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用的几种蒽酮比色定糖法的比较和改进 被引量:134
1
作者 林炎坤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89年第4期53-55,共3页
蒽酮比色法是目前常用的定糖方法,其原理是糖类(包括多糖)在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然后蒽酮与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经脱水缩合,产生蓝绿色的糠醛衍生物,颜色的深浅即可作为定量的依据。该法具有较高灵敏度,适于微量测定,所... 蒽酮比色法是目前常用的定糖方法,其原理是糖类(包括多糖)在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然后蒽酮与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经脱水缩合,产生蓝绿色的糠醛衍生物,颜色的深浅即可作为定量的依据。该法具有较高灵敏度,适于微量测定,所需试剂简单,操作也较简便,因而得到普遍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酮 定糖法 比色法
下载PDF
“8885”返地卫星搭载对水稻种子遗传性的影响 被引量:87
2
作者 蒋兴邨 李金国 +4 位作者 陈芳远 卢升安 彭月华 易小平 杨存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3期1820-1824,共5页
在宇宙空间存在着微重力,不同能量的宇宙线和高度真空等条件,直接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长、发育、衰老甚至癌变。为了探索空间条件对植物种子的诱变作用,1987年我国将25种植物种子搭载到二个返地卫星,处理后在地面种植,获得了丰富的变异。
关键词 空间条件 微重力 水稻 种子 遗传性
原文传递
甘蔗组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与生长和工艺成熟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77
3
作者 李杨瑞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3-18,共6页
甘蔗幼苗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主要分布在叶片中。甘蔗+1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分蘖初期有一高峰,随后剧降,在旺盛伸长的时期几乎不表现,11月份后随着气温下降,生长减慢,酶活性重新出现高峰。这时蔗茎大量积累糖分,进入工艺成熟期。在早熟... 甘蔗幼苗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主要分布在叶片中。甘蔗+1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分蘖初期有一高峰,随后剧降,在旺盛伸长的时期几乎不表现,11月份后随着气温下降,生长减慢,酶活性重新出现高峰。这时蔗茎大量积累糖分,进入工艺成熟期。在早熟品种和中国原种中,植株矮小的基因型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在工艺成熟期,早熟品种的酶活性也较中晚熟品种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过氧化物酶 生长 工艺成熟 分布 基因型差异
下载PDF
籼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及其基因剂量效应 被引量:20
4
作者 何予卿 吕志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14-420,共7页
采用5×5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利用Du-7型分光光度计多组份分析程序,单粒分析了5个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含1个糯稻)的F_1直链淀粉含量及其基因剂量效应,以及7个正反交F_2,B_1F_1,B_2F_1分离世代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结果表明:... 采用5×5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利用Du-7型分光光度计多组份分析程序,单粒分析了5个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含1个糯稻)的F_1直链淀粉含量及其基因剂量效应,以及7个正反交F_2,B_1F_1,B_2F_1分离世代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结果表明:正反交F_1直链淀粉含量基本处于双亲之间,直链淀粉含量随基因剂量效应增加而增加。F_1主要表现为第一,第三剂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剂量效应还明显存在于F_2,B_1F_1,B_2F_1各分离世代,且直链淀粉高含量对低含量或对糯性均表现为单一不完全显性基因遗传,还可能受一些微效基因或修饰因子影响。直链淀粉极低含量对低含量可能受单一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也可能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效应 胚乳 水稻 稻米 直链淀粉
下载PDF
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对甘蔗经济性状的效应 被引量:24
5
作者 梁和 李杨瑞 +1 位作者 满世志 黄文尧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在甘蔗的分蘖初期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结果表明:50mg/L,100mg/L浓度的乙烯利处理明显促进了甘蔗前中期的生长,改善了甘蔗的经济性状,使蔗茎的节间长度、茎长、茎径、单茎重及有效茎数均有所提高,获得显著的增产... 在甘蔗的分蘖初期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结果表明:50mg/L,100mg/L浓度的乙烯利处理明显促进了甘蔗前中期的生长,改善了甘蔗的经济性状,使蔗茎的节间长度、茎长、茎径、单茎重及有效茎数均有所提高,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并且明显提高了甘蔗的蔗糖分及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乙烯利 产量 蔗糖分 经济性状 效应
原文传递
