA菌根对茶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中国茶叶,1995,17(5):6-7.
被引量:11
4
汪春园,荣光明.
茶叶品质与海拔高度及其生态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1996,15(1):57-60.
被引量:49
5
季瑞琰,周隆义.
茶树VA菌根菌的形态学观察[J]
.茶业通报,1989,11(3):24-26.
被引量:7
6
胡淑霞.
茶树有益微生物对茶树病原菌的抑制作用[J]
.中国生物防治,1997,13(1):48-49.
被引量:6
7
王守生,何首林,王德军,方德华,吴光权,别之龙.
VAM真菌对茶树营养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J]
.土壤学报,1997,34(1):97-102.
被引量:44
8
商业部茶叶畜产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茶叶品质理化分析.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9
杨贤强 沈生荣.炒青绿茶香气形成机理初探[J].茶叶,1988,(3):28-32.
被引量:1
10
李名君,茶叶科学,1988年,2期,27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7
1
张铭铭,江用文,袁海波,杨艳芹,邓余良,董春旺,李佳,滑金杰,王近近.
绿茶栗香的形成及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2):129-137.
被引量:8
2
胥伟,齐桂年,陈应娟,齐兰兰.
茶叶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展望[J]
.福建茶叶,2009,32(2):6-9.
被引量:3
3
辛健康,汪运珊,冷攀梅.
抗酸铝微生物的分离与初步鉴定[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3):19-21.
被引量:2
4
卞立红,高凤清,汪洋,张奕婷,曲丽娜,刘金洋.
大庆盐碱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J]
.高师理科学刊,2010,30(3):74-77.
被引量:6
5
段学艺,胡华健,王家伦,陈娟,卢天国,何莲.
三种茶叶采摘方式的效益比较及配套使用研究[J]
.贵州茶叶,2010,38(3):29-30.
被引量:4
6
袁杰,翁连进,耿頔,杨欣,韩媛媛.
茶叶香气的影响因素[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4,36(1):14-18.
被引量:18
7
卢东升,吴小芹.
茶园有益微生物及其微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117-120.
被引量:7
8
刘红艳,邓欣.
我国茶树根际微生物研究现状及展望[J]
.茶叶通讯,2003,30(4):14-18.
被引量:10
9
肖润林,王久荣,汤宇,刘永胜,彭晚霞,宋同清.
高温干旱季节遮阳网覆盖对茶园温湿度和茶树生理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5,24(3):251-255.
被引量:61
10
徐准盾,龚淑英.
茶汤浓度对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及其感官审评的影响[J]
.茶叶,2005,31(3):166-169.
被引量:36
同被引文献
300
1
蒋宗孝,林森知,魏荣源,连东英,高丽娥,邱雪清.
三明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区划[J]
.气象科技,2004,32(z1):87-90.
被引量:29
2
王润龙,张湘生,杨晓春,石建智,余国标,谭艳云,易强.
保靖黄金茶品种研究报告[J]
.贵州茶叶,2010,38(1):13-14.
被引量:8
3
竹尾忠一,游小清,王华夫,衣笠仁,李名君,程启坤,王海思.
中国茶树的起源与分布——根据茶叶香气组分中萜烯指数化学分类所作的推论(英文)[J]
.茶叶科学,1992,12(2):81-86.
被引量:21
4
王晓萍,吴洵.
炒青绿茶的生化组分和微量元素综合评级[J]
.茶叶科学,1991,11(1):45-49.
被引量:10
5
杨亚军.
茶树育种品质早期化学鉴定——Ⅱ.鲜叶的主要生化组分与绿茶品质的关系[J]
.茶叶科学,1991,11(2):127-131.
被引量:97
6
方世辉,王先锋,汪惜生.
不同发酵温度和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04(2):19-21.
被引量:88
7
孙前.
让世界了解蒙顶山 让蒙顶茶走向世界[J]
.农业考古,2004(2):127-128.
被引量:1
8
易勇,刘锡.
贵州茶叶农药残留现状与控制措施建议[J]
.贵州茶叶,2004,32(3):36-40.
被引量:4
9
肖润林,王久荣,陈正法,刘永胜,彭晚霞,彭佩钦,汤宇.
亚热带丘陵山地茶园面临的生态问题与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60-363.
被引量:36
10
陈睿.
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31-1033.
被引量:78
引证文献
24
1
刘声传,喻云春,李则贤,陈娟.
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探讨[J]
.贵州茶叶,2010,38(1):9-12.
被引量:2
2
李良军,龙昱,张晶.
