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茶贮藏中温度对茶色素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
9
Preliminary report to the effect of storing temperature on the tea-pigment of red te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初步探讨了红茶在头两个月内采用不同温度处理:冷藏(0-10℃),室温贮藏(12-25℃)以及恒温贮藏(26℃)对红茶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影响。
作者
崔文锐
机构地区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出处
《福建茶叶》
2005年第2期6-8,共3页
Tea in Fujian
关键词
红茶
贮藏温度
茶色素
含水率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67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3
参考文献
9
1
华铁民主编..茶叶包装与储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00.
2
吴俊明主编..食品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66.
3
陆锦时,谭和平.
贮藏条件与红碎茶品质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1994,7(S1):110-113.
被引量:3
4
顾谦等编著..茶叶化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384.
5
姚江,胡建程,谢丰镐.
水分活度对茶叶品质及贮藏过程中品质稳定性作用机理研究[J]
.广东茶业,1989,0(2):38-41.
被引量:8
6
刘霞林.
茶叶陈化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1998(4):24-26.
被引量:19
7
李大祥,宛晓春,萧伟祥.
儿茶素化学氧化条件的研究简报[J]
.茶业通报,2000,22(2):17-18.
被引量:9
8
施伟文.
红茶汤品质评定方法的研究[J]
.茶业通报,1996,18(3):44-46.
被引量:1
9
杨贤强等著..茶多酚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50.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吴小崇.
游离脂肪酸组成在绿茶贮藏中的变化[J]
.茶叶通讯,1990(1):23-24.
被引量:20
2
Rcberts E. A.H.(1957).茶叶译丛(张堂恒译).1963.46.
被引量:1
3
Takino Y.et al.,农业科技译丛.1973.44—74.
被引量:1
4
Caxon D.T.et al.,Tetrshedron Jetters,1970.60(5).5247—5250.
被引量:1
5
Collier P.D.et al.,Tetrahedron 1973.29.125—142.
被引量:1
6
Nonaka G.I.et al.,Chem.Pharm.Bull.,1986.34(1),61-65.
被引量:1
7
Bailey R.G.et al.,J.Sci.Food.Agri.,1993.63.455-464.
被引量:1
8
宛晓春等.J.Sci.Food.Agric.,1997.74,401-408.
被引量:1
9
Davis等.茶叶文摘,.
被引量:1
10
Bailey R.G.etal.J.Chroroatography,1991.542,115-12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3
1
高蓓蓓,金立,李悦,张培,张新凤,诸燕,斯金平.
不同储藏条件下铁皮石斛花中色素类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4):829-837.
被引量:6
2
张秋霞,何靖柳,李顺源,韦婷,龚开钦.
蒙顶甘露成品茶储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3):52-54.
被引量:2
3
李适,黄建安,刘仲华.
茶黄素体外氧化制备方法的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2005,32(2):36-39.
被引量:4
4
冯初国,陈顺伟,徐叨兴,柏明娥,庄晓伟.
竹炭对茶叶贮藏品质影响的动态分析初报[J]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3):15-17.
被引量:5
5
汪毅,龚正礼,骆耀平.
茶叶保鲜技术及质变成因的比较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16(5):19-22.
被引量:20
6
萧力争,胡祥文,龚志华,肖文军.
低温保鲜优质绿茶货架期品质劣变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3):316-319.
被引量:8
7
曲文娟,马海乐.
茶黄素形成机理、制备与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06,27(6):197-201.
被引量:12
8
王静,戚向阳.
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体外氧化影响因素及其氧化产物分析[J]
.精细化工,2006,23(11):1094-1098.
被引量:3
9
肖文军,胡详文,龚志华,刘仲华,肖力争.
优质绿茶贮藏过程品质劣变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6):999-1002.
被引量:15
10
萧力争,刘仲华,胡祥文,龚志华,肖文军.
贮藏温度对优质绿茶品质劣变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2):213-216.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167
1
杨建良,王丽伟.
低温流通对茶叶保鲜度的影响[J]
.农业工程,2019,0(12):61-65.
被引量:1
2
于观亭.
论茶叶质变的原因及其对策[J]
.茶叶通讯,1989(3):30-34.
被引量:6
3
方世辉,王先锋,汪惜生.
不同发酵温度和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04(2):19-21.
被引量:87
4
周红杰,李家华,赵龙飞,韩俊,杨行吉,杨伟,吴新庄.
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对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J]
.茶叶科学,2004,24(3):212-218.
被引量:154
5
吴小崇.
绿茶保鲜技术成效分析[J]
.食品科学,1993,14(8):66-68.
被引量:19
6
陈为铸,徐延军,郑黄河.
绿茶低温储藏保鲜技术[J]
.山东农机化,2005(1):26-26.
被引量:3
7
严俊,王秀丽.
中国名茶可溶性总糖的含量研究[J]
.茶业通报,1993,15(3):36-39.
被引量:27
8
单虹丽,唐茜.