丛生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京华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28,共11页
本文分析了9属30种国产丛生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表明丛生竹中含有较丰富的黄酮成分,对丛生竹的分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表明丛生竹在黄酮成分上与散生竹及其它禾本科种类的区别与某些一致性。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分类 竹子
下载PDF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甘蔗生长和蔗糖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林炎坤 李杨瑞 叶燕萍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5-43,共9页
对处于伸长生长后期的两个甘蔗品种,用三种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粤糖71/210经草甘膦处理及桂糖11经乙烯利处理后,有降低叶片含水量,减少绿叶面积的作用,表现有良好的催熟增糖效果.增糖最佳时期为:粤糖71/210经喷施草... 对处于伸长生长后期的两个甘蔗品种,用三种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粤糖71/210经草甘膦处理及桂糖11经乙烯利处理后,有降低叶片含水量,减少绿叶面积的作用,表现有良好的催熟增糖效果.增糖最佳时期为:粤糖71/210经喷施草甘膦后2个月,桂糖11经喷施乙烯利后1个月,甘蔗蔗糖分分别比对照高1.45%和2.42%;PP_(333)的作用不明显。三种处理在植株株高、茎节数、节间长度、蔗产量及宿根蔗出苗数等方面,与对照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生长调节剂 蔗糖分 生长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甘蔗组织中ATP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杨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53-457,共5页
不同基因型甘蔗叶片中的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与早熟高糖特性有密切的联系。原种中的春尼酶活性最高,其次是黑车里本,蔗糖分很低的野生种晋江割手密酶活性最低。五个杂交品种的这两种ATP酶活性介于春尼和晋江割手密之间;其... 不同基因型甘蔗叶片中的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与早熟高糖特性有密切的联系。原种中的春尼酶活性最高,其次是黑车里本,蔗糖分很低的野生种晋江割手密酶活性最低。五个杂交品种的这两种ATP酶活性介于春尼和晋江割手密之间;其中,早熟品种的酶活性明显较高,尤以最早熟的福引79/8最高。 在福引79/8和POJ2878幼苗的幼茎、叶片、叶鞘和苗根中都有明显的Mg^(2+)- ATP酶和Ca^(2+)-ATP酶活性,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以叶片中较大。在叶片中,福引79/8的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分别比POJ2878的高4.7和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基因型 ATP酶
下载PDF
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对甘蔗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梁和 李杨瑞 +2 位作者 周生茂 满世志 黄文尧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在甘蔗的分蘖初期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结果表明:50mg/L,100mg/L乙烯利处理能提高甘蔗前中期的Mg2+-ATP酶、Ca2+-ATP酶、酸性转化酶、多酚氧化酶等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无机磷、还原糖等物质的含... 在甘蔗的分蘖初期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结果表明:50mg/L,100mg/L乙烯利处理能提高甘蔗前中期的Mg2+-ATP酶、Ca2+-ATP酶、酸性转化酶、多酚氧化酶等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无机磷、还原糖等物质的含量,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差异较小。300mg/L,400mg/L乙烯利处理则降低了甘蔗生长前中期的Mg2+-ATP酶、Ca2+-ATP酶、酸性转化酶、多酚氧化酶等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无机磷、还原糖等物质的含量,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甘蔗 分蘖期 生理生化特性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对甘蔗光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梁和 李杨瑞 +1 位作者 黄文尧 满世志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23-227,共5页
在甘蔗的分蘖初期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结果表明:50mg/L,100mg/L处理能提高甘蔗工艺成熟期以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生长中期类胡萝卜素含量,对NADP-苹果酸酶活性有短时的抑制作用,随即迅速提高,并超... 在甘蔗的分蘖初期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结果表明:50mg/L,100mg/L处理能提高甘蔗工艺成熟期以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生长中期类胡萝卜素含量,对NADP-苹果酸酶活性有短时的抑制作用,随即迅速提高,并超过对照,这个优势一直保持到伸长后期。在甘蔗旺盛生长期两次测定光合强度,50mg/L,100mg/L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差异达LSRO.05显著水平;300mg/L,400mg/L则降低了甘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对NADP-苹果酸酶活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甘蔗 光合作用
