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生长因子和中枢神经系统创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
作者 周政 陈惠孙 张可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0期1554-1555,共2页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最早发现和最典型的神经营养因子,其生物学效应可以分为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两大类,有促进神经元分化、保护效应神经元、诱导神经纤维定向生长和再生等多种效应。NGF生理作用的发生与其高亲和受体密切相关,NGF释放...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最早发现和最典型的神经营养因子,其生物学效应可以分为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两大类,有促进神经元分化、保护效应神经元、诱导神经纤维定向生长和再生等多种效应。NGF生理作用的发生与其高亲和受体密切相关,NGF释放后和细胞膜受体结合形成NGF-NGF受体复合物,通过细胞内蛋白激酶系统,引起一系列生物效应。许多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损伤能触发损伤组织中多种营养因子的表达,其中NGF能被多种损伤因素所诱导表达。脑损伤可使NGF及其受体水平发生变化,在CNS创伤后表达增高对创伤修复有重要意义。本文对NGF及其受体、基因转录及调控、生物学效应和NGF在CNS创伤中作用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创伤 生物学效应 信号转导机制 受体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培建 李兵仓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1期70-71,共2页
神经营养因子 (neurotrophic factor,NTFs)是指能够支持神经细胞存活,促进其生长、分化及维持其功能的一类蛋白质因子,具有多源性和多功能性,一般根据分子结构、受体类型等分类。其不同的结构域决定它们的组织分布、作用的神经元类... 神经营养因子 (neurotrophic factor,NTFs)是指能够支持神经细胞存活,促进其生长、分化及维持其功能的一类蛋白质因子,具有多源性和多功能性,一般根据分子结构、受体类型等分类。其不同的结构域决定它们的组织分布、作用的神经元类型、受体结构及作用时期等的不同。这些细胞因子在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生物学作用 临床应用 NTFS 分类
下载PDF
基于脑电的脑-机接口系统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3
作者 伍亚舟 吴宝明 何庆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7-150,共4页
目的: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脑-机接口系统的研究近况,探讨脑-机接口系统框架结构及其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6-01/2005-08脑-机接口方面的文献,检索词“brain-computer interface,Rehabil... 目的: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脑-机接口系统的研究近况,探讨脑-机接口系统框架结构及其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6-01/2005-08脑-机接口方面的文献,检索词“brain-computer interface,Rehabilitation”,并限定语言为English;同时检索CNKI-KNS1994-01/2005-08脑-机接口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信号处理、脑电”,并限定语言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选取包括脑-机接口、信号处理方面的文献。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3篇关于脑-机接口的英文文献,中文文献45篇,总共纳入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脑-机接口技术是在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它不依赖于脑的正常输出通路(周神经系外统及肌肉组织),是一种全新的对外信息交流和控制方式。概述脑-机接口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介绍了整个脑-机接口系统的结构框架及其研究情况,最后分析了当前脑-机接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向。结论:脑-机接口的研究正成为脑科学、康复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及人机自动控制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前沿热点;整体上讲,脑-机接口系统的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现有的脑-机接口系统还存在通讯速度低、效果不稳定等技术障碍,特别是信号处理算法的选择与改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技术 康复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 脑-机接口系统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动物模型行为学表现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禾 廖维宏 +2 位作者 吴宝明 何庆华 卓豫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848-1850,共3页
