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解释学视域中教师管理的新走向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5年第3期6-8,共3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参考文献5
-
1严平著..走向解释学的真理 伽达默尔哲学述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323.
-
2[2]薛文华.现代西方哲学评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
3张新平.论学校管理的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J].教育评论,2001(5):36-38. 被引量:33
-
4余灵灵著..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217.
-
5[6]金生闳.理解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2
-
1William Foster Paradigms and Promises New Approacbe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ometheus Books.1986.pp.121-122 被引量:1
-
2Paula Silver著,黄昆辉主译.《教育行政原理》.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印行,第132页、138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2
-
1黄旭东.高等职业院校组织结构设计辨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52-55. 被引量:1
-
2赵秀荣.论高校办公室管理的创新[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3):89-91. 被引量:5
-
3袁小平.哲学解释学视域中教师管理的新走向[J].教育探索,2005(3):66-69. 被引量:3
-
4罗金云.中学教师与学校行政人员发生冲突的原因分析及协调[J].现代教育论丛,2003(6):36-43.
-
5丁晔.挖坑[J].信息系统工程,2005,18(3):8-8.
-
6陈树生.论高等学校管理创新的本质特征[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85-87. 被引量:1
-
7刘志.大学的组织特性——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学术组织[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8):300-302. 被引量:5
-
8林高标,林叶舒.浅论科层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肇庆学院学报,2006,27(4):91-92. 被引量:2
-
9李瑜,李旭.师生交往的教学模式:合作性学习[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5):109-110. 被引量:3
-
10李中锋,濮德林.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学术组织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41-43. 被引量:11
-
1姜勇,郑三元.理解与对话——从哲学解释学出发看教师与课程的关系[J].全球教育展望,2001,30(7):34-38. 被引量:39
-
2袁小平.哲学解释学视域中教师管理的新走向[J].教育探索,2005(3):66-69. 被引量:3
-
3张宝林.文化浸润:建设专业取向的教师文化场[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5(8):44-46.
-
4杨捷,杨玲.理解与对话:哲学解释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重构[J].基础教育,2010,7(12):8-12. 被引量:5
-
5尹弘飚.重新理解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10):48-52. 被引量:5
-
6马庆发.作为教育科学方法的释义学(中)[J].全球教育展望,1998,28(1):45-49.
-
7陈学金.我国教育中“人类学研究”与“质的研究”之比较[J].教育科学文摘,2012(1):5-7.
-
8高艳萍.活用教材的几点体会[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7(9):29-30.
-
9李粉凤.实施新课程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J].成才之路,2009,0(22):21-21.
-
10马庆发.作为教育科学方法的释义学(上)[J].全球教育展望,1997,27(6):68-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