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中村空间和谐发展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区龙井村为例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王鸣 高沂琛 +1 位作者 王颖 李丹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51,59,共7页
景中村不仅作为居住空间而存在且承担了部分景区的功能,因此其在空间组织、经济结构、社会关系等方面与一般村庄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对杭州西湖风景区龙井村的调查,总结其在"景"、"村"双重属性作用... 景中村不仅作为居住空间而存在且承担了部分景区的功能,因此其在空间组织、经济结构、社会关系等方面与一般村庄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对杭州西湖风景区龙井村的调查,总结其在"景"、"村"双重属性作用下土地使用、建筑空间、交通设施以及社会网络关系等方面的演变特征。着重归纳了"村"与"景"在空间上的矛盾,并针对矛盾提出以"景村再和谐"为目的的建议性策略,以利于西湖风景区景中村空间的和谐发展,同时对其他同类景区居住社区的保护和发展有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中村 空间和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资源依赖、权力与利益博弈: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研究——以西双版纳勐景来景区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保继刚 陈求隆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3,共11页
以西双版纳勐景来景区为案例地,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在构建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之间资源相互依赖关系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探讨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动态演变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的动态演变... 以西双版纳勐景来景区为案例地,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在构建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之间资源相互依赖关系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探讨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动态演变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的动态演变是二者资源相互依赖程度变化作用的结果。在景区发展初期,开发企业对社区的依赖程度小于社区对开发企业的依赖程度,即在两者的利益博弈中,开发企业的权力比社区大,社区得到的利益从零开始不断增大,二者矛盾较少。在景区发展成熟期,开发企业对社区的依赖程度大于社区对开发企业的依赖程度,即在两者的利益博弈中,社区的权力比开发企业大,此时在已有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变的情况下,会因利益分配导致社区与开发企业冲突。此外,还推论出在政府干预和协调下,村寨型景区开发企业在与社区的利益冲突中会让步于社区这一结论,可为企业投资村寨型景区开发提供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寨型景区 景区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 社区旅游 资源依赖理论
下载PDF
景区民宿庭院设计——以泰山风景名胜区樱桃园景区杜家庄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范晓杰 宋佳慧 +1 位作者 赵秀华 于东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7年第5期702-707,共6页
景中村是村庄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景"与"村"的双重属性。在乡村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民宿作为一种新的业态,为景中村的民居提供了一种新的利用思路。本文从景中村民宿特点与庭院功能分析入手,对民宿庭院设计主题确... 景中村是村庄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景"与"村"的双重属性。在乡村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民宿作为一种新的业态,为景中村的民居提供了一种新的利用思路。本文从景中村民宿特点与庭院功能分析入手,对民宿庭院设计主题确立以及景观元素提炼的方法进行了具体探讨。同时,以泰山风景名胜区樱桃园景区杜家庄民宿庭院设计为例,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景中村民宿庭院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中村 民宿 庭院设计
下载PDF
生态优越型城郊乡村转型过程及其振兴路径研究——以河南省登封市杨家门村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明洋 尹珍珍 +1 位作者 张东 李二玲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4-487,共14页
生态禀赋优越型城郊村往往可以凭借景观资源和大城市外溢效应实现乡村发展,却由于快速城镇化及“虹吸效应”造成劳动力流失、产业凋敝等空心村问题。论文以嵩山风景区传统村落杨家门村为研究案例,基于行动者网络,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参... 生态禀赋优越型城郊村往往可以凭借景观资源和大城市外溢效应实现乡村发展,却由于快速城镇化及“虹吸效应”造成劳动力流失、产业凋敝等空心村问题。论文以嵩山风景区传统村落杨家门村为研究案例,基于行动者网络,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对乡村转型过程和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内生动力如何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结果表明:案例村转型过程经历了乡村资源向乡贤集中、产业多样化发展反哺村民、政府主导—企业引领—村民参与多元化发展3个阶段,动力机制从内生动力主导向内生动力与外援动力相结合转变,历经乡贤主导—政府主导—社会网络多元化治理的演化路径,最终促进乡村人口—土地—产业—社会的转型发展,实现人才、产业、组织、文化、生态的振兴。研究可为生态资源禀赋优越的城郊型空心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转型 生态禀赋 空心村 行动者网络 乡村振兴 嵩山风景区
原文传递
“低冲击”视角下景中村和谐共生的规划应对——以武汉东湖景中村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周阳月 朱霞 《华中建筑》 201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景中村"具有"景"与"村"的双重属性,既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中村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该文以武汉东湖景中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景中村"具有"景"与"村"的双重属性,既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中村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该文以武汉东湖景中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出东湖景中村的五大现存困境及成因,并建立公众对东湖景中村的满意度评价模型。基于问题导向,文章从生态环境、空间利用、产业发展、社区再造、规划管理等方面提出"低冲击"视角下促进景中村和谐共生的规划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冲击 景中村 和谐共生 公众满意度 规划策略
