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种干燥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33
Effect of three dry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Gongfu red tea product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同一品种同等嫩度的茶鲜叶采用炒、烘和微波三种方式干燥制成工夫红茶,进行感官审评和内含成分(水浸出物、氨基酸、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等)的分析。结果表明:感官审评除色泽外,其余各项审评因子均为炒干的最好,烘干的次之,微波干燥的最差;内含成分的测定结果与感官审评是一致的,只有茶褐素含量是烘干的最高,炒干的次之。然而,所有其它成分均为炒干的工夫红茶含量最高,烘干的次之,微波干燥的最低。
作者
崔文锐
杨绪旺
机构地区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出处
《福建茶叶》
2005年第2期9-10,共2页
Tea in Fujian
关键词
干燥方式
工夫红茶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559
引证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239
参考文献
6
1
黄意欢.茶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15-135.
被引量:74
2
陆松侯,施兆鹏主编..茶叶审评与检验 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73.
3
阮宇成编.中国茶叶[M].,1982,3..
被引量:1
4
顾谦等编著..茶叶化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384.
5
安徽农学院.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1-20.
被引量:5
6
安徽农学院.制茶学[M].农业出版社(第三版),1997,5.33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7
1
徐仲溪,王坤波,高代珍,刘德华,简伯华.
干燥工艺技术对沱茶品质形成的影响[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6):474-477.
被引量:2
2
任明兴,骆耀平,汤玉平,余秋珠.
生物激活剂极多产在茶树上的应用效应[J]
.浙江农业科学,2005,46(1):24-25.
被引量:4
3
童鑫,谭月萍,李志刚.
外源单宁酶对绿茶液微滤过程的影响[J]
.茶叶通讯,2006,33(1):11-13.
被引量:5
4
萧力争,胡祥文,龚志华,肖文军.
低温保鲜优质绿茶货架期品质劣变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3):316-319.
被引量:8
5
黄静,肖文军.
外源果胶酶对绿茶液微滤过程的效应研究[J]
.茶叶通讯,2006,33(3):10-14.
被引量:5
6
晏嫦妤,罗军武,赵超艺,陈金华,黄建安.
凤凰单丛主要品质成分比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6):628-631.
被引量:23
7
周杨,陈伟,龚加顺,董文明,肖茜,胡小静.
液态深层发酵型木瓜果酒的发酵工艺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12):77-80.
被引量:4
8
萧力争,刘仲华,胡祥文,龚志华,肖文军.
贮藏温度对优质绿茶品质劣变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2):213-216.
被引量:21
9
周杨,龚加顺,陈伟,董文明.
珍珠梅果酒的产酒发酵研究[J]
.酿酒,2007,34(3):101-103.
被引量:2
10
周杨,龚加顺,陈伟,董文明.
珍珠梅果醋的产酸发酵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07,32(6):39-4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59
1
李辉.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01(2):21-23.
被引量:33
2
郭丽,蔡良绥,林智.
中国白茶的标准化萎凋工艺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382-385.
被引量:24
3
汪德滋.
茶中英豪—“祁红”古今谈[J]
.农业考古,1991(2):182-185.
被引量:7
4
匡新,刘靖.
崂山工夫红茶的研制[J]
.茶叶科学,2010,30(S1):599-603.
被引量:2
5
骆耀平,董尚胜,童启庆,夏涛,屠幼英,须海荣.
7个茶树品种新梢生育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J]
.茶叶科学,1997,17(S1):25-28.
被引量:44
6
竹尾忠一,游小清,王华夫,衣笠仁,李名君,程启坤,王海思.
中国茶树的起源与分布——根据茶叶香气组分中萜烯指数化学分类所作的推论(英文)[J]
.茶叶科学,1992,12(2):81-86.
被引量:21
7
方世辉,王先锋,汪惜生.
不同发酵温度和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04(2):19-21.
被引量:87
8
王登良,郭勤,张大春.
传统焙火工序对岭头单枞乌龙茶品质影响的研究[J]
.茶叶科学,2004,24(3):197-200.
被引量:38
9
齐桂年,谢建国,吴永刚,陈昌辉,单虹丽.
微波在茶叶加工中对绿茶品质影响的初探[J]
.福建茶叶,2004,27(3):3-4.
被引量:45
10
袁弟顺,林丽明,金心怡,孙云.
冰冻对工夫红茶发酵及水浸出物泡出速率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5):437-439.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33
1
王贵芳,陈荣冰.