目的:制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行为学表现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方法:利用幽闭+电击方式制备Wistar大鼠PTSD实验动物模型,观测其总体运动水平和前25min各运动类型成分的变化,以及利用... 目的:制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大鼠模型并观察其行为学表现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方法:利用幽闭+电击方式制备Wistar大鼠PTSD实验动物模型,观测其总体运动水平和前25min各运动类型成分的变化,以及利用穿梭箱实验检测PTS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结果:PTSD大鼠总体运动水平发生两极性变化,多数(7/9)降低,少数(2/9)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0.230,P<0.01);前25min各运动类型成分中,静止状态和逃避状态显著增加,对照组和PTSD组分别为(11.08±1.67)%和(24.24±9.69)%(t=-6.878,P<0.05),梳理状态成分显著减少,对照组和PTSD组分别为(28.34±6.86)%和(13.13±7.02)%(t=2.234,P<0.05);PTS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检测发现,主动回避反应显著下降(P<0.01),回避反应失败显著增加(P<0.01)。结论:用幽闭+电刺激制备大鼠PTSD实验动物模型,行为学出现明显异常,学习记忆功能受损,与临床表现有较好的拟似性,重复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应激障碍 大鼠 动物模型 行为学表现 学习记忆功能 心理治疗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功能和超微病理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恒文 曾琳 +3 位作者 刘媛 龙在云 李应玉 伍亚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7期2396-2397,T001,共3页
目的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GF)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再吻合后运动功能和病理变化,验证外周神经损伤后的NGF对神经元存活及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缘10mm处完全切断,将两断端用10-0无损伤缝线,缝合神经外膜对... 目的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GF)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再吻合后运动功能和病理变化,验证外周神经损伤后的NGF对神经元存活及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缘10mm处完全切断,将两断端用10-0无损伤缝线,缝合神经外膜对称缝合4针,实验分为NGF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损伤后,每日给肌注NGF(5mg/L共20μl)和生理盐水(20μl)。结果诱发电位判断运动电位(MEP)损伤后30d观察,治疗组(5.8±1.7)ms,对照组(17.5±2.4)ms,治疗组比生理盐水对照组潜伏期缩短(P<0.05,t=43.5)。感觉电位(SEP)损伤后30d观察,治疗组(9.4±2.8)ms,对照组(19.1±2.7)ms,治疗组比对照组潜伏期缩短(P<0.05,t=5.1)。光镜观察髓鞘肿胀变性,炎细胞浸润再生纤维增多。电镜:损伤组脱髓鞘变化轴浆基质变性,线粒体肿胀较重,治疗组比对照组病理变化程度减轻,但仍有脱髓鞘和结构排列紊乱等变化。结论NGF可促进神经膜细胞增殖分化,为神经再生提供有效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坐骨神经离断 超微病理变化 神经营养因子 吻合术 运动功能 生理盐水
下载PDF
表皮干细胞在不同病期糖尿病大鼠皮肤中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9
6
作者 刘育杰 赖西南 +1 位作者 郭文治 黄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患糖尿病后不同时期表皮厚度变化及表皮干细胞、短暂扩充细胞分布特征,研究二者相关性并探讨其和糖尿病皮肤伤口难愈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7/09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 目的:观察大鼠患糖尿病后不同时期表皮厚度变化及表皮干细胞、短暂扩充细胞分布特征,研究二者相关性并探讨其和糖尿病皮肤伤口难愈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7/09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筛选成模大鼠32只,并在成模后的1~8周取大鼠背部全层皮肤,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测量表皮厚度;并以角蛋白19(K19),β1整合素作为ESCs表面标记物,行免疫组化并计数基底层阳性细胞率。结果:患病大鼠表皮厚度和对照组相比在患病后3周开始出现显著差异犤(11.74±3.39),(23.46±3.54)μm,t=7.921,P<0.01犦。至5周左右至最低点犤(7.62±1.79),(23.46±3.54)μm,t=13.248,P<0.01犦。在患病后2周基底层K19阳性细胞率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开始出现显著差异犤(14.0±3.1)%,(19.5±3.2)%,t=3.801,P<0.01犦。至患病后6周降至最低点犤(4.7±1.3)%,(19.5±3.2)%,t=13.463,P<0.01犦。β1整合素阳性细胞率在患病后2周也开始减少犤(17.9±5.0)%,(25.7±7.1)%,t=2.821,P<0.01犦,至患病后7周降至最低点犤(7.3±2.7)%,(25.7±7.1)%,t=7.587,P<0.01犦。结论: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基底层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表皮厚度逐渐变薄,二者呈正相关。糖尿病鼠皮肤基底层中表皮干细胞库“干涸”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伤口愈合 干细胞
下载PDF
