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句末“啊”的交际功能分析——以《家有儿女》语料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孙雁雁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9-105,共7页
本文以封闭音像语料为基础探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句末"啊"的交际功能。在对话语篇中,"啊"的核心交际功能为"询问"和"调整"。"询问"可分为"一般询问"、"急迫询问"... 本文以封闭音像语料为基础探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句末"啊"的交际功能。在对话语篇中,"啊"的核心交际功能为"询问"和"调整"。"询问"可分为"一般询问"、"急迫询问"、"验证询问"、"责怪询问";"调整"可分为"调整对方关注内容"、"调整祈使程度"。本文从实验语音学角度,进一步验证了以上基于听感对"啊"的交际功能分类的合理性,并用主观性理论对句末"啊"的交际功能进行分析,观察了封闭语料中"啊"的出现频率与其相应交际功能所具有的主观性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末“啊” 交际功能 主观性 频率
原文传递
Re-exploring the Sentence-final Particle “LE” in the Propositional Domain, Epistemic Domain and Dialogic Domain
2
作者 DENG Yu-ya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9年第1期63-68,共6页
Previous studies interpreting the meanings of the sentence-final particle“LE”displayed two trends:either excessively complicated or excessively general.Since some scholars 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pro... Previous studies interpreting the meanings of the sentence-final particle“LE”displayed two trends:either excessively complicated or excessively general.Since some scholars 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propositional domain,epistemic domain and dialogic domain for the sentence-final particle“LE”,the nature or orientation of its semantic property has become more clear.However,there are also defects in the current“Three Domains”research model.In the first place,this model defines the meanings of the sentence-final particle“LE”as“emergence of new propositional content”,“emergence of new epistemic content”,and“emergence of new dialogic content”.But,the definition is excessively abstract and extensive.As many sentences not concluded with the particle“LE”can also express the three mentioned meanings,it fails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ntences ended with particle“LE”and ones without it.Secondly,the model fails to explore and discuss the nature or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relevant meanings of the particle“LE”.This study attempts to find a practical solution to those de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ence-final particle“LE” propositional DOMAIN EPISTEMIC DOMAIN DIALOGIC DOMAIN
下载PDF
汉语普通话句末助词“了_(2)”探究
3
作者 陈李军 王芳芳 《现代语文》 2021年第3期25-30,共6页
汉语普通话中,位于句末的“了_(2)”是事态助词。从本质上来看,它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事态或状态的变化”;在具体语境下,它也可以解读为“时体功能”“主观性”与“肯定”等意义。“了_(2)”的语用意义主要有表示“情感”“评价功能”和... 汉语普通话中,位于句末的“了_(2)”是事态助词。从本质上来看,它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事态或状态的变化”;在具体语境下,它也可以解读为“时体功能”“主观性”与“肯定”等意义。“了_(2)”的语用意义主要有表示“情感”“评价功能”和“提供新信息”。由于事态助词“了_(2)”主要是表示“变化”义,因此,它不能与表示永久、动作行为进行或事态持续、否定动作行为发生的副词等共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_(2)” 句末助词 事态助词 变化
下载PDF
“了_2”的行、知、言三域 被引量:100
4
作者 肖治野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8-527,共10页
以往对句尾语气词"了2"的语义刻画存在过于繁杂和过于概括两种倾向,本文提出用"行、知、言"三域将"了2"的语义刻画为表示"新行态的出现"、"新知态的出现"和"新言态的出现"... 以往对句尾语气词"了2"的语义刻画存在过于繁杂和过于概括两种倾向,本文提出用"行、知、言"三域将"了2"的语义刻画为表示"新行态的出现"、"新知态的出现"和"新言态的出现",同时将"了1"的语义归入"行"域。三域的刻画框架能更好地说明"了2"的各种意义和用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更好地说明"了2"和"了1"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说明在刻画汉语各类虚词的语义和用法时"行、知、言"三域是一个很实用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了” 行域 知域 言域