下载PDF
人民城市理念下景中村空间治理机制、困境与路径——以武汉东湖景区村落为例
6
作者 姬刚 洪亮平 +1 位作者 陈鹏宇 乔杰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6期112-119,共8页
人民城市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之治在城市维度的新表达和城市治理理念的全新概括。城市景中村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制度下衍生出的一种特殊乡村形态,嵌入城市和风景区的空间之内,其特殊的空间组织、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凸显了... 人民城市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之治在城市维度的新表达和城市治理理念的全新概括。城市景中村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制度下衍生出的一种特殊乡村形态,嵌入城市和风景区的空间之内,其特殊的空间组织、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凸显了景中村空间治理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亟需厘清其治理和发展的现实困境,探索有效的治理路径。人民城市的景中村治理目标是建立各群体均衡的发展权、包容共享和公平公正的新型城乡关系。研究提出:1)人民城市空间治理机制体现了资本逻辑向人民逻辑转变的特征,内涵在于促进均衡的空间发展权力,最终实现属性、功能、组织的有机统一;2)景中村治理困境包括属性模糊、功能重构、组织无序三方面;3)景中村空间治理的实现路径包括治理规则创新、权属边界优化及行动机制建构,从而实现景中村的“生命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城市 景中村 空间治理 城市更新 武汉东湖景区村落 磨山村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景中村群体特征与规划启示——以西湖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陆建城 罗小龙 《风景园林》 2020年第8期91-96,共6页
随着中国风景名胜区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村落被划入其中成为景中村,形成区别于一般村庄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以西湖风景名胜区内9个景中村为研究样本,通过3轮实地座谈、问卷获取一手资料,总结在风景名胜区法规型、功能型和管理型因素影... 随着中国风景名胜区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村落被划入其中成为景中村,形成区别于一般村庄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以西湖风景名胜区内9个景中村为研究样本,通过3轮实地座谈、问卷获取一手资料,总结在风景名胜区法规型、功能型和管理型因素影响下的景中村空间利用、社会关系、产业发展3个方面的特征:景中村群体空间利用呈现"非均衡增长与收缩、功能结构内外分异、公地悲剧滋生、空间失配"的特征;社会关系呈现"人群结构中心复杂化、人群集聚瞬时化、邻里关系弱化"的特征;产业发展呈现"三产比重增高、转型动力各异、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月收入资源型分层"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公共参与适宜性转变、居住环境改善、产业多向联动、服务设施分层分类配置等方面提出景中村规划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多因素 景中村 群体特征 西湖风景区
下载PDF
基于空间正义理论下的景中村更新改造研究——以武汉市东头村为例
8
作者 李星 陈铭 杨磊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104-108,共5页
空间正义是在空间生产活动中追求并实现公平和公正的价值理念。该价值理念的实现对当前存量时代下的城市发展非常重要。基于空间正义理论,该文以武汉市东头村规划实践为例,从不同景中村更新改造中存在的空间非正义问题入手,剖析景中村... 空间正义是在空间生产活动中追求并实现公平和公正的价值理念。该价值理念的实现对当前存量时代下的城市发展非常重要。基于空间正义理论,该文以武汉市东头村规划实践为例,从不同景中村更新改造中存在的空间非正义问题入手,剖析景中村在外生权威介入后产生的空间非正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点景中村的空间正义改造策略,包括以“空间分离”为核心的空间整治策略和以“利益共享”为核心的社区治理方式,以期满足不同利益主体对空间资源的合理诉求,实现对空间正义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景中村 更新改造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体系述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东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4年第3期33-39,共7页
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体系内容丰富,本文就中国特色的"文物"概念,中国的文物三大价值观、中国的文物功用观、中国的保护同时代文物观,中国的文物保护单位系列理论等十个方面特色理论,构架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体系,并述其概要。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文物保护 理论 概念 价值观 功用观 文物保护单位 名城名镇名村 风景名胜区 方向 方针 原则 保护体制 法律体系
原文传递
旅游转型升级背景下传统干栏的民宿式更新--以龙脊景区的金竹寨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伟 刘家汝 邓继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5-150,共6页
通过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景区内民族村寨的田野调查,分析了村寨旅游开发及民居旅游转型的情况,从民宿经营策略、营建策略的角度对比分析金竹寨与景区内其他村寨干栏更新的现状,探索了旅游转型升级背景下传统干栏民宿式更新的内在... 通过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景区内民族村寨的田野调查,分析了村寨旅游开发及民居旅游转型的情况,从民宿经营策略、营建策略的角度对比分析金竹寨与景区内其他村寨干栏更新的现状,探索了旅游转型升级背景下传统干栏民宿式更新的内在机制与逻辑,明晰了传统民居因市场资本作用发生更新演变背后所隐藏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干栏更新 旅游转型升级 金竹寨 龙脊景区
下载PDF
以“人水”、“村水”和谐为主题的水利风景区规划理论研究——以江西乐平市翠平湖水利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飞进 余彦彬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32-37,共6页
