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临床及CT诊断 被引量:14
1
作者 谢婷婷 王俊卿 +2 位作者 王哲 王凯 王成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3期147-150,共4页
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突然发现一系列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其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肺炎极为相似。此后在感染者的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1... 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突然发现一系列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其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肺炎极为相似。此后在感染者的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1]。这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人类具有很强的感染性[2],所引起的肺部感染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IP)。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临床 影像诊断
下载PDF
芦荟胶外涂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和疤痕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袁慧杰 廖紫琼 +5 位作者 欧阳道福 李晓敏 孙常磊 陈明毅 谢智勇 赖志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芦荟胶外涂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及疤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背部切创伤模型,外涂创面给药后,以创伤面积愈合率和皮肤组织中毛囊、皮脂腺、胶原纤维等的生成情况来评价愈合效... 目的研究芦荟胶外涂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及疤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背部切创伤模型,外涂创面给药后,以创伤面积愈合率和皮肤组织中毛囊、皮脂腺、胶原纤维等的生成情况来评价愈合效果。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上皮出现时间早,创面愈合时间较短,伤口愈合率明显提高(P<0.05),皮肤组织中毛囊、皮脂腺等附属器官及Ⅲ型胶原纤维的生成较多,胶原蛋白束排列较为有序;实验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接近。结论芦荟胶对于皮肤创伤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抑制疤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胶 创面愈合 抑制疤痕
原文传递
泽泻活性成分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罗静心 简丽娜 +1 位作者 夏凡 马晓鹂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目的为临床应用泽泻活性成分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泽泻活性成分改善NAFLD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起至2023年8月,从药理学作用总结泽泻... 目的为临床应用泽泻活性成分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泽泻活性成分改善NAFLD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起至2023年8月,从药理学作用总结泽泻活性成分改善NAFLD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泽泻活性成分Alisol A 24-acetate,Alisol B 23-acetate,Alisol F,Alismol,Alisol A,Alisol B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脂质代谢、调控胆固醇稳态、抗氧化应激反应、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来改善NAFLD。泽泻复方制剂用于治疗NAFLD的疗效良好,尤其联用其他中药可进一步增强疗效。结论泽泻及其活性成分有防治NAFLD的潜力,但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实其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泽泻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青果-槐花药对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严家慧 申雪 +7 位作者 彭昶 张唯佳 陈鹏婷 江琤 张燕玲 甘国兴 朱卫星 姚美村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9-436,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青果-槐花药对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能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青果、槐花的活性成分,TCMSP、BATMAN-TC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青果-槐花药对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能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青果、槐花的活性成分,TCMSP、BATMAN-TC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成分靶标。通过Genecards、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与Hp感染相关的靶标,并与成分靶标相比较,筛选出潜在靶标。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潜在靶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出核心靶标。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潜在靶标的GO分类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进行核心靶标与活性成分的分子对接。最后用体外抗菌试验验证青果-槐花的抗菌活性。结果共收集到青果-槐花药对的20个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调节154个潜在靶标参与疾病过程,涉及TNF、FoxO、Toll样受体等通路的作用。活性成分中槲皮素、染料木素、山柰酚、鞣花酸与核心靶标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可能通过作用于TP53、AKT1、IL6等靶标,干扰Hp的侵入和定植。青果-槐花药对抗Hp活性强于单药,其最小抑菌浓度为1.25 mg·mL;。结论本研究探索了青果-槐花药对抗Hp感染可能的活性成分、靶标和通路,其作用机制复杂多样,符合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青果-槐花药对治疗Hp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果 槐花 幽门螺杆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活性验证
原文传递
结构稀疏优化模型的理论与算法
5
作者 胡耀华 李昱帆 +1 位作者 刘艳艳 覃静 《中国科学: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5-1070,共26页
结构稀疏优化在压缩感知、信号与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是优化领域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介绍稀疏优化与组稀疏优化的相关模型,并概述混合稀疏优化与联合稀疏优化的相关模型及近年来的进展;其次从理论与算... 结构稀疏优化在压缩感知、信号与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是优化领域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介绍稀疏优化与组稀疏优化的相关模型,并概述混合稀疏优化与联合稀疏优化的相关模型及近年来的进展;其次从理论与算法两个方面阐述关于稀疏优化与组稀疏优化模型的研究进展,包括相合性理论与求解算法;最后提出一些结构稀疏优化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总体来说,结构稀疏优化的研究虽已取得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理论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优化 组稀疏优化 相合性理论 一阶算法 二阶算法 收敛性理论
