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59,共3页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共引文献45
-
1王化宇.中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浅论[J].新课程学习(中),2010(4):5-5.
-
2吴永军.教学设计: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J].当代教育科学,2005(6):34-37. 被引量:14
-
3仇定荣.聚焦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5(6):35-38. 被引量:30
-
4陈安辉.弘扬人文精神 培植教学生态[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3(5):141-145.
-
5邱雨生,郑心灵,杨瑞杰,张红兵.弘扬人文精神 培植教学生态[J].焦作大学学报,2006,20(2):93-94.
-
6卢立银.谈语文课堂“语文味”的回归[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9):51-53. 被引量:2
-
7韩佳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关怀意识的缺失及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7(9):12-13. 被引量:3
-
8宋铭.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设计理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11):28-29. 被引量:10
-
9袁荣留.中学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浅论[J].商情,2010(14):134-134.
-
10宋海荣.反思:源自语文教学模式的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63-164. 被引量:2
-
1代新敏.谈高校教师的“隐性流失”[J].高等教育研究,1998,19(2):81-82. 被引量:6
-
2胡银根.论大学的本性与大学教师本性的流失[J].大学教育科学,1997(3):5-8. 被引量:3
-
3蒲俊之.关于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思考[J].海峡高教论坛,2000(2):26-27. 被引量:1
-
4王丽英.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现象、原因及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下),2013(2):206-207. 被引量:3
-
5高萍.对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一些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18(4):71-73.
-
6代新敏.谈高校教师的“隐性流失”[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4):80-84.
-
7万晓琼,夏繁军.“数学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到底该怎样理解[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2(4):33-35.
-
8王玉东.课堂时间隐性流失的现状扫描与思考[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2(1):5-8.
-
9姚雪.浅析民办高校教师隐性流失问题[J].长江丛刊,2016(14):144-144.
-
10徐红萍.对课堂学习时间隐性流失的分析[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Z2):1-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