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课程文化的自组织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研究从外在的角度探讨课程文化的发展规律,把它视为一个被动的他组织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课程文化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组织机制:“开放”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远离平衡态”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内部条件,“涨落”是课程文化发展的起因;“竞争和协同”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动力,“序参量”主导着课程文化系统演进的方向。
作者
张新海
王嘉毅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50,共4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程文化
自组织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966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12
1
郝德永著..课程与文化 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21.
2
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6,240,223,69~372,373页.
被引量:5
3
裴娣娜.
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4):5-8.
被引量:190
4
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82.
5
郑信军.
课程的文化建构和文化关注[J]
.教育评论,2002(6):11-14.
被引量:27
6
范兆雄.
课程文化研究框架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9):33-36.
被引量:9
7
费孝通.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15-22.
被引量:1624
8
本刊编辑部.
2004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
.教育研究,2005,26(3):77-91.
被引量:13
9
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52.
被引量:14
10
汪霞主编..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905.
二级参考文献
105
1
邴正.
教育国际化与后发展国家的文化[J]
.教学与研究,1997(9):50-53.
被引量:29
2
郑航.
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及其教育意蕴[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2):10-12.
被引量:33
3
谷峪.
树立教师服务观[J]
.教育研究,2004,25(6):84-86.
被引量:9
4
范兆雄.
论课程文化发展的客观标准[J]
.教育研究,2004,25(6):62-66.
被引量:15
5
谢维和.
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的改革[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9-13.
被引量:48
6
叶澜.
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
.教育研究,2004,25(7):3-17.
被引量:228
7
高如峰.
重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J]
.教育研究,2004,25(7):18-25.
被引量:36
8
戚万学,唐汉卫.
后现代视野中的道德教育[J]
.教育研究,2004,25(7):38-42.
被引量:15
9
和学新.
课程评价制度创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教育研究,2004,25(7):79-80.
被引量:9
10
曾天山,吴键.
“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教育科学”座谈会综述[J]
.教育研究,2004,25(7):90-9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966
1
纳日碧力戈,陶染春.
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2):5-12.
被引量:7
2
郭永平.
人类学的黄土文明研究:倡导、理论与实践[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3):56-63.
被引量:1
3
刘仕刚,张继焦.
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困境和发展新方向[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2):40-49.
被引量:5
4
吴光芬.
中国—丹麦“纸的对话”:非遗展陈中的技艺交流与文化变异[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2):279-288.
被引量:1
5
王晓宁.
文化自觉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实现路径[J]
.作家天地,2020(11):78-79.
6
刘立云.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资本论》研究,2022(1):248-258.
7
韩黄英,张紫玲,宋鹏飞.
客栈在遗产活态传承中的作用探讨——以平遥古城为例[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5):68-72.
8
任希.
中医典籍英译中的“文化自信”研究——以李照国《黄帝内经》英译本为例[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0):220-223.
被引量:2
9
李亚培,于海波.
“城中村校”随迁儿童文化适应的困境分析与超越——基于赣北地区南郊小学的个案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21(2):70-78.
被引量:3
10
王晓旻.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药学英语》课堂教学反思与实践[J]
.校园英语,2020(49):84-8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6
1
郭婷.
浅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
.理论导报,2010(6):26-27.
被引量:37
2
曾国屏.
论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J]
.系统科学学报,1998,12(1):13-17.
被引量:42
3
范兆雄.
论课程文化发展的客观标准[J]
.教育研究,2004,25(6):62-66.
被引量:15
4
张晓荣.
聆听黑暗中的滴答声——浅析中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4):79-81.
被引量:3
5
张晓东.
课程文化自觉: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J]
.当代教育科学,2004(18):16-18.
被引量:38
6
裴娣娜.
基于原创的超越:我国教学研究方法论的现代构建[J]
.教育研究,2004,25(10):43-48.
被引量:14
7
王德如.
试论课程文化自觉与创新[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11):7-16.
被引量:34
8
郝德永.
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11):17-21.
被引量:27
9
彭虹斌.
论课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2):37-40.
被引量:18
10
靳玉乐,陈妙娥.
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
.教育研究,2003,24(3):67-71.
被引量:74
引证文献
8
1
王根顺,高国俊.
论中世纪新型生成大学课程存在[J]
.高等理科教育,2007(4):18-21.
被引量:1
2
张红霞.
回溯与展望:国内近年课程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4):37-43.
被引量:5
3
李国,孙庆祝.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系统自组织发展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249-252.
被引量:6
4
王莫离.
试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系统自组织的生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9):89-91.
被引量:1
5
郭明.
学校教学集体动势心理环境的建构[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8):15-17.
被引量:1
6
王辉.
论如何在艺术类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3(5):60-62.
7
张宝成.
从知识到文化——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建设思辨[J]
.安康学院学报,2019,31(4):97-103.
被引量:2
8
袁昊杰,岳亚平.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儿童的发展[J]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2022(9):30-34.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张光明,白婧贤,连春光.
供应链文化自组织特性研究[J]
.企业活力,2009(11):67-69.
2
高国俊,李永强.
论高校课程发展中的民族文化特征[J]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4):89-91.
3
张光明,白婧贤,连春光.
供应链文化自组织特性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6):250-252.
4
葛翠柏,唐永干.
体育文化学理简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11-14.
被引量:6
5
李存健,赵先卿,李国,孙庆祝.
学校体育管理的自组织观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79-82.
被引量:12
6
王成,田雨普,谭琳.
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3):309-312.
被引量:4
7
谢德银,黄琳娜.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16-119.
被引量:1
8
邱福明.
语文教育文化学的解读与展望[J]
.学术论坛,2012,35(5):208-210.
被引量:2
9
郭冉.
创新型教师考评的弊端与解决办法[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9):43-44.
10
邵晓霞,王娅妮.
从“实然”到“应然”:课程文化的时代使命——近年来我国课程文化研究现状分析及启示[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3,33(7):36-39.
被引量:2
1
张新海.
论课程发展的自组织机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3):32-36.
被引量:4
2
袁维新.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特征与形成机制[J]
.教育科学,2010,26(5):59-63.
被引量:43
3
黄旭.
论协同课堂教学与教师角色定位[J]
.财经科学,2001(S2):36-38.
4
梁琳.
教育行动研究述评[J]
.考试周刊,2012(37):172-173.
5
庞红卫.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学系统的演变与发展[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0):49-52.
被引量:8
6
王洪录,赵丽萍.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学习者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2005,11(1):42-45.
被引量:17
7
刘相娜.
基于系统自组织理念指导教师课堂教学[J]
.考试周刊,2016,0(66):163-163.
8
钱丹洁,张伟平.
略论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改革[J]
.教育探索,2012(12):21-22.
被引量:5
9
贾文毓.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门径[J]
.教育与职业,1998(12):12-14.
被引量:1
10
陈宗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的阐释[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1):80-83.
被引量:6
中国教育学刊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