原文传递
氯沙坦钾原料药降解途径与降解杂质分析
6
作者 潘静 夏佳璇 +3 位作者 金一宝 汤佳 王冰 黄晓龙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 通过强制降解试验探讨氯沙坦钾原料药的降解杂质和降解途径。方法 建立氯沙坦钾及其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HPLC)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BEH C18(4.6 mm×250 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5%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 通过强制降解试验探讨氯沙坦钾原料药的降解杂质和降解途径。方法 建立氯沙坦钾及其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HPLC)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BEH C18(4.6 mm×250 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5%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设置为30℃,检测波长210 nm,对氯沙坦钾降解溶液中主峰含量进行测定,探讨氯沙坦钾原料药在氧化、酸、碱、高温、光照条件下的降解率。结果 在本实验设计的67种降解条件中,氯沙坦钾原料药对氧化(加热和室温)、高温高湿、酸环境敏感,同时在溶液状态下对高温和光照条件敏感。并确定氯沙坦钾强制降解后的4个降解杂质的分子结构及其质谱裂解反应机理。结论 本试验以强制降解中所涉及的多种环境模拟对氯沙坦钾降解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探索药品贮藏及药品制剂生产中的杂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钾 氧化破坏 酸破坏 碱破坏 高温破坏 光照破坏 降解杂质
下载PDF
AIGC应用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探索
7
作者 张晓金 高艳锋 +2 位作者 曹思思 陶俊妃 何雪涵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406-411,共6页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根据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研究现状,选取ChatGPT这一先进的自然语言模型作为工具,探讨了其对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以及现阶段存在的局限...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根据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研究现状,选取ChatGPT这一先进的自然语言模型作为工具,探讨了其对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以及现阶段存在的局限性,同时结合日常实验教学实践,将ChatGPT-4应用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案设计中,初步探索了AIGC在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深化对AIGC应用的研究、探索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 AIGC ChatGPT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灵芝-西洋参-冬虫夏草复方增强免疫力活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武万兴 段志辉 +1 位作者 薛璃轩 汪小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2-404,共13页
本研究系统评价了灵芝西洋参冬虫夏草复方(以下简称“复方”)的增强免疫力功能,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究其作用机制。分别考察复方的NK细胞活性、迟发型变态反应、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评估其增强免疫力活性。体外... 本研究系统评价了灵芝西洋参冬虫夏草复方(以下简称“复方”)的增强免疫力功能,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究其作用机制。分别考察复方的NK细胞活性、迟发型变态反应、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评估其增强免疫力活性。体外和体内结果表明:复方低、中、高剂量组(0.4、0.8、2.4 g/kg)均可以显著增加NK细胞活性(P<0.001),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迟发型变态反应(P<0.001),低剂量组可以显著增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5)。利用多个在线数据库收集复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STRING等软件构建复方-靶点-疾病网络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运用Metascape对靶点基因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复方通过花生四烯酸、过氧麦角甾醇、胆固醇棕榈酸酯、PQ-2、环氧灵芝醇C、麦角甾-7,9,22-三烯-3-醇、麦角甾烷-7,22-二烯-3β-醇等活性物质,作用于NK细胞和T细胞的蛋白激酶B(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等靶点,调控肿瘤、FOXO、Th17、NK细胞等信号通路协同发挥增强免疫力作用。同时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复方增强免疫力的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机制,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西洋参 冬虫夏草 增强免疫力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功效成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宁 李恩念 +3 位作者 陈红波 程芳 邹衡芳 陈鸿鹏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皮肤细胞中黑色素沉着过度会导致皮肤疾病,如炎症后色素沉着、日光性黑子、黄褐斑和雀斑等。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可用于临床辅助治疗黑色素沉着过度,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黑色素合成、还原黑色素、抑制黑素小体转运等。祛斑美白类化妆品中的... 皮肤细胞中黑色素沉着过度会导致皮肤疾病,如炎症后色素沉着、日光性黑子、黄褐斑和雀斑等。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可用于临床辅助治疗黑色素沉着过度,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黑色素合成、还原黑色素、抑制黑素小体转运等。祛斑美白类化妆品中的美白原料,通过抑制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酪氨酸酶,参与调控黑色素生物合成的信号通路,还原黑色素或抑制黑素小体转运等作用机制达到美白的作用。随着市场对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的需求日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天然活性成分作为美白原料添加到化妆品中,但是存在着成分不明确、作用机理缺失等问题。文章梳理了现有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功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并分类归纳讨论,旨在为皮肤色素沉着防治的临床策略以及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祛斑美白类化妆品 酪氨酸酶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清开灵口服液中7种成分的含量
10