乐平市翠平湖水利风景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地区文化特点突出、水资源景观丰富、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是赣东北水利风景区的代表之一。通过对翠平湖水利风景区后期跟踪调查研究,并对风景区下游乐平市涌山村、上游婺源县游山村资源现状的调... 乐平市翠平湖水利风景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地区文化特点突出、水资源景观丰富、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是赣东北水利风景区的代表之一。通过对翠平湖水利风景区后期跟踪调查研究,并对风景区下游乐平市涌山村、上游婺源县游山村资源现状的调查,总结赣东北地区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成效与不足,分析人水、村水和谐研究的必要性。在翠平湖水利风景区的后期规划中结合"人水"、"村水"和谐的理念,通过凸显地域特色,融入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从而实现水利风景区与周边地区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水和谐 村水和谐 翠平湖 水利风景区 规划理论
下载PDF
传统村落建筑空间的文化折射与表达——以漓江风景名胜区周边传统村落为例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欣原 韦文俊 +3 位作者 刘丽荣 卢建坤 吴昆哲 郭梦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93,共12页
系统科学地认知传统村落文化是这类乡村振兴的基础。基于区域的、动态的视角,应用类型学、文化的梳理与解读、空间分析的方法,总结分析漓江风景名胜区周边传统村落多民系多民族的民居类型特征、文化折射与表达的作用路径,探究多民系文... 系统科学地认知传统村落文化是这类乡村振兴的基础。基于区域的、动态的视角,应用类型学、文化的梳理与解读、空间分析的方法,总结分析漓江风景名胜区周边传统村落多民系多民族的民居类型特征、文化折射与表达的作用路径,探究多民系文化交融和折射下的建筑群空间组织、建筑形制,多民族文化碰撞交融所折射的建筑符号与建筑元素的空间表达。系统梳理得出多民系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文化折射与表达的形式、空间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较好地解决了当前传统村落保护更新中重建筑形式轻文化内涵的问题,凝练出景区周边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与景观资源,为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折射 空间表达 漓江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基于IPA方法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社区居民满意度分析——以三江程阳桥景区为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炜 黄素云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4-641,共8页
社区居民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关键性群体,他们的感知和态度对于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以广西三江程阳桥景区为例,在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旅游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和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社区居... 社区居民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关键性群体,他们的感知和态度对于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以广西三江程阳桥景区为例,在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旅游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和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环境、旅游支持条件等4方面的32个因子。通过实地调查,运用IPA方法,对程阳桥景区社区居民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价,并据此提出进一步提升其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社区居民满意度 IPA方法 程阳桥景区 三江县 广西
下载PDF
景区依托型旅游村与核心景区耦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效忠 叶舒娟 冯立新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1年第2期1-8,共8页
旅游村作为新型乡村旅游地,是国家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从景区依托型旅游村的视角出发,选取黄山山岔村与黄山风景区作为案例地,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耦合发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黄山风景... 旅游村作为新型乡村旅游地,是国家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从景区依托型旅游村的视角出发,选取黄山山岔村与黄山风景区作为案例地,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耦合发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黄山风景区发展大力提升了山岔村社会经济文化水平;(2)黄山风景区发展对村落环境影响较小;(3)黄山风景区发展对村落社区参与有影响,但并不显著。从景区与村落的发展特征出发,较为系统地揭示景区依托型旅游村与核心景区耦合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于位差潜势、催化潜势、管理潜势和多稳定潜势,这些形成了景村耦合发展的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景村耦合发展的4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村 黄山 耦合发展
下载PDF
“村景融合”视角下的景郊型乡村规划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毅敏 毛华松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在新型城镇化和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景郊型乡村受到近邻景区旅游要素辐射,面临旅游转型的机遇与缓解旅游要素胁迫的挑战。文章运用实地调研、图像分析、层次分析法,深入分析村落与景区的互动发展关系,归纳总结景郊型乡村与景区融合发展的... 在新型城镇化和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景郊型乡村受到近邻景区旅游要素辐射,面临旅游转型的机遇与缓解旅游要素胁迫的挑战。文章运用实地调研、图像分析、层次分析法,深入分析村落与景区的互动发展关系,归纳总结景郊型乡村与景区融合发展的正负面效应,并基于问题导向,提出以"村景一体""产居一体""农旅结合"为目标的乡村空间重构与优化模型;进而以世界遗产天坑地缝风景区周边的椅子村为例,从乡村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的结构、功能、景观层面提出村景融合的规划策略,为景郊型乡村以旅游为导向实现振兴提供经验启示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景融合 景郊型 乡村旅游 规划设计
下载PDF
