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17,共8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6
-
1韩广信.论人的本质的层次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9(3):10-11. 被引量:1
-
2万光侠.人的本质新解[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3(3):9-13. 被引量:17
-
3张进峰.发展教育理论需要革新四大外围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14(4):5-10. 被引量:6
-
4吴远.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5,32(2):108-111. 被引量:3
-
5胡渝.论人的本质的层次性──关于人的本质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研究,1996(4):127-129. 被引量:2
-
6王晋中.形而上学的沉沦——后现代主义哲学背景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0(1):1-3. 被引量:1
-
7张进峰.两种现代生命观批判和人的生命观重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3-19. 被引量:7
-
8温建辉.人性与人的本质新解[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00-102. 被引量:12
-
9贺来.三大独断论的摒弃:当代哲学根本性的理论进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0(5):32-38. 被引量:13
-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被引量:5163
二级引证文献84
-
1侯小春.民间画谱在手工艺传承中的流变、作用与意义——以宁强草川子村张菊英刺绣为中心[J].艺术学界,2019(2):104-114. 被引量:2
-
2涂茜.遗儿金满籝不及教子一经——古代蒙学经典如何为家庭德育所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2):155-156.
-
3张进峰.两种现代生命观批判和人的生命观重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3-19. 被引量:7
-
4马文颖,田红雨.家庭教育——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起点[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9):58-59. 被引量:3
-
5苏筱红.文化、文化资本与人[J].甘肃农业,2006(3):199-200. 被引量:2
-
6王毓.中美家庭教育的文化相似性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1):77-80. 被引量:5
-
7王林海.从文化相似主义视角探讨东西方家庭教育的共性[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3):116-120. 被引量:1
-
8毛计平,么加利.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以滇西北贡山县丙中洛乡为个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2):41-43. 被引量:2
-
9容中逵.家庭教育:你在传统文化传承中都做了些什么?——论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6):54-57. 被引量:33
-
10杨寿亭,宋建军.和谐视野中的教育现代化反思与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8):25-27. 被引量:2
-
1陈乃林.关于教育“本体论”和“工具论”讨论之我见[J].教育研究,1989,10(10):10-14. 被引量:3
-
2栗玉香,冯国有.对学生主体性的辩证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1989(2):14-15.
-
3陈家耀.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性和批判性——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20周年[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6,0(3):20-23.
-
4陈新红.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7(31):142-142.
-
5周新叶.教育本质论——对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3(1):22-23. 被引量:2
-
6刘和平.教育本质论新辟[J].普教研究,1996(3):15-16.
-
7冯丽洁.浅议教育本体论下的师生关系[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1):71-72.
-
8李金奇.杜威教育本质论:意义及启示[J].黄冈师专学报,1999,19(2):88-89. 被引量:2
-
9纳麒.“三生教育”的哲学基础与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J].云南教育(视界),2009(11):27-30.
-
10齐聪,陈旭远,于超.从生本教师像谈生本教育[J].前沿,2014(1):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