茶叶贮藏过程中含水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1):58-60.
被引量:27
9
赵龙飞,周红杰.
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初探[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129-133.
被引量:44
10
霍建聪,李湘利.
茶叶陈化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四川农业科技,2005(4):40-41.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9
1
黄艳,陈荣冰,李京,张见明.
不同包装材料对武夷水仙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5):40-45.
被引量:5
2
刘忠英,潘科,沈强,吕军,甘正刚,郑文佳.
茶褐素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活性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5):396-400.
被引量:15
3
赵苗苗,王军,易超,戴宇樵,吕才有.
普洱茶贮藏技术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0):78-81.
被引量:12
4
程谦伟,孟陆丽,莫建华,王一搏.
天然提取物对红茶发酵过程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6):1115-1117.
被引量:1
5
杨娟,钟应富,罗红玉,邬秀宏,张莹,袁林颖.
红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内含成分及感官品质变化的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17(2):16-20.
被引量:10
6
谢清怡,蒋玉兰,吕杨俊,张海华,张士康,刘均,潘俊娴,朱跃进,王岳飞.
贮藏条件对红茶品质影响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加工,2018(4):24-28.
被引量:6
7
王近近,袁海波,邓余良,滑金杰,董春旺,江用文.
绿茶、乌龙茶、红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3):281-287.
被引量:32
8
丁其欢,武珊珊,熊昌云,任海涛,尚宇梅,王玮,吕才有.
工夫红茶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2021,41(4):110-116.
被引量:3
9
高健健,陈丹,彭佳堃,王哲,吴文亮,林智,戴伟东.
茶叶贮藏化学与贮藏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2021,43(12):1-1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3
1
李滢,王丽,郭明里,李宁,王怀友,张建文,杨兆祥.
肉桂抗病毒有效部位总糖测定及单糖组成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2):78-81.
被引量:1
2
张秋霞,何靖柳,李顺源,韦婷,龚开钦.
蒙顶甘露成品茶储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3):52-54.
被引量:2
3
李俊,蔡滔,祝愿,周雪丽,王艺蓉.
不同储藏条件对贵州三款绿茶化学成分的影响[J]
.贵茶,2022(1):26-31.
被引量:1
4
李雪玲,陈华红,张金丽,王波,周红杰.
酵母菌菌株对普洱茶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38(21):167-172.
被引量:5
5
赵苗苗,杨如兵,吕才有.
基于电子鼻及GC-MS技术对临沧晒青毛茶香气成分的对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113-122.
被引量:11
6
何鲁南,赵苗苗,蔡昌敏,吕才有.
电子鼻技术对不同贮藏地的普洱茶香气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8,31(4):717-724.
被引量:18
7
张绍旺,段凤敏,孙力元,魏用林.
普洱茶专业仓储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4):8-10.
被引量:8
8
谢清怡,蒋玉兰,吕杨俊,张海华,张士康,刘均,潘俊娴,朱跃进,王岳飞.
贮藏条件对红茶品质影响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加工,2018(4):24-28.
被引量:6
9
王近近,袁海波,邓余良,滑金杰,董春旺,江用文.
绿茶、乌龙茶、红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3):281-287.
被引量:32
10
何焱,董梦娇,刘斌,蔡宗仁,郑德勇.
8种金属盐与茶褐素同浴媒染棉布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6):952-956.
1
丁筑红,谭书明,吴翔.
植酸对不同热处理刺梨果汁Vc含量及褐变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5):58-60.
被引量:13
2
戴妍,范蓓,卢嘉,侯猛,韩兆鹏,卢晓明.
高密度CO_2杀菌蛋清液贮藏期间抗氧化物活性以及过敏源特性变化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16,37(12):113-116.
被引量:1
3
刘美玉,连海平,任发政.
不同贮藏温度对鸡蛋呼吸强度及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1,32(6):270-274.
被引量:25
4
韩齐,陈倩,孙方达,姚来斌,程龙,孔保华.
水饺馅料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预测模型的建立[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23):93-96.
被引量:5
5
熊慧薇,幸胜平,冯建雄,闵华,付晓记.
复配护色剂在杨梅果浆护色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26(3):139-145.
被引量:2
6
包慧彬.
燕麦片基于温度变化的贮藏期预测[J]
.农产品加工,2012(7):64-65.
被引量:3
7
施琳,尉芹,赵忠,李大文,易允喻.
苦杏壳木醋液多酚对核桃油过氧化的抑制作用[J]
.食品科学,2013,34(5):76-80.
被引量:24
8
刘丹,张慜,王丽萍,黄少军.
不同贮藏温度对冰淇淋品质及保质期的影响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4,33(4):361-367.
被引量:1
9
刘文营.
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蛋白液贮藏期间微生物和理化功能性质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10):119-123.
被引量:2
10
阎勤劳,薛少平,朱琳,张密蛾.
猕猴桃速冻处理低温贮藏恒温缓解工艺的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1,17(3):122-124.
被引量:4
福建茶叶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