中国、加拿大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比研究——以阳朔大榕树景区与加拿大St.Jacobs Village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覃群 《旅游论坛》 2012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以阳朔大榕树景区和加拿大St.Jacobs Village作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一手数据,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数据来源之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于2009年2月至8月在以上两个研究点进行。从"旅游产品的持续创... 以阳朔大榕树景区和加拿大St.Jacobs Village作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一手数据,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数据来源之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于2009年2月至8月在以上两个研究点进行。从"旅游产品的持续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居民社区与旅游发展"及"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延伸"4个不同的视角来展开讨论。注重比较中、加两国实践,并提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对比研究 大榕树景区 St.Jacobs village
下载PDF
产权理论视角下景中村治理困境与优化路径——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陆建城 罗小龙 +1 位作者 张培刚 关中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8期75-80,131,共7页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治理有效纳入总体要求,乡村治理成为国内学者与专家关注的热点。但现有的研究更加集中于"发展地"类的乡村,而"保护地"类乡村的研究较少。文章基于产权理论视角,以西湖风景区内...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治理有效纳入总体要求,乡村治理成为国内学者与专家关注的热点。但现有的研究更加集中于"发展地"类的乡村,而"保护地"类乡村的研究较少。文章基于产权理论视角,以西湖风景区内9个景中村为例,分析景中村治理过程中的困境,并试着提出优化路径。结果显示:景中村治理困境在于风景区保护法律制定过程中对村民财产权的忽视、发展权的限制及收益权的削减。为此,提出风景区保护制度要正视景中村村民财产所有权、重视发展权诉求及拓宽收益权渠道。西湖景中村治理困境与经验也为我国其他风景区乡村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理论 景中村 治理 西湖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基于旅游业发展的风景区村落整治及规划研究——以金华双龙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艳明 吴樟荣 +1 位作者 王才福 王美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971-15973,共3页
以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区为例,在实地调查风景区及村落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风景区内村落建设与风景区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并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村落整治及规划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旅游业 村落整治 共生 双龙风景区
下载PDF
山水格局对传统村镇聚落分布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澜 邱冰 +2 位作者 蔡润晖 熊星 汤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1,共7页
【目的】分析山体、水体对传统村镇聚落分布的影响机制,探索传统村镇聚落空间关系形成的内在因素,为合理保护和建设传统村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传统村镇保护较好的太湖风景名胜区金庭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金庭镇数字地形图、卫星... 【目的】分析山体、水体对传统村镇聚落分布的影响机制,探索传统村镇聚落空间关系形成的内在因素,为合理保护和建设传统村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传统村镇保护较好的太湖风景名胜区金庭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金庭镇数字地形图、卫星图以及总体规划CAD底图数据,利用ArcGIS 10.0对山体、水体与聚落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加权分析,进而分析山水格局与聚落分布的关联性,并运用空间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结果】金庭镇传统村镇聚落空间分布为集聚模式、空间密度呈现环状特征,在分析山体、水体的形态及特征的基础上,叠加金庭镇106个传统村镇聚落可知,山体高程和与河流距离对传统村镇聚落的空间分布影响呈负相关关系。受四面环湖地形的影响,金庭镇传统聚落空间分布的环状特征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山体高程影响了金庭镇水系与道路的走向,对聚落分布影响最大,是构建金庭镇聚落体系的主要驱动力,水体对聚落分布有一定影响。【结论】基于数据,利用ArcGIS 10.0和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能较为科学全面地分析山体、水体等要素与村镇聚落的空间关系,可以用于传统村镇保护和建设的前期规划论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格局 传统村镇 聚落分布 空间关系 太湖风景名胜区
原文传递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漠河北极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珊珊 徐淑梅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1年第12期61-67,共7页
作为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市以其独特的区位条件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中国最北的景区北极村又是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绝佳之地,所以北极村景区的发展建设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北极村景区... 作为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市以其独特的区位条件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中国最北的景区北极村又是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绝佳之地,所以北极村景区的发展建设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北极村景区旅游资源极具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没有满足游客对现代化景区游览的需求,导致游客满意度不高。因此,本文以北极村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游客满意度的角度出发,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调研,调查游客对景区内食住行游购娱的满意度,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村景区 游客满意度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