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3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5年第4期18-19,共2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共引文献33
-
1刘晓鹏,王升.关于教学艺术形成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5):103-107. 被引量:3
-
2施莉 ,郑东辉 .校本教师培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8):16-18. 被引量:6
-
3王陆.大学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5(3):9-13. 被引量:45
-
4冯家贵,蒙家庆.关于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5(4):120-123. 被引量:9
-
5王冬梅.校本培训“有效”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5(7):47-48. 被引量:3
-
6褚卫东.校本培训中的管理问题及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6):144-146. 被引量:1
-
7杨晓艳,唐虢.校本培训:背景透视和机制构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1):15-16. 被引量:2
-
8张华.校本培训的背景透视和机制构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2):5-6. 被引量:3
-
9于凯.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7,21(2):101-103. 被引量:4
-
10张中凤.校园传媒建设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7,21(3):132-13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22
-
1蒋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8):56-60. 被引量:10
-
2周国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能得到保证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因素浅析和对策建议[J].师资培训研究,2004(3):41-44. 被引量:2
-
3孙昌琦.供应链决定竞争力[J].企业管理,2004(4):90-92. 被引量:14
-
4秦旭芳,庞丽娟.试论“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文化境脉与学生身份[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5):43-48. 被引量:16
-
5耿文侠,汤芳,张二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与师生观之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6):55-61. 被引量:4
-
6鲁永胜.行动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6):21-22. 被引量:5
-
7郭永光.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9):41-42. 被引量:4
-
8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6):164-167. 被引量:119
-
9张永良,张学琴.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1-52. 被引量:115
-
10张敏.战略管理范式的转变与供应链柔性模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7):50-54. 被引量:2
-
1李乃新.也“逼”教师学一回[J].当代教育科学,2003(17):32-32.
-
2张家祥.培训在职教师是一项战略措施[J].教育发展研究,1985,11(4).
-
3赵慧.从专业发展学校看美国教师教育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1,30(7):17-22. 被引量:72
-
4郑群芳.乘着思维的翅膀——关于提高写作创新思维能力的思考[J].湖北教育,2008(11):49-50.
-
5白睿玲.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的布置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4,0(9):38-38.
-
6加强阶段复习,稳步提高成绩[J].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2006(10):43-43.
-
7耶马.草帽与拐杖[J].中学生百科(阅读写作),2005,0(2):1-1.
-
8李佳.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的布置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4,0(10):37-37.
-
9淮安市:抓均衡发展,促全面提升[J].江苏教育,2005(09A):46-46.
-
10邵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小学教师进修探究[J].学理论,2012(23):181-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