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香红茶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茶香气的形成与茶树品种、鲜叶生化组成、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工艺等存在密切联系。本文综述了高香红茶研究进展,并为生产高香红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
吴国宏
陈盛相
齐桂年
机构地区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
出处
《福建茶叶》
2010年第6期10-16,共7页
Tea in Fujian
关键词
红茶
高香
品种
环境
工艺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5
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392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6
参考文献
28
1
夏涛,童启庆,董尚胜,骆耀平.
红茶萎凋发酵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变化[J]
.茶叶科学,1996,16(1):63-66.
被引量:70
2
李家贤,何玉媚,黄华林,苗爱清.
云大淡绿红碎茶香气化合物组成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7):102-103.
被引量:22
3
赵和涛.
红茶加工中醇类芳香物质转化产物及形成途径[J]
.食品科学,1995,16(4):3-5.
被引量:11
4
刘莉华,宛晓春,文勇,张正竹.
祁门红茶加工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0(4):386-389.
被引量:28
5
赵和涛.
红茶发酵时主要化学变化及不同发酵方法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蚕桑茶叶通讯,1989(2):10-13.
被引量:27
6
夏涛,童启庆.
浅谈红茶加工中香气的形成与调控措施[J]
.蚕桑茶叶通讯,1996(4):13-15.
被引量:22
7
刘玉芳,杨春,林朝赐,张文文,谭少波.
发酵时间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J]
.福建茶叶,2008,31(2):21-22.
被引量:34
8
李荣林.
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产茶地理条件的比较[J]
.蚕桑茶叶通讯,1998(1):1-4.
被引量:7
9
袁自春,黄建琴.
从影响红茶品质的因子谈改进祁红品质的可行性[J]
.茶叶,2003,29(1):17-19.
被引量:6
10
赵和涛.
红茶发酵与香型变化[J]
.热带作物科技,1996(6):38-4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95
1
须海荣,董尚胜,骆耀平,童启庆.
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生理特性[J]
.茶叶科学,1997,17(S1):21-24.
被引量:8
2
方世辉,王先锋,汪惜生.
不同发酵温度和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04(2):19-21.
被引量:87
3
陈以义,方晨.
红茶变温发酵试验[J]
.中国茶叶,1993,15(4):6-7.
被引量:17
4
游小清,王华夫.
茶叶中萜烯醇配糖体的释放作用[J]
.茶叶科学,1994,14(1):70-70.
被引量:28
5
黄建琴,王文杰,丁勇,袁自春,王烨军,胡善国,叶靖.
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5(1):20-22.
被引量:19
6
黄建琴,王文杰,丁勇,袁自春,王烨军,胡善国,叶靖.
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2005,27(2):18-19.
被引量:41
7
崔文锐,杨绪旺.
三种干燥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福建茶叶,2005,28(2):9-10.
被引量:33
8
毛清黎,朱旗,刘仲华,施兆鹏.
红茶发酵中pH调控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茶黄素形成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5):524-526.
被引量:25
9
王新超,许玫,陈亮,杨亚军,姚明哲,虞富莲,王平盛.
优质红碎茶资源的鉴定与筛选[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3):262-265.
被引量:42
10
夏涛,童启庆,董尚胜,骆耀平.
红茶萎凋发酵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变化[J]
.茶叶科学,1996,16(1):63-66.
被引量:70
共引文献
392
1
陈永丽,高畅,洛桑卓玛,迟原龙,姚开,贾冬英.
米曲霉发酵桑叶茶的工艺优化[J]
.食品科技,2020,45(1):114-121.
被引量:7
2
郭洪伟,田云刚,王建霞,刘一涵,邓静,瞿继团,魏华.
不同工艺古丈毛尖红茶与绿茶的香气成分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19-28.
被引量:7
3
梁骏德,梁天雄,王君子,侯冬岩,刁全平,吴寒.
正山小种红茶茶梗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25(6):51-54.
被引量:1
4
李辉.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01(2):21-23.
被引量:33
5
肖鑫,郭雅玲,林瑜玲.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水分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6):1862-1867.
被引量:3
6
匡新,刘靖.
崂山工夫红茶的研制[J]
.茶叶科学,2010,30(S1):599-603.
被引量:2
7
夏秀华.
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3,20(6):53-55.
被引量:4
8
方世辉,王先锋,汪惜生.
不同发酵温度和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04(2):19-21.
被引量:87
9
唐颢,杨伟丽,文海涛,黄华林.
乌龙茶做青中果胶酶的活性变化[J]
.中国茶叶加工,2004(4):35-38.
被引量:6
10
黄建琴,王文杰,丁勇,袁自春,王烨军,胡善国,叶靖.
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5(1):20-22.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114
1
李辉.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01(2):21-23.
被引量:33
2
陈继伟,何昆萍.
针形名优红茶机械加工技术[J]
.贵州茶叶,2010,38(2):57-58.
被引量:4
3
陈荣冰,游小妹,黄福平,陈常颂.
瑞香及其母本黄旦乌龙茶香气组分分析报告[J]
.福建农业学报,2004,19(2):82-84.