不同处理异种骨植入后受体T淋巴细胞亚型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新君 王正国 +4 位作者 朱佩芳 张猛 刘大维 宁欣 张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1期2044-2045,共2页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骨基质植入受体后体内细胞免疫变化从而判断其免疫原性。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4组:自体骨组;异种脱细胞猪肋骨组、乙醇浸泡猪肋骨组及假手术组;将上述骨基质植入兔股后肌群,于植入后1,2,4,6周用流式细...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骨基质植入受体后体内细胞免疫变化从而判断其免疫原性。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4组:自体骨组;异种脱细胞猪肋骨组、乙醇浸泡猪肋骨组及假手术组;将上述骨基质植入兔股后肌群,于植入后1,2,4,6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植入后6周,将植入骨基质连同周围组织取出,作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记数上述CD4+,CD8+T细胞变化。结果:在同一时间点,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除乙醇处理组显著增高外,其他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别;而局部组织中T淋巴细胞变化为:乙醇处理组>脱细胞骨基质组、自体骨>假手术组(P<0.01);脱细胞骨基质组与自体骨组间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经脱细胞处理后异种骨基质具有免疫原性低,对受体全身及局部细胞免疫无明显影响。局部组织结合外周血淋巴细胞变化更能够准确反映骨基质移植后的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植入 T淋巴细胞亚型 骨移植 流式细胞仪 检测 外周血
下载PDF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多段脉搏波传播速度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杜晓兰 张永军 +2 位作者 陈林 冯正权 吴宝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5167-5169,共3页
采用了一种以反射式和透射式红外光光电传感器和单片机为基础,用同步检测心电信号、桡动脉脉搏波、手指脉搏波信号来测定桡动脉和外周动脉脉搏波传播速度的方法,研制一种无创的多段脉搏波传播速度检测系统。在软件编程中脉搏波周期信号... 采用了一种以反射式和透射式红外光光电传感器和单片机为基础,用同步检测心电信号、桡动脉脉搏波、手指脉搏波信号来测定桡动脉和外周动脉脉搏波传播速度的方法,研制一种无创的多段脉搏波传播速度检测系统。在软件编程中脉搏波周期信号的识别是以心电R波峰值为基准,同时再根据它们之间的时延关系进一步确定脉搏波的波峰与波谷的范围,提高检测准确性及精度。该系统通过检测心电、桡动脉脉搏波和手指脉搏波信号可获得多段脉搏波传播速度参数,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光电传感器 心电 单片机
下载PDF
脑机接口视觉刺激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庆华 吴宝明 +2 位作者 王禾 彭承琳 钟渝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1期2060-2061,共2页
目的:研究基于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视觉刺激器。方法:根据视觉的基本特性阐明了视觉诱发电位用于脑机接口的原理,采用计算机编程,在计算机屏幕上产生多种刺激模式,以闪烁的不同小块代表多种可能的选择,受试者注视其中一个目标,分析... 目的:研究基于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视觉刺激器。方法:根据视觉的基本特性阐明了视觉诱发电位用于脑机接口的原理,采用计算机编程,在计算机屏幕上产生多种刺激模式,以闪烁的不同小块代表多种可能的选择,受试者注视其中一个目标,分析诱发电位可判别受试者所注视的目标。结果:该方案能有效地诱发出可识别的具有特征性的视觉诱发电位。结论:该视觉刺激器能产生多种刺激模式,能满足脑机接口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视觉刺激器 视觉诱发电位 计算机编程 刺激模式
下载PDF
肌肉和骨骼的相互调节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华 谢忠建 +1 位作者 朱梅 陈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36-239,共4页
肌肉和骨骼作为运动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运动及内脏保护功能,同时也兼备内分泌与代谢调节等重要功能[1-4]。肌肉与骨骼间存在密切联系,并相互调节,任何一方的结构、功能改变均会影响另一方的结构与功能,其相互影响机制包括... 肌肉和骨骼作为运动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运动及内脏保护功能,同时也兼备内分泌与代谢调节等重要功能[1-4]。肌肉与骨骼间存在密切联系,并相互调节,任何一方的结构、功能改变均会影响另一方的结构与功能,其相互影响机制包括力学作用和化学调节。因此,维护肌肉健康不仅能增强肌力,还能减少骨量丢失,改善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运动 骨强度 骨量丢失 代谢调节 运动系统 骨矿物质含量 力学作用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创伤患者CD14^+单核细胞比率及人白细胞抗原-D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晓东 孟海东 +6 位作者 梁华平 姚咏明 马俊勋 何忠杰 闫润民 邓群 张连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目的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创伤患者CD14+单核细胞比率及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的影响,探讨强化治疗在严重创伤后的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的研究方法,对外科ICU收治的损伤严... 