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科普育人功能实现及其长效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木秀 牛嵘嵘 郭浩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4年第20期0249-0251,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学生志愿科普是以“两翼理论”为指导思想,在中小学、社区面向青少年开展的科普活动。大学生志愿科普成为了高校实践育人的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学生志愿科普是以“两翼理论”为指导思想,在中小学、社区面向青少年开展的科普活动。大学生志愿科普成为了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为专业理论结合实践提供了平台,为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提供了实践机会。同时,大学生志愿科普是新时代党的领导下,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建设高校科普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科普的育人功能,发挥大学生的科普生力军作用,需要建立长效的育人机制。因此,本文以大学生志愿科普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育人功能的理论基石,探索实现路径,并结合实际困境,研究大学生志愿科普育人的长效机制,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志愿科普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 科普 社会实践 志愿服务
下载PDF
吟诵在初中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以《秋词》教学为例
2
作者 何晓燕 《学园》 2024年第15期81-83,共3页
用吟诵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以《秋词》教学为例,从名家吟诵展魅力、诵读闯关明规则、反复吟咏入语境、涵泳音韵品艺术、情通古人瞻风骨等方面出发,阐述吟诵在初中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 用吟诵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以《秋词》教学为例,从名家吟诵展魅力、诵读闯关明规则、反复吟咏入语境、涵泳音韵品艺术、情通古人瞻风骨等方面出发,阐述吟诵在初中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引导学生在吟诵、诵读、吟咏、吟唱的教学情境中感悟诗意、融入诗境,传承吟诵读诗法,提升学生赏诗品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达成多元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吟诵 古诗词教学 情境创设
原文传递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多模态初中课外阅读赏析课教学探究——以Peter Pan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冬虹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32期123-127,共5页
本文以Peter Pan赏析课为例,探究采用多模态教学形式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本教学实践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开展了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英语学习活动观为课外阅读教学提... 本文以Peter Pan赏析课为例,探究采用多模态教学形式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本教学实践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开展了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英语学习活动观为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多模态则为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提供了方法指导。两者相辅相成,有机融合,为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活动观 多模态 课外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永运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第11期56-57,共2页
目前小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主要存在三个责任主体,即学校方面、教师方面和学生自身方面。要切实预防小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必须充分认识三个主体在防范伤害事故方面存在的漏洞,提升三个责任主体的安全意识。本文从进一步完善学... 目前小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主要存在三个责任主体,即学校方面、教师方面和学生自身方面。要切实预防小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必须充分认识三个主体在防范伤害事故方面存在的漏洞,提升三个责任主体的安全意识。本文从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制度、加强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严格要求体育老师的素质和业务能力、规范小学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使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形成促进体育活动安全开展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伤害事故 致因 对策
下载PDF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5
作者 戴惠芳 《英语教师》 2024年第2期174-177,共4页
以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中心论点,重点探讨“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应用价值,并结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特点和主要问题,构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以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中心论点,重点探讨“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应用价值,并结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特点和主要问题,构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从而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
下载PDF
学科视野导向的“氨的再认识”复习课设计
6
作者 汤颖 下俊尹 陈凯 《中学化学》 2024年第7期10-13,共4页
一、教学设计思路虽然高中生在必修模块学过了“氮及其化合物”,已经开始关注到氮循环对人类社会的价值以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但是未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参与学科前沿议题的讨论。该节复习课还涉及已经学过的选择性... 一、教学设计思路虽然高中生在必修模块学过了“氮及其化合物”,已经开始关注到氮循环对人类社会的价值以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但是未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参与学科前沿议题的讨论。该节复习课还涉及已经学过的选择性必修一模块中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等主题,甚至还可以彰显选择性必修二中结构与性质的问题解决思路,这些知识均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复杂性,孤立地学习并不能发挥其在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中的功效,亟待对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促进关于物质变化科学观念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修模块 科学观念 学科视野 学科前沿 化学反应 复习课 结构与性质 氮循环
原文传递
站位高阶思维 追求数学本质
7
作者 凌燕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24年第11期27-28,49,共3页