赤壁市羊楼洞镇茶叶种植的土地适宜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92-1393.
被引量:4
3
罗杰,金立鑫,韩吟文,温汉辉.
四川省蒙山茶区海拔高度与茶叶品质关系[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4):122-127.
被引量:26
4
江平.
生态安徽与徽茶品质关系的研究[J]
.茶业通报,2010,32(1):18-20.
被引量:1
5
刘声传,喻云春,李泽贤,陈娟.
浅谈生态茶园建设与降低茶叶农药残留[J]
.茶叶科学技术,2010(2):32-34.
被引量:9
6
罗杰,韩吟文,方楚凝,金立鑫,温汉辉.
地质地球化学特性对四川名优茶品质的影响[J]
.地球与环境,2010,38(4):462-469.
被引量:4
7
李泽贤.
浅析生态茶园对茶叶品质的影响[J]
.贵州茶叶,2011,39(2):10-12.
被引量:6
8
汪小飞,刘昕,陈国平,黄志胜,叶高继,刘丽娟,李超.
种植海拔高度和采制时期对黄山“松谷”毛峰茶功能成分含量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9):1630-1636.
被引量:2
9
夏成鹏,徐登岸.
平阳县特早茶低产园改造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4):31-32.
10
杨盛美,李晓霞,夏丽飞,陈玫,唐一春.
红茶品质化学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13-1215.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18
1
冯德品,周颖,仇方方,褚飞洋,黄少奇,胡光灿,黄声东.
宜昌毛尖香气品质特点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23,62(S01):147-149.
2
魏杰,刘红梅,刘声传,王勇,申东,鄢东海,郑文佳.
施肥对花香绿茶生化成分及品质的效应[J]
.贵州茶叶,2010,38(4):30-33.
被引量:1
3
罗杰,温汉辉,王佳媛,游远航,吴丽霞.
水稻对土壤营养元素吸收系数及吸收限的研究[J]
.地球与环境,2011,39(3):324-330.
被引量:1
4
郑之宽,费明煦.
概述“徽茶”[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1-3.
被引量:1
5
贵州茶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组,罗显杨.
贵州茶叶科技创新的过去 现状与发展趋势[J]
.贵州茶叶,2011,39(4):1-19.
被引量:1
6
魏杰,鄢东海,刘红梅,刘声传,王勇,申东,郑文佳.
福鼎大白茶不同施肥方式下生化成分及品质变化[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31(1):14-19.
被引量:1
7
刘东娜,郑晓娟,卿钰,杜晓.
蒙顶山名茶游离氨基酸总量及组分的测定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2,30(2):190-194.
被引量:18
8
吕军,刘声传,梁远发,王家伦,胡华健,陈正武,段学艺.
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31(3):250-254.
被引量:4
9
韩芷敏,曹国平,窦裕平,俞学群,陈锦礼.
视网膜震荡伤患者对比敏感度的临床探讨[J]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4(2):140-141.
被引量:1
10
张宝林,赖飞,庞宏宇,刘凯,赵为武.
贵州茶叶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J]
.农技服务,2013,30(2):187-189.
被引量:3
1
徐富贤,熊洪,张林,郭晓艺,朱永川,周兴兵,刘茂,蒋鹏.
杂交中稻‘渝香优203’稻米品质的地域差异及其施肥效应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4,27(1):166-172.
2
郭金梁,周月凤.
外界环境条件对烟草生产的影响[J]
.现代化农业,2013(3):2-4.
被引量:3
3
宜昌高山云雾茶叶专业合作社:百万巨资助推茶农抓冬管[J]
.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13(10):11-11.
4
刘威,袁丁,尹鹏,王子浩,郭桂义.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2016,36(11):20-26.
被引量:16
5
吴玉平.
绿茶优质丰产种植技术探析[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6):91-92.
被引量:1
6
邵长庚,尹祖贤.
茶叶品质与环境条件的研究[J]
.茶业通报,1999,21(4):15-17.
被引量:14
7
张国栋,王金陵.
黑龙江省大豆种子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生态区划[J]
.中国农业科学,1995,28(A01):115-121.
被引量:10
8
张小静,李雄,陈富,袁安明,杨俊丰,蒲育林,王静.
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环境因子分析[J]
.中国马铃薯,2010,24(6):366-369.
被引量:23
9
张文雄.
茶味人生[J]
.小品文选刊,2016,0(11):60-61.
10
龙杰,毕坤,任海利,韩晓彤,杨瑞东.
贵州名茶都匀毛尖的品质与环境的相关性[J]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9):36-39.
被引量:17
茶业通报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