原文传递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甘蔗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林炎坤 李杨瑞 叶燕萍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5-30,共6页
在甘蔗两品种伸长生长后期,以三种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乙烯利、草甘膦处理有良好的催熟增糖作用,但对叶片生理生化影响不完全一致:两者均抑制呼吸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乙烯利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Mg^(2+).ATP酶、Ca^(2+).ATP酶... 在甘蔗两品种伸长生长后期,以三种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乙烯利、草甘膦处理有良好的催熟增糖作用,但对叶片生理生化影响不完全一致:两者均抑制呼吸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乙烯利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Mg^(2+).ATP酶、Ca^(2+).ATP酶、苹果酸酶活性;草甘膦仅在处理后早期有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作用,抑制Mg^(2+).ATP酶活性,对Ca^(2+).ATP酶活性影响较小,明显降低叶片N水平。PP_(333)的催熟增糖效果尚有待确定,其对呼吸和酶的影响,与前述两处理表现有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植物生长调节剂 乙烯剂 草甘膦 PP333 催熟作用 糖份积累
原文传递
甘蔗生长前期喷施乙烯利对叶光合器官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罗瑞忭 李杨瑞 林炎坤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14-220,共7页
在分蘖期用100mgL-1和400mgL-1浓度乙烯利对早熟、中迟熟两个熟性不同的甘蔗品种进行叶面喷施,喷后2~10周内对新出叶的观测表明:①乙烯利对叶的长、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mgL-1浓度处理的抑制较轻。②... 在分蘖期用100mgL-1和400mgL-1浓度乙烯利对早熟、中迟熟两个熟性不同的甘蔗品种进行叶面喷施,喷后2~10周内对新出叶的观测表明:①乙烯利对叶的长、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mgL-1浓度处理的抑制较轻。②对叶片维管束、叶肉细胞的发育分化起着深刻的影响,100mgL-1浓度处理对维管束和叶肉细胞的生长有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甘蔗 维管束 叶肉细胞
原文传递
硝酸镧、混合稀土对甘蔗叶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莫家让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1990年第3期80-84,共5页
在3个甘蔗品种的分蘖初期,分别喷施硝酸镧和混合稀土溶液,结果这两种处理都能促使甘蔗叶片在不同生长期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喷清水的对照,而且喷施混合稀土的又极显著高于硝酸镧处理。混合稀土还能使即将进入工艺成熟期的甘蔗叶... 在3个甘蔗品种的分蘖初期,分别喷施硝酸镧和混合稀土溶液,结果这两种处理都能促使甘蔗叶片在不同生长期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喷清水的对照,而且喷施混合稀土的又极显著高于硝酸镧处理。混合稀土还能使即将进入工艺成熟期的甘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硝酸镧 混合稀土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玉米10个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子恺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11,17,共7页
利用世代均数分析法估计了由11个玉米(ZeamaysL.)自交系组配的10个杂交组合,各6个群体(P1、P2、F1、B1、B2、F2)的与株高、生育期和籽粒产量有关的10个性状的基因效应值。结果表明,大部分组合的株高... 利用世代均数分析法估计了由11个玉米(ZeamaysL.)自交系组配的10个杂交组合,各6个群体(P1、P2、F1、B1、B2、F2)的与株高、生育期和籽粒产量有关的10个性状的基因效应值。结果表明,大部分组合的株高、穗位高、第一果穗着生节节间长、抽雄期、抽丝期、果穗重、轴重、单株籽粒重等8个性状的显性效应都达显著或极显著。大部分组合的株高、穗位高、第一果穗着生节节间长、抽雄期、抽丝期,第一和第二果穗抽丝间隔以及单株双穗率等性状的加性效应也都这显著成极显著。在株高、穗位高、抽雄期、抽丝期、果穗重、轴重和单株籽粒产量等性状中,出现显著上位性效应组合的频率也较高。通过利用由抽丝间隔、株高、穗位高以及抽丝期建立的选择指数进行选择,将利于同时改良产量、株高和生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数量性状 基因效应
下载PDF
甘蔗分蘖期喷施乙烯利对两个甘蔗品种的三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潘有强 林炎坤 李杨瑞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05-109,共5页
选用甘蔗特早熟品种新台糖1号、中熟品种桂糖84/332为供试材料,在分蘖期用0,100,200mg·L-1浓度的乙烯利对甘蔗叶面喷施,在不同时期取样测定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 选用甘蔗特早熟品种新台糖1号、中熟品种桂糖84/332为供试材料,在分蘖期用0,100,200mg·L-1浓度的乙烯利对甘蔗叶面喷施,在不同时期取样测定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后的一段时间内甘蔗叶片SOD、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甘蔗 品种 酶活性