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8,31(1):6-8.
被引量:29
2
吴国宏,陈盛相,齐桂年.
高香红茶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0,33(6):10-16.
被引量:8
3
王力,林智,吕海鹏,谭俊峰,郭丽.
茶叶香气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10,31(15):293-298.
被引量:70
4
徐明珠,陈玉琼.
加工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及新技术的应用[J]
.中国茶叶加工,2010(4):33-35.
被引量:16
5
黄建琴.
“祁红”科技发展回顾与发展策略[J]
.茶叶,2011,37(1):34-38.
被引量:1
6
徐奕鼎,丁勇,黄建琴,方吴云,王烨军,苏有健,雷攀登,吴琼.
做形温度对名优祁红品质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6):241-246.
被引量:5
7
王辉,龚淑英,李淦成,张俊,解静.
我国红茶最新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加工,2012(2):13-14.
被引量:3
8
王文杰,徐卫兵,雷攀登,吴琼,方吴云.
我国制茶工艺技术的发展与方向[J]
.中国茶叶加工,2012(3):4-7.
被引量:5
9
杨盛美,李晓霞,夏丽飞,陈玫,唐一春.
红茶品质化学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13-1215.
被引量:12
10
蒲国涛,周天山,肖斌,闫列娟.
陕南春夏秋季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研究[J]
.北方园艺,2013(6):143-146.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239
1
张铭铭,江用文,袁海波,杨艳芹,邓余良,董春旺,李佳,滑金杰,王近近.
绿茶栗香的形成及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2):129-137.
被引量:8
2
杜铃,陈宝玲,陈永力,杨开太.
生态公益林下香椿栽培技术[J]
.林业科技通讯,2023(12):119-121.
3
冯德品,周颖,仇方方,褚飞洋,黄少奇,胡光灿,黄声东.
宜昌毛尖香气品质特点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23,62(S01):147-149.
4
杨家干,蒋颖,邓燕莉,王伦兴,刘玉倩.
六大茶类工艺创新及品质变化影响[J]
.贵茶,2022(1):6-12.
5
吴国宏,陈盛相,齐桂年.
高香红茶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0,33(6):10-16.
被引量:8
6
王力,林智,吕海鹏,谭俊峰,郭丽.
茶叶香气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10,31(15):293-298.
被引量:70
7
韩顺英,高丽华.
日照红茶加工关键技术探讨[J]
.绿色科技,2011,13(5):190-190.
被引量:3
8
池玉洲,黄林敏.
萎凋、发酵等关键工序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的生产实践与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1,33(3):11-14.
被引量:23
9
郑月梅,郑德勇,叶乃兴.
茶叶高温化学的研究讲展[J]
.福建茶叶,2011,33(4):9-12.
被引量:14
10
郑火娇.
刍议红茶品质的影响因子及品质提升措施[J]
.福建茶叶,2011,33(4):29-32.
被引量:4
1
汪桓武.
绿茶品质审评因子的相关性[J]
.贵州茶叶,2002,30(2).
被引量:2
2
邓威威,马林龙,顾辰辰,金阳.
杭州地区有机毛峰品质级别与化学成分相关性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40(4):559-563.
被引量:4
3
卢福娣,童梅英.
试验茶感官审评的方法与技巧[J]
.茶业通报,2004,26(1):39-40.
被引量:11
4
李静,彭永华,陈悦水,刘娥,罗龙新.
三类茶饮料原料特点及感官审评[J]
.农产品加工(下),2014(3):56-59.
被引量:3
5
龚淑英,顾志蕾.
袋泡茶质量评判方法探讨[J]
.中国茶叶加工,1997(3):42-44.
被引量:4
6
王同和,胡敏,张久谦,李宏.
名优绿茶感官品质相关因子分析[J]
.茶叶科学,2008,28(1):33-38.
被引量:20
7
潘玉成,叶乃兴,潘玉华,赵仕宇.
坦洋工夫红茶品质评定的BP神经网络模型[J]
.中国茶叶加工,2015(2):9-13.
被引量:3
8
潘玉成.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茶叶审评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技术,2007(3):34-37.
被引量:3
9
卢福娣,童梅英.
试验绿茶品质评分的相关分析[J]
.中国茶叶加工,2005(4):37-39.
被引量:3
10
晏嫦妤,赵超艺,罗军武.
凤凰单丛代表样茶感观审评比较分析[J]
.广东茶业,2006(5):18-21.
被引量:12
福建茶叶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