被引量:17
4
游小清,李名君,杨亚军,王华夫.
萜烯指数在茶品系间的表达[J]
.茶叶科学,1992,12(1):27-31.
被引量:8
5
方世辉,王先锋,汪惜生.
不同发酵温度和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04(2):19-21.
被引量:87
6
崔文锐.
红茶贮藏中温度对茶色素的影响初探[J]
.福建茶叶,2005,28(2):6-8.
被引量:9
7
崔文锐,杨绪旺.
三种干燥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福建茶叶,2005,28(2):9-10.
被引量:33
8
王华夫.
茶叶香型与芳香物质[J]
.中国茶叶,1989,11(2):16-17.
被引量:42
9
赵和涛.
红茶发酵化学作用及电传感技术应用[J]
.热带作物科技,1995(3):15-18.
被引量:4
10
夏涛,童启庆,董尚胜,骆耀平.
红茶萎凋发酵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变化[J]
.茶叶科学,1996,16(1):63-66.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
8
1
郑火娇.
刍议红茶品质的影响因子及品质提升措施[J]
.福建茶叶,2011,33(4):29-32.
被引量:4
2
汪开华,陈贞纯,屠幼英.
发酵程度对红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2012,38(3):168-171.
被引量:26
3
孙慕芳,刘佳,郭桂义,王广铭,陈义,倪宝春,钱晓玲.
信阳红茶加工工艺与发展建议[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1):98-100.
被引量:5
4
陈习村,陈辉,张正竹,解正定,段宗俊,文小孟.
金寨红茶品质特征及其加工关键技术[J]
.中国茶叶加工,2014(3):38-40.
被引量:1
5
陈育才.
六个高香乌龙茶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初探[J]
.福建茶叶,2017,39(4):4-5.
被引量:9
6
杨永利,郭守军,苏杭,蔡锐敏,翟凤玲,陈漫佳.
鸭屎香单丛红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份的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22):82-90.
被引量:9
7
丁其欢,武珊珊,熊昌云,任海涛,尚宇梅,王玮,吕才有.
工夫红茶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2021,41(4):110-116.
被引量:3
8
宋琪,庸安磊,秦祖海.
信阳红茶采制技术[J]
.种业导刊,2023(2):45-48.
二级引证文献
56
1
王金龙,李星华,陈宛妹.
大豆脂肪氧化酶与籽粒营养品质关系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00,15(3):36-38.
被引量:9
2
汪开华,陈贞纯,屠幼英.
发酵程度对红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2012,38(3):168-171.
被引量:26
3
乔小燕,吴华玲,陈栋,王秋霜,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丹霞2号红茶加工关键技术参数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3-6.
被引量:8
4
林喜盈.
歌乐茶加工白琳工夫红茶工艺初探[J]
.福建茶叶,2013,35(4):34-35.
被引量:1
5
夏成鹏,李潜艇,黄昌毅.
平阳特早种夏茶加工红茶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272-273.
被引量:2
6
吴文渔.
尤溪红茶采制工艺技术[J]
.福建茶叶,2014,36(1):34-36.
7
王虎琴.
珍珠状红茶加工工艺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0):270-270.
8
黄国奇,钟素娴.
七畲径客茶红茶工艺集成创新及经济效益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5(9):300-302.
9
孙彬妹,刘少群,朱张生,段莹,谢沛娟.
发酵温度和时间对单芽红茶生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J]
.广东茶业,2015(4):23-28.
被引量:1
10
何建刚,肖长义,李世刚,柳蔚,王慧,张吉英.
长盛川湖北青砖茶渥堆前后叶片组织结构的比较[J]
.福建茶叶,2015,37(3):18-19.
被引量:2
1
李荣林.
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产茶地理条件的比较[J]
.蚕桑茶叶通讯,1998(1):1-4.
被引量:7
2
郭红兵,覃柏林,秦国杰,谭立.
石门县白云山高香红茶的开发[J]
.作物研究,2014,28(6):736-737.
3
傅志民.
茶树花生化组成、活性成分和资源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加工,2010(2):18-20.
被引量:5
4
赵丹,吕才有.
红茶香气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3):45-46.
被引量:17
5
刘瑜.
饥饿对甲壳动物生化组成的影响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4):4376-4379.
6
罗龙新.
闻着茶香去旅行——斯里兰卡六大产茶区探访(二)[J]
.中国茶叶,2014,36(1):4-7.
7
邓西海,蒋其鳌,周凌云.
世界主要优质红茶化学成分与产地环境研究[J]
.土壤,2008,40(4):672-675.
被引量:26
8
陈正武,陈娟,曹雨,郭燕,杨春,张小琴.
8份茶树新品系加工红绿茶的适宜性[J]
.贵州农业科学,2016,44(1):143-147.
被引量:6
9
潘根生,骆耀平.
配方施肥对茶叶生化组成及产量的影响[J]
.茶业通报,1991,13(2):19-21.
被引量:3
10
陈泉宾,张应根,邬龄盛,王秀萍,王振康.
低温复式加工技术对红茶香气的影响[J]
.茶叶学报,2016,27(2):92-96.
被引量:3
福建茶叶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