原文传递
野败型杂交水稻不育性及恢复性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华德 陈芳远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1990年第2期61-69,共9页
用珍汕97A、珍汕97B、IR_(24)和明恢63为亲本,通过对F_2及回交等世代的分析,研究了野败型杂交水稻的不育性和恢复性的遗传方式,所得结果表明:野败型杂交水稻的不育性表现呈连续性变异,说明不育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关键词 水稻 雄性不育 恢复性 数量性状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甘蔗叶片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含水量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杨瑞 《甘蔗糖业》 1989年第1期20-24,共5页
不同基因型甘蔗+1叶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蔗茎伸长快、产量高的甘蔗品种在伸长盛期含量较高,但在其余时期含量较低;细茎栽培品种的叶片中在各个时期都表现出高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不同基因型甘蔗+1叶含水量与早熟性密切相关... 不同基因型甘蔗+1叶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蔗茎伸长快、产量高的甘蔗品种在伸长盛期含量较高,但在其余时期含量较低;细茎栽培品种的叶片中在各个时期都表现出高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不同基因型甘蔗+1叶含水量与早熟性密切相关,早熟基因型的在分蘖初期表现较高,而在以后的各个生长期中明显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叶片 含水量 水溶性 蛋白
下载PDF
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邢少辰 陈芳远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5-22,共8页
用7个同核异质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与两个恢复系杂交得 aF_1、bF_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种植,考查了10个农艺性状,并进行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同核异质组合间,在一些性状上,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各(aF_1-bF_1)值,在一些性状上,差异也... 用7个同核异质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与两个恢复系杂交得 aF_1、bF_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种植,考查了10个农艺性状,并进行抗稻瘟病鉴定。结果表明,同核异质组合间,在一些性状上,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各(aF_1-bF_1)值,在一些性状上,差异也达显著或极显著,而且其大小和方向(正或负)受核质互作的影响。因此认为,所谓不育系胞质效应,多数是一种核质互作的遗传现象。不同胞质对稻瘟病的抗性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育系胞质 胞质效应 核质互作
下载PDF
籼型杂交水稻糙米氨基酸含量的配合力及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丕庆 吕志仁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95-100,共6页
将生产上使用较多的3个不育系(博白A、V20A、珍汕A)和5个恢复系(桂8、桂44、测64-7、密阳46、IR24)组成3×5不完全双列杂交,用于研究17种氨基酸含量的配合力及相关,发现杂交水稻糙米的15种氨基酸... 将生产上使用较多的3个不育系(博白A、V20A、珍汕A)和5个恢复系(桂8、桂44、测64-7、密阳46、IR24)组成3×5不完全双列杂交,用于研究17种氨基酸含量的配合力及相关,发现杂交水稻糙米的15种氨基酸含量主要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只有组氨酸的含量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糙米氨基酸含量与农艺性状相关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糙米 氨基酸含量 配合力 农艺性状
原文传递
八种国产大戟属植物的核型报道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彦红 马金双 刘全儒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94-402,共9页
8种大戟属EuphorbiaL.植物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大戟属不同亚属的染色体基数与其形态变异的复杂性有一定关系。地锦草亚属subgen.Chamaesyce3个种染色体基数分别为x=8,9,11;一品红亚属subg... 8种大戟属EuphorbiaL.植物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大戟属不同亚属的染色体基数与其形态变异的复杂性有一定关系。地锦草亚属subgen.Chamaesyce3个种染色体基数分别为x=8,9,11;一品红亚属subgen.Poinsetia两个种染色体基数均为x=7,分别为四倍体和八倍体;乳浆大戟亚属subgen.Esula3个种,染色体基数分别为x=7,10,10。根据以前学者发表的资料分析,一品红亚属和大戟亚属subgen.Euphorbia的染色体基数是很稳定的,分别为x=7和x=10;通奶草E.hypericifolia为x=8的四倍体,它不仅有染色体整倍性的变异,还有异基数性的变化。结合以前学者的研究,笔者支持x=10为大戟属的最原始基数的观点。齿裂大戟E.dentata和通奶草具不同的染色体倍性,猫眼草E.esul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证实了我国存在四倍体的居群,与欧洲和北美的植物构成一个典型的多倍体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属 核型 四倍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