作者 吴锦云 蔡凯伟 +4 位作者 陈红英 王家祺 潘碧妍 谢智勇 廖琼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同时测定清开灵口服液中7种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 mm,1.7μm);以含10 mmol·L^(-1)乙酸铵和0.1%甲酸的水溶液(A)及甲醇(B)为流动...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同时测定清开灵口服液中7种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 mm,1.7μm);以含10 mmol·L^(-1)乙酸铵和0.1%甲酸的水溶液(A)及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腺苷、绿原酸、咖啡酸、栀子苷、黄芩苷、猪去氧胆酸和胆酸质量浓度分别在0.100 4~3.213、0.784 5~8.982、0.998~3.194、0.622 5~19.92、25.05~300.6、2.513~30.15和7.775~93.30μg·m 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9%、98.74%、101.2%、100.2%、100.8%、99.97%和98.94%,RSD分别为1.58%、0.59%、1.78%、1.25%、0.65%、1.69%和1.07%。15批样品中腺苷、绿原酸、咖啡酸、栀子苷、黄芩苷、猪去氧胆酸和胆酸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2~0.18、0.19~0.24、0.06~0.09、0.34~0.37、4.54~4.85、0.49~0.67和1.82~2.19 mg·m L^(-1)。15批样品测定结果较为接近。结论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重复性,可为清开灵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口服液 腺苷 绿原酸 咖啡酸 栀子苷 黄芩苷 猪去氧胆酸 胆酸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诃子清幽方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研究
11
作者 王延华 冯中 +2 位作者 姚美村 时晓燕 张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40-544,共5页
在证明诃子清幽方的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具有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的基础上,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以及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诃子清幽方的提取工艺,并考察水提物对幽门螺杆菌的体... 在证明诃子清幽方的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具有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的基础上,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以及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诃子清幽方的提取工艺,并考察水提物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诃子清幽方的优化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2次。在该条件下,诃子清幽方水提物在体外对幽门螺杆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依赖性,MIC为80~16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清幽方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幽门螺杆菌 体外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慢性肠炎大鼠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及疾病机制
12
作者 魏琳 姚丽华 +1 位作者 曾嘉城 谢智勇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2-255,F0003,共5页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测定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慢性肠炎大鼠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讨慢性肠炎的疾病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慢性肠炎组(CC组)和空白对照组(NC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IL-...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测定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慢性肠炎大鼠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讨慢性肠炎的疾病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慢性肠炎组(CC组)和空白对照组(NC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IL-2和IL-4水平;核磁共振法(1H NMR)检测大鼠尿样和粪样中内源性代谢物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CC组MPO、IL-2表达均显著升高,IL-4表达显著降低,尿样核磁谱图中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甘氨酸、苯丙氨基酸上调,而富马酸、牛磺酸、马尿酸、乙酰乙酸等显著下调;粪样中的甘油磷脂胆碱、丝氨酸等明显下调,尿嘧啶、肌酸等显著升高,主要涉及到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等代谢途径。结论:慢性肠炎发病与氨基酸、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其疾病机制可能与氨基酸代谢途径被抑制及脂质中甘油磷脂类代谢异常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慢性肠炎
下载PDF
冰片提神雾化液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与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13
作者 田鑫慧 陈红波 +7 位作者 程芳 韩雨航 杨欣蕊 苏丹丹 李思琪 黄晓玲 刘春琰 庞玉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1-48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冰片提神雾化液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急性毒性,为其在临床上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6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c pathogen free,SPF)级昆明雄性小鼠分为空白组、4个剂量组,每组各12只小鼠,用于急性毒性实验和...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冰片提神雾化液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急性毒性,为其在临床上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6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c pathogen free,SPF)级昆明雄性小鼠分为空白组、4个剂量组,每组各12只小鼠,用于急性毒性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小鼠的不良反应,解剖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负重游泳实验,取小鼠血清、肝脏组织和后腿肌肉组织,测定抗疲劳生化指标如血清中葡萄糖(glucose,Glu)、乳酸(lactic acid,LD)、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肝脏组织中肝糖原(liver glycogen,LG)含量;肌肉组织中肌糖原(muscle glycogen,MG)含量等;测定抗氧化指标如肌肉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等。结果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冰片提神雾化液雾化期间各组小鼠精神状态、皮毛色泽及体质量均无异常,病理组织检查未见异常;负重游泳实验结果显示,中、高剂量冰片提神雾化液可有效延长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P<0.001),可显著提升游泳后小鼠MG含量(P<0.01),降低血清LD、LDH水平(P<0.05),且可降低血清BUN含量(P<0.01),升高血清中Glu水平(P<0.01),减少血清中MDA含量(P<0.05),提升SOD(P<0.01)和GSH-Px水平(P<0.001)。结论冰片提神雾化液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提神和抗疲劳效果,机制可能涉及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肌肉损伤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提神雾化液 抗疲劳 急性毒性 负重游泳实验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和岩藻多糖组合物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及机制研究