目的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创伤患者CD14+单核细胞比率及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的影响,探讨强化治疗在严重创伤后的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的研究方法,对外科ICU收治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0分的严重创伤患者分别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目标值6~8mmol/L)和常规治疗(血糖目标值<11.1 mmol/L)。分别在入院后0、2、4、6、8 d留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随着强化治疗时间增加,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在不同时间点对CD14+单核细胞比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在控制创伤后应激性血糖升高的同时,保护了伤后脏器功能,增强天然免疫防御反应的同时,也有诱导创伤后免疫抑制的风险。在严重创伤早期实施有选择性和适度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危重患者更为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胰岛素强化治疗 人白细胞抗原-DR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胚胎脊髓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庆山 王爱民 +2 位作者 蒋祖言 孙红振 杜全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8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胚胎脊髓移值修复成鼠急性脊髓损伤(SCI)的能力。方法成鼠胸 髓损伤后分别移植孕14d胚胎脊髓(FSC组)、游离正中神经加胚胎脊髓(P+F组)、带血管蒂正 中神经加胚胎脊髓(V+F组),术后8周行组织学检查。结果V+F组胚胎...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胚胎脊髓移值修复成鼠急性脊髓损伤(SCI)的能力。方法成鼠胸 髓损伤后分别移植孕14d胚胎脊髓(FSC组)、游离正中神经加胚胎脊髓(P+F组)、带血管蒂正 中神经加胚胎脊髓(V+F组),术后8周行组织学检查。结果V+F组胚胎脊髓与受体融合佳, 体积增长速度、神经纤维和神经元数目显著高于P+F、FSC组(P< 0.01),细胞分化较好,突 触较成熟,界面区也无明显的胶质增生。结论带血管蒂周围神经与胚胎脊髓联合移植,对FS C的生长发育、对损伤神经元的再生能力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脊髓 移植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物心理学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利人 刘宝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49-151,共3页
目的:旨在描述心理评估机制和应对过程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来决定创伤的愈后。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9-01/2005-06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物心理学特征相关的文献,检索词包括“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Coping,App... 目的:旨在描述心理评估机制和应对过程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来决定创伤的愈后。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9-01/2005-06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物心理学特征相关的文献,检索词包括“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Coping,Appraisal,Stress,Trauma”等,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手动检索获得相关资料。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机制及其相关的治疗方面的文献,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34篇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的文献,选择了与主题最为相近的19篇文献用于综述。资料综合: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有明确心理社会应激源病因的精神状态。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有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神经内分泌失调和心理生理先天性畸形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可加重躯体症状和疾病。心理评估和应对在适应创伤的心理和生物反应中很重要。人类对不同类型的应激情况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寻求社会支持是另一种积极应对策略,应对方式的个体差异也可能影响创伤后从应激不良到功能障碍的转化。结论:对创伤生物心理学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将提高对适应应激源的认识,帮助联合治疗创伤的心理和生物学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障碍 创伤后 应对 评估 应激 创伤
下载PDF
感觉神经肽P物质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核因子-κB的激活及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伟 王正国 +1 位作者 赖西南 朱佩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8期1502-1503,共2页