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从本质上来说,是把数学的一般原理运用于问题的条件或条件的推论而进行的一系列推理,直到求出问题的答案为止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往往蕴藏着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虽然有时比较艰辛,然而不可... 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从本质上来说,是把数学的一般原理运用于问题的条件或条件的推论而进行的一系列推理,直到求出问题的答案为止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往往蕴藏着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虽然有时比较艰辛,然而不可否认,解题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需要我们从方法论的角度去探索数学问题的奥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方法论 波利亚 数学本质 思维活动 解题 原理运用
原文传递
初中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甪直非遗项目传承为例
8
作者 陈龙生 《求知导刊》 2024年第32期98-100,共3页
初中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有利于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践行“五育融合”理念。聚焦本土非遗项目传承,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地方特色非遗资源,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培... 初中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有利于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践行“五育融合”理念。聚焦本土非遗项目传承,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地方特色非遗资源,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课程开发 课程实施
下载PDF
基于“具身认知”视域,构建初中数学“立学课堂”
9
作者 王芳 《数学教学通讯》 2024年第5期17-19,共3页
基于“具身认知”视域建构初中数学“立学课堂”,“立身”是根基,“立根”是核心,“立德”是关键,“立人”是旨归.教师要拓展、延伸学生“学”的空间,创生学生“学”的内容,改变学生“学”的方式.建构“立学课堂”,能促进学生全面性、... 基于“具身认知”视域建构初中数学“立学课堂”,“立身”是根基,“立根”是核心,“立德”是关键,“立人”是旨归.教师要拓展、延伸学生“学”的空间,创生学生“学”的内容,改变学生“学”的方式.建构“立学课堂”,能促进学生全面性、和谐性、可持续性的终身发展.“立学课堂”的建构,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向“人的本质”的一种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具身认知 立学课堂
下载PDF
初中化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
10
作者 吴金华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2期48-50,共3页
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化学新课程标准多次强调“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如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成为初中化学的新课题。随着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教育目标从以往单一知识传授转变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化学学科作为初中阶... 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化学新课程标准多次强调“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如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成为初中化学的新课题。随着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教育目标从以往单一知识传授转变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化学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适应此转变,对已有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进行创新,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做铺垫。“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包括细致剖析学情,确立教学目标与评估任务;实验分层教学,精准设定评估任务;强化实践教学,提升课堂互动;实施小组合作,提升学习能力;实施动态评价,优化课堂教学针对性等系列举措,革新教学模式,打造高质量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初中化学 教学
下载PDF
初中英语儿童小说类语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以Down the Rabbit Hole为例
11
作者 彭德晶 《英语教师》 2024年第16期137-140,共4页
阐述儿童小说类语篇的文体特征,即趣味性、教育性、文学性和儿童性。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6 Reading板块的Down the Rabbit Hole为例,从充分创设情境、梳理文章内容、赏析写作手法、多元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探究初中... 阐述儿童小说类语篇的文体特征,即趣味性、教育性、文学性和儿童性。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6 Reading板块的Down the Rabbit Hole为例,从充分创设情境、梳理文章内容、赏析写作手法、多元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探究初中英语儿童小说类语篇阅读教学实践。提出教师应根据儿童小说类语篇的文体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情感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小说类语篇 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
下载PDF
经历探究过程 提高教学效益——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为例
12
作者 王芳 《数学教学通讯》 2024年第29期36-38,共3页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局面,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以此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局面,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以此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教学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能力 学习品质 教学效益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3
作者 吴金华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7期43-45,共3页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教育领域迎来了全面变革,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因...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教育领域迎来了全面变革,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因其可视化、逻辑性强、结构清晰等特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背景 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教学 有效应用
下载PDF
从浅层走向深度——名著项目化学习驱动性问题设计策略
14
作者 夏珍华 《学苑教育》 2023年第17期92-93,96,共3页