14
作者 孙静 邹圆静 +5 位作者 孙璇 郑嘉妮 余丹阳 黄桂霞 姚美村 陈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9-283,共5页
该研究旨在探索葡萄籽提取物和岩藻多糖组合物体外抗幽门螺杆菌及其机制。该实验在体外培养幽门标准菌株ATCC 700392,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组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时间-抑菌曲线;采用实时荧光... 该研究旨在探索葡萄籽提取物和岩藻多糖组合物体外抗幽门螺杆菌及其机制。该实验在体外培养幽门标准菌株ATCC 700392,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组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时间-抑菌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方法测定组合物对脲酶相关ureB、ureI、鞭毛相关flaB、flgK、黏附相关alpA、babA、毒力相关VacA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组合物对菌体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组合物对幽门标准菌株ATCC 700392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其MIC为1.5 g/L。在抑制动力学中,组合物在0.375 g/L时,ATCC 700392菌株的生长开始受到抑制,抑制活性呈现剂量依赖,浓度越大则抑制效果越明显,当组合物质量浓度为1.5 g/L时可完全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组合物可显著抑制脲酶相关ureI、鞭毛相关flaB、flgK、黏附相关alpA、babA、毒力相关VacA基因等的表达。此外,扫描电镜观察到经组合物处理的菌体表面出现破损、菌体凹陷萎缩等明显的形态破损特征。该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和岩藻多糖组合物在体外对幽门螺杆菌标准菌株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脲酶、抑制鞭毛相关的运动能力、抗黏附、破坏细菌形态等起到抑制幽门螺杆菌定殖的作用。该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葡萄籽岩藻多糖组合物提供了良好的科学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岩藻多糖 幽门螺杆菌 抗菌活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现代制药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白藜芦醇为例
15
作者 陶俊妃 郑雁芬 +2 位作者 张晓金 何雪涵 姚美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2-229,共8页
该文以白藜芦醇为例,通过对提取分离、原料药质量分析、制剂制备及质量评价等全过程的实验设计和实施,以及课后总结和研讨等环节,阐述了“现代制药综合实验”课程理念。该课程旨在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药学科研的兴趣和主动创... 该文以白藜芦醇为例,通过对提取分离、原料药质量分析、制剂制备及质量评价等全过程的实验设计和实施,以及课后总结和研讨等环节,阐述了“现代制药综合实验”课程理念。该课程旨在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药学科研的兴趣和主动创新精神,学会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统筹规划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的科研等专业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与实践 白藜芦醇 药学
下载PDF
抗肿瘤多肽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琬琼 高艳锋 《药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0期759-766,共8页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人们对肿瘤发生机制和免疫微环境认识的深入,在传统手术、放疗和化疗的基础上寻求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多肽药物相较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和单抗药物,具有独特的性质,可以作为激...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人们对肿瘤发生机制和免疫微环境认识的深入,在传统手术、放疗和化疗的基础上寻求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多肽药物相较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和单抗药物,具有独特的性质,可以作为激素和抑制剂,也可以作为多肽疫苗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且有望成为很好的分子诊断工具。综述抗肿瘤多肽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构优化、靶向多肽和自组装,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多肽 免疫治疗 靶向 优化改造
原文传递
湖南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鹏 符一岚 +3 位作者 李沁璇 胡雅雯 谢智勇 何益锋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目的评估湖南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抗肿瘤药物(ADs)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为制定ADs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南省19家三级甲等医院接触ADs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药师、行政人员、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 目的评估湖南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抗肿瘤药物(ADs)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为制定ADs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南省19家三级甲等医院接触ADs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药师、行政人员、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ADs接触及防护情况、认知及培训情况、自身健康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588份,有效回收539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539名调查对象中,职业以护士(46.75%)为主,工作科室以肿瘤科最多(31.17%),年龄以30~39岁为主(46.94%),女性较多(80.15%),本科学历占比最高(63.82%),中级职称最多(47.31%),工作年限以6~10年为主(29.87%);接触较多的ADs有顺铂(78.11%)、环磷酰胺(73.10%);不同科室及不同职业工作人员接触ADs的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血液科(72.97%)、护士(55.16%)频繁接触ADs的比例最高;8.01%的工作人员所在科室未配备任何防护装置,1.91%的工作人员在接触ADs时不使用任何个人防护装备;不同科室工作人员对ADs及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01),肿瘤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血液科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不同职业工作人员对ADs的作用机制、吸收途径、接触后的处理方式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P≤0.001),医生、护士、药师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25.97%的工作人员未接受过相关培训;不同科室、职业的工作人员在接触ADs后出现自身健康问题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01),血液科(54.05%)、护士(35.71%)出现健康问题比例最高;出现较多的健康问题为脱发增多(34.60%),口腔炎、口腔溃疡(13.50%),月经异常(13.08%);316名已婚女性员工中,43例(13.61%)出现过不孕,14例(4.43%)出现过习惯性流产,94例(29.75%)有过人工流产,32例(34.04%)人工流产的原因为胎儿发育问题。