目的:研究感觉神经肽P物质(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作用,以探讨其生物学作用的信号机制。方法:采用甲醛注射的方法造成Wistar大鼠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提取肉芽组织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凝胶迁移阻滞实... 目的:研究感觉神经肽P物质(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作用,以探讨其生物学作用的信号机制。方法:采用甲醛注射的方法造成Wistar大鼠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提取肉芽组织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凝胶迁移阻滞实验的方法,检测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NF-κB的激活作用,观察其量效和时效关系及NF-κB的亚基组成;观察NK-1受体在NF-κB活化中的作用。结果:SP可有效激活NF-κB,且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r=0.712,P<0.01);在0.1μmol/LSP作用下,NF-κB活性在刺激30min时达到高峰;活化的NF-κB是由p50和p65亚基组成的;NF-κB的活化可被NK-1受体阻断剂所阻断。结论:SP可有效激活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NF-κB,该作用是通过NK-1受体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肽 P物质 肉芽组织 成纤维细胞 核因子-ΚB 生物学 激活作用 检测
下载PDF
不同剂量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恒文 曾琳 +5 位作者 刘媛 李强 李应玉 陈恒胜 龙在云 伍亚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7期3292-3293,i0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桥接再生影响。方法:选用30只大鼠分5组,每组6只,切除左侧坐骨神经6mm,用硅胶管10mm桥接坐骨神经的两个断端。其中治疗组CNTF一次给药量分别为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桥接再生影响。方法:选用30只大鼠分5组,每组6只,切除左侧坐骨神经6mm,用硅胶管10mm桥接坐骨神经的两个断端。其中治疗组CNTF一次给药量分别为500,300,100,50ng,对照组给生理盐水5μL。术后1个月活杀动物,观察坐骨神经近、远心端,新生神经纤维,脊髓,运动终板的变化。结果:电镜结果显示300和500ng治疗组,新生雪旺细胞及神经纤维较多。单个雪旺细胞内夹有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均匀。其他各组有少许髓鞘样结构。新生神经纤维细小。光镜观察发现:300,500ng治疗组新生神经纤维较成熟,排列整齐。对照组新生的坐骨神经细小,远端有变性改变。结论:CNTF对坐骨神经损伤有促进再生作用,用量最好是300~500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再生
下载PDF
高压氧促进成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全印 王爱民 +1 位作者 郑世刚 郭庆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9-63,共2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带血供周围神经(VPN)移植修复成鼠脊髓损伤(SCI)功能恢复 的作用。方法将40只成年Wistar大鼠做成脊髓半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V PN移植修复SCI,B组为VPN移植后给予HBO治疗。手术后1、2、4、8、1...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带血供周围神经(VPN)移植修复成鼠脊髓损伤(SCI)功能恢复 的作用。方法将40只成年Wistar大鼠做成脊髓半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V PN移植修复SCI,B组为VPN移植后给予HBO治疗。手术后1、2、4、8、10周进行感觉诱发电位 (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结果SEP和MEP潜峰时的恢复B组优于A组。结论HBO与VPN移 植对成鼠损伤脊髓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带血供周围神经 移植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坐骨神经震荡伤后腰髓一氧化氮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贵波 李兵仓 +3 位作者 王建民 黄宏 许川 陈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6期3570-3571,共2页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高速弹丸震荡伤后腰段脊髓一氧化氮(carbonmonoxide,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性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变化及在细胞凋亡发生中的作用。方法:65只大耳白兔分为正常对照、高速弹丸震...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高速弹丸震荡伤后腰段脊髓一氧化氮(carbonmonoxide,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性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变化及在细胞凋亡发生中的作用。方法:65只大耳白兔分为正常对照、高速弹丸震荡伤组(震荡伤组)和切割伤组。震荡伤组致伤靶点为兔右大腿外侧坐骨神经体表投影线中点,切割伤组在同一致伤水平切断坐骨神经。行腰段脊髓细胞凋亡定性定量检测、Bcl-2和Bax表达半定量分析、脊髓NO含量和NOS活性检测。结果:震荡伤组伤后1,2周可见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阳性运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伤后3d,1,2周脊髓NO含量和NOS活性升高;伤后1dBcl-2高表达,伤后3dBax高表达。结论:震荡伤组细胞凋亡发生早、数量多,NO和NOS及Bcl-2、Bax表达变化与其发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震荡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Bcl-2 BAX 蛋白表达
