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8,共3页
Education Review
参考文献2
-
1William Foster Paradigms and Promises New Approacbe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ometheus Books.1986.pp.121-122 被引量:1
-
2Paula Silver著,黄昆辉主译.《教育行政原理》.台湾三民书局1983年印行,第132页、138页.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44
-
1陈何芳,陈彬.论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11-15. 被引量:4
-
2周彬.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9(1):11-15. 被引量:11
-
3吴绍芬.论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25):18-19. 被引量:41
-
4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及其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34):17-19. 被引量:78
-
5郭红玲.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特点和借鉴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4):133-141. 被引量:24
-
6方惠坚,张宏涛.“科教兴国”的关键之一是提高知识分子待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2(3):12-13. 被引量:6
-
7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1999,29(6):39-43. 被引量:121
-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决策咨询,1999(3):6-11. 被引量:68
-
9古立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43-47. 被引量:42
-
10孟宪宾,鲍传友.变革中的教师焦虑与教师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1):47-50.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33
-
1黄旭东.高等职业院校组织结构设计辨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52-55. 被引量:1
-
2赵秀荣.论高校办公室管理的创新[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3):89-91. 被引量:5
-
3袁小平.哲学解释学视域中教师管理的新走向[J].教育探索,2005(3):66-69. 被引量:3
-
4罗金云.中学教师与学校行政人员发生冲突的原因分析及协调[J].现代教育论丛,2003(6):36-43.
-
5袁小平.哲学解释学视域中教师管理的新走向[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3):6-8.
-
6丁晔.挖坑[J].信息系统工程,2005,18(3):8-8.
-
7陈树生.论高等学校管理创新的本质特征[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85-87. 被引量:1
-
8刘志.大学的组织特性——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学术组织[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8):300-302. 被引量:5
-
9林高标,林叶舒.浅论科层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肇庆学院学报,2006,27(4):91-92. 被引量:2
-
10李瑜,李旭.师生交往的教学模式:合作性学习[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5):109-11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33
-
1冉红梅.高校教务办公室管理实践新论[J].高教论坛,2007(6):148-150. 被引量:1
-
2邓雪.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文视野[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4):42-43. 被引量:5
-
3林正游.试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1):54-57. 被引量:47
-
4李静.论中小学教师赋权与专业发展[J].现代教育论丛,2008(9):15-21. 被引量:1
-
5谢翠红.提高高职院校系办公室工作绩效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5(4):132-133.
-
6谭旭,饶佩,张凌云,张磊,周序.2012-2013年我国教育研究的分析与展望--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文摘》摘编论文的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4(2):18-29. 被引量:2
-
7刘荣敏.教师赋权增能:推进探究式教学发展的理论探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S1):22-24. 被引量:2
-
8杨红英.高校创建“学习型组织”之管见[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6):32-34.
-
9竺辉.“非知识共享”下的教师管理现象批评[J].师资培训研究,2004(3):12-17. 被引量:6
-
10王关锁.“以人为本”构建中国现代图书馆制度[J].图书与情报,2004(6):83-85. 被引量:12
-
1周耀威,陈伟忠.从“科层取向”到“专业取向”:校本教师管理制度转型的个案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0(5):5-9. 被引量:1
-
2张宝林.文化浸润:建设专业取向的教师文化场[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5(8):44-46.
-
3徐宇,陈恩伦.论学校管理的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2):47-49. 被引量:4
-
4赵孟鑫.论学校管理的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6):157-158. 被引量:2
-
5袁小平.哲学解释学视域中教师管理的新走向[J].教育探索,2005(3):66-69. 被引量:3
-
6尹弘飚.重新理解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10):48-52. 被引量:5
-
7王坤.从“人之教”到“教之人”:二战后美国专业取向教师教育思想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4):150-152.
-
8厉爱民.从冲突到构建:学生管理的人文取向[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3):92-95. 被引量:8
-
9唐盛昌.高中生专门课程的构建与专业取向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18):15-21. 被引量:8
-
10蒋永红,党波涛.民族预科学生专业取向的调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6):102-10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