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疯癫在小说《牛奶与蜂蜜》中的文化符号意义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丰富了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其能指和所指超越了语言学意义层面,符号的意义包含了更多的文化隐喻。因此,疯癫作为一种符号,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背后还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含义。本文就是从符号学角度出发,从意象符号、文化含义、复杂寓意以及终结意义方面论述了澳大利亚女作家伊丽沙白·乔丽的作品《牛奶与蜂蜜》中疯癫的文化含义。笔者认为,乔丽在疯癫符号的终结意义上,颠倒了人们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制造了新的理性和非理性结合的方式,使疯癫具有更深刻的文化认识意义。
作者 梁中贤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4-88,共5页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Jolley,E.Milk and Honey[N],Perth,Australia:Framantle Arts Centre Press,1984. 被引量:1
  • 2Langer,S.K.Feeling and Form:a Theory of Art Developed from Philosophy in a New Key[M].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1953. 被引量:1
  • 3巴特·罗兰.符号学美学[M].董学文王葵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 4巴尔特·罗兰.符号学原理[M].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被引量:1
  • 5巴尔特·罗兰.神话:大众文化的诠释[M].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被引量:1
  • 6格林菲尔德·里亚.资本主义精神[M].张京生刘新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 7福柯·米歇尔.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杨选婴译.北京:生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被引量:2
  • 8胡经之 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被引量:1
  • 9霍克斯·特伦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被引量:2
  • 10滕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459页.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3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