下载PDF
犬烧冲复合伤后海水浸泡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红 赖西南 葛衡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期258-259,共2页
目的:建立犬烧冲复合伤后海水浸泡的实验模型,探讨烧冲复合伤海水浸泡对犬酸碱平衡的影响,为海水浸泡早期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条健康成年杂种犬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致伤后直接观察(n=10);浸泡组:致伤后置入21℃... 目的:建立犬烧冲复合伤后海水浸泡的实验模型,探讨烧冲复合伤海水浸泡对犬酸碱平衡的影响,为海水浸泡早期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条健康成年杂种犬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致伤后直接观察(n=10);浸泡组:致伤后置入21℃海水中浸泡4h(n=10),于伤前,浸泡后即刻(相当于对照组伤后4h),浸泡后3h(相当于对照组伤后7h),浸泡后6h(相当于对照组伤后10h),浸泡后16h(相当于对照组伤后20h),浸泡后24h(相当于对照组伤后28h)测定血气、酸碱平衡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浸泡组出海后PaO2、BE、HCO3-、pH和PaCO2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且BE、pH、HCO3-和PaCO2呈进行性下降;而PaO2随时间延长呈恢复趋势。对照组致伤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海水浸泡可导致犬严重的低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对体液内环境的失衡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冲复合伤 海水浸泡 酸碱平衡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电刺激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庆华 钟渝 +3 位作者 吴宝明 王禾 颜芳 田逢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3期4730-4731,共2页
目的为探索一种无创的肌电检测方法,进行有关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实验。方法设计了电刺激诱发表面肌电信号检测实验系统,采用恒流电刺激器刺激腓总神经,记录小腿外侧肌肉的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结果分别对6例正常受试者和5例重症肌无力患... 目的为探索一种无创的肌电检测方法,进行有关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的实验。方法设计了电刺激诱发表面肌电信号检测实验系统,采用恒流电刺激器刺激腓总神经,记录小腿外侧肌肉的诱发表面肌电信号。结果分别对6例正常受试者和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了测试,发现电刺激引起肌肉疲劳过程中,正常受试者和重症肌无力患者诱发肌电信号的变化显著不同,首次刺激记录到的诱发肌电P1波的中角度(A1)对照组(6.45±2.57),重症肌无力组(1.79±0.72),持续刺激30s记录到的诱发肌电P1波的中幅度(A2)对照组(3.41±1.77),重症肌无力组(0.29±0.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078,4.446,P<0.05)。结论诱发肌电信号的检测分析对于研究肌肉的疲劳耐受性具有意义,该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电刺激 肌电描记术
下载PDF
中枢神经损伤后早期轴突再生的障碍:髓磷脂抑制轴突再生的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永堂 何凤慈 +2 位作者 谢琳 鲁秀敏 伍亚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8期6171-6173,共3页
背景:成体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损伤后早期轴突再生的主要障碍是髓磷脂抑制分子的存在。髓磷脂抑制轴突再生的信号转导机制是什么呢?目的: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髓磷脂抑制轴突再生的信号转导机制,为... 背景:成体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损伤后早期轴突再生的主要障碍是髓磷脂抑制分子的存在。髓磷脂抑制轴突再生的信号转导机制是什么呢?目的: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髓磷脂抑制轴突再生的信号转导机制,为有效阻断相关分子的抑制效应促进轴突再生提供有益的启示。资料选择:选择有关髓磷脂、Nogo-A受体(Nogo66Receptor,NgR)、RhoA及轴突再生的文献,不排除其是否为随机、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资料来源:进行全面的检索,包括电子检索、手工检索及个人通信等。资料综合:对检索到的研究文章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概括综述。结论:髓磷脂抑制轴突再生的信号转导机制可能是通过NgR及其协同受体p75,激活RhoA,最终介导对轴突再生的抑制作用。干预该信号通路,可望促进轴突再生,加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突再生 信号转导机制 抑制 磷脂 早期 中枢神经损伤 NOGO-A 手工检索 资料选择 文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