结论医疗机构存在ADs职业暴露的风险,工作人员要提高对ADs职业暴露的认知;医疗机构要加强管理,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医疗机构 抗肿瘤药物 职业暴露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课堂派在药剂学实验中的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18
作者 曾小伟 陈洪中 +2 位作者 吴玫颖 王俊卿 陶俊妃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24-28,共5页
药剂学实验课程是药学本科的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面对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如何去探索能更好培养药学专业学生创新素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是药学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提高跨校区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以... 药剂学实验课程是药学本科的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面对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如何去探索能更好培养药学专业学生创新素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是药学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提高跨校区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为社会培养高级药学科研人才,笔者在药剂学实验这门课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引入课堂派的教学方式,在考勤、课堂测试、实验报告撰写、提交和批阅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更具优势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我们进行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对提高药剂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科研技能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跨校区模式下的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有望为药学本科专业的其他实验课程提供有意义的探索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实验 跨校区 课堂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流感病毒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黎敏科 杨博尧 +2 位作者 吴益喜 徐畅 梁欢欢 《药学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350-362,共13页
流感病毒可引起季节性流感及流感大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抗流感病毒药物在控制流感爆发及流行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可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种类过少,且流感病毒极易突变,耐药病毒株不断增长,因此开发可抑制耐药病毒株的新药,以... 流感病毒可引起季节性流感及流感大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抗流感病毒药物在控制流感爆发及流行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可使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种类过少,且流感病毒极易突变,耐药病毒株不断增长,因此开发可抑制耐药病毒株的新药,以及开发具有全新抗病毒机制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十分必要。通过对靶向流感病毒成分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各靶点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耐药产生情况以及如何针对耐药靶点进行“老药改造”和新靶点药物的开发,同时也对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未来发展进行讨论,以期为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抗病毒药物 耐药病毒株 新靶点
原文传递
牛皮消蓼的化学成分研究
20
作者 严文思 张妍 +4 位作者 古培珊 曾子谦 何鑫 苏向东 薛永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9-1527,共9页
采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蓼科药用植物牛皮消蓼(Fallopia cynanchoides(Hemsl.)Harald.var.cynanchoides)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多种波谱学技术... 采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蓼科药用植物牛皮消蓼(Fallopia cynanchoides(Hemsl.)Harald.var.cynanchoides)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多种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为lyoniresinol(1)、β-D-(1-O-acetyl-3,6-O-trans-diferuloyl)-fructofuranosyl-α-D-2′,4′,6′-O-triacetylglucopyranoside(2)、反式阿魏酸对羟基苯乙酯(3)、(3S,5R,6S,7E)-3,5,6-trihydroxy-7-megastigmen-9-one(4)、2,3-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5)、2-methyl-5-(2′-oxo-4′-hydroxypentyl)-7-hydroxychromone(6)、2-(2′-hydroxypropyl)-5-methyl-7-hydroxychromone(7)、2,5-dimethyl-7-hydroxychromone(8)、2-methyl-5-acetonyl-7-hydroxychromone(9)、大黄素(10)、槲皮素(11)、(+)-花旗松素(12)、3,7-二甲氧基-5,3′,4′-三羟基黄酮(13)、咖啡酸甲酯(14)、原儿茶酸乙酯(15)、(2aS,3aS)-lyciumamide D(16)和3-acetyl-4,5-dimethoxy-benzoic acid(17)。化合物1~7、9、13、14、16、17为首次从何首乌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11~17为首次从牛皮消蓼中分离得到。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牛皮消蓼的70%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为14.21μg/mL;化合物1~3、11、13~17具有一定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化合物1、13、14的IC_(50)优于阳性对照水溶性维生素E(IC_(50)=23.55μmol/L),分别为15.30、16.97和17.53μmol/L。本研究为药用植物牛皮消蓼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蓼科 牛皮消蓼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