驱动性问题是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的关键。整本书阅读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应紧扣文体特质提炼核心问题,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问题链条,训练高阶思维聚焦“元认知”,在生活实践中实现阅读策略的迁移与运用,从而确保学生的阅读从“碎片”到“整体... 驱动性问题是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的关键。整本书阅读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应紧扣文体特质提炼核心问题,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问题链条,训练高阶思维聚焦“元认知”,在生活实践中实现阅读策略的迁移与运用,从而确保学生的阅读从“碎片”到“整体”,从“浅层”到“深度”,使名著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著阅读 项目化学习 驱动性问题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审美视野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 被引量:9
15
作者 夏珍华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7年第12期46-48,共3页
以审美的方式来鉴赏古诗词、观照古诗词,是诗词教学的回归。在阐释审美视野下初中古诗词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探寻了初中古诗词中蕴含的审美教育资源,提出了审美视野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 审美视野 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下载PDF
极值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俊文 《文理导航》 2019年第11期40-41,共2页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行,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因为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对于物理这一较难的基础理科而言,教师应注重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更要让...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行,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因为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对于物理这一较难的基础理科而言,教师应注重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更要让学生学会用物理思维高效思考问题,让学生逐渐借助“极值法”解决物理问题。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就极值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谈谈自身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极值法 解题 应用
下载PDF
农村初中英语班主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婷 《中学教学参考》 2018年第33期50-51,共2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教学的有效性、德育渗透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农村初中英语班主任要对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探究,根据农村初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教学的有效性、德育渗透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农村初中英语班主任要对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探究,根据农村初中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德育渗透的必要性、重要性、方法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初中 英语班主任 德育渗透
下载PDF
音以律文,其可忽哉——兼谈古诗文吟诵的依据
18
作者 丁向红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5期26-29,共4页
“音以律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性。但自新文化运动起,声律内容消失于主流课程,导致语文教学出现盲区。后辈师生普遍不知声律,不知声音是除意义之外牢牢左右古代诗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要素,当然随之亦不知展现声律的传统读书法-... “音以律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性。但自新文化运动起,声律内容消失于主流课程,导致语文教学出现盲区。后辈师生普遍不知声律,不知声音是除意义之外牢牢左右古代诗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要素,当然随之亦不知展现声律的传统读书法--吟诵。可从语音是语言符号的角度分析古代诗文“音以律文”的表现:从语音发展维度看,成为语言基因;从语音修辞维度看,体现音韵和谐;从语音表现维度看,切合文学形式。古诗文教学再不能忽略声音了,要用吟诵体味语言乐感、欣赏文学形象、传承文化思想。如此倡导,绝不是盲目复古,而是捡起丢失的钥匙,开启古诗文学习的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 语言基因 音韵和谐 文学形式 吟诵
下载PDF
围绕英语教材中的话题实施情感教育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俞静芳 《中学课程资源》 2019年第4期56-57,共2页
情感教育不仅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之一,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深入解读,联系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有意义的话题,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有效实... 情感教育不仅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之一,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深入解读,联系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有意义的话题,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有效实施情感教育,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重知识、轻情感的弊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材话题 情感教育
下载PDF
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惠芬 《文理导航》 2019年第11期29-30,共2页
随着物理学科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效果来看,学生们能够发挥潜在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学生们的实际能力,帮助学生们掌握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并将已实施的物理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不断改进,为学... 随着物理学科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效果来看,学生们能够发挥潜在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学生们的实际能力,帮助学生们掌握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并将已实施的物理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不断改进,为学生们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从本人的教学经验来看,课堂讨论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具有很大帮助,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在此提出课堂讨论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丰富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构建浓厚的学习气氛,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物理 讨论教学 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