原文传递
一元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现象 被引量:83
5
作者 刘探宙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本文讨论了汉语中一元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的现象,详细分析了这种论元结构各构件的允准条件,指出这种结构主要表达强调数量的计数义。非作格动词可以带宾语的事实,打破了判别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句法标准,而两类在计数句中相同的句法... 本文讨论了汉语中一元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的现象,详细分析了这种论元结构各构件的允准条件,指出这种结构主要表达强调数量的计数义。非作格动词可以带宾语的事实,打破了判别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句法标准,而两类在计数句中相同的句法意义和形式构造,更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的生成过程是相同的。计数句在深层结构中存在一个低位置的FocusP,数量形式的NP2移入这个FocusP位置,而动词再上移与更高位置的功能性中心语结合,共同实现NP2的尾焦点化,是计数句生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作格 非宾格 计数 数量短语 生成 动因 FocusP 尾焦点化
原文传递
句尾“了”将来时间用法的发展 被引量:52
6
作者 陈前瑞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73,共8页
本文考察句尾“了”将来时间用法的发展过程及其类型学意义。研究发现 ,句尾“了”将来时间用法的发展分两个阶段 :( 1 )由现在完成体、过去完成体发展为将来完成体 (含即将发生 ) ;( 2 )将来完成体的时间副词由可隐可现发展为无需出现... 本文考察句尾“了”将来时间用法的发展过程及其类型学意义。研究发现 ,句尾“了”将来时间用法的发展分两个阶段 :( 1 )由现在完成体、过去完成体发展为将来完成体 (含即将发生 ) ;( 2 )将来完成体的时间副词由可隐可现发展为无需出现。句尾“了”无需时间副词直接表即将发生的用法大致依次出现在四种语境 :“报”、“告别”、“应答”、“催促”。句尾“了”将来时间用法的发展主要是由现时相关性促动 ,是语言发展的主观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来时间 完成体 用法 时间副词 语境 语言发展 主观化 告别 时相 应答
原文传递
从言说义动词到语气词——说上古汉语“云”的语法化 被引量:39
7
作者 谷峰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1-236,共6页
上古汉语的语气词"云"可以表示"听说"义和不确信义。语气词"云"是从"内容宾语(+NP)+云"中的言说义动词"云"虚化来的,认知上的前景凸显是动词"云"发生语法化的动因。跨语... 上古汉语的语气词"云"可以表示"听说"义和不确信义。语气词"云"是从"内容宾语(+NP)+云"中的言说义动词"云"虚化来的,认知上的前景凸显是动词"云"发生语法化的动因。跨语言证据显示"言说义>转述义>听说义>不置可否义>不确信义"是一条具有共性意义的语法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言说义动词 前景凸显 语法化路径
原文传递
词尾和句尾“了”的多功能模式 被引量:39
8
作者 陈前瑞 胡亚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4,共9页
本文在词尾和句尾"了"已有分析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类型学的多功能模式分析"了"的时体意义,认为两个"了"兼有完结体、完成体、完整体以及现在状态功能,句尾"了"还独具最近将来时功能。论文构拟... 本文在词尾和句尾"了"已有分析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类型学的多功能模式分析"了"的时体意义,认为两个"了"兼有完结体、完成体、完整体以及现在状态功能,句尾"了"还独具最近将来时功能。论文构拟了从完结体、完成体到完整体及相关功能演变的路径,并从跨语言的视角论证了多功能模式的有效性和简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尾“了” 句尾“了” 完成体 完整体 多功能性
原文传递
从完成体到最近将来时——类型学的罕见现象与汉语的常见现象 被引量:30
9
作者 陈前瑞 王继红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74,共17页
类型学、汉语史和汉语方言的材料显示,汉语通用语中句尾"了"的最近将来时用法可以从完成体用法演化而来;尽管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这一演化路径只是时体将来时演化的一种罕见现象,却是汉语通用语和汉语方言时体将来时演化的常... 类型学、汉语史和汉语方言的材料显示,汉语通用语中句尾"了"的最近将来时用法可以从完成体用法演化而来;尽管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这一演化路径只是时体将来时演化的一种罕见现象,却是汉语通用语和汉语方言时体将来时演化的常见现象。最近将来时是在现时相关性的促动下,由完成体演化为最近将来时,可以有自身的语义内容和语用价值。学术界对句尾"了"最近将来时用法的几种不同处理方案,实际上体现了Haspelmath(2003)概括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成体 最近将来时 句尾“了” 语法化 类型学
原文传递
粤语疑问句末“先”字的句法特点 被引量:28
10
作者 邓思颖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32,共8页
本文从句法学的角度探讨粤语疑问句末加强语气的"先"的语法特点,并且提出证据支持句末助词的分析。加强语气的"先"只出现在疑问句的母句里。句法上属于第二类句末助词,跟表示先后的副词"先"并不一样。
关键词 “先” 句末助词 疑问句 副词 句法 粤语
原文传递
句末助词“吧”的分布验证与语义提取 被引量:26
11
作者 赵春利 孙丽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132,191-192,共12页
本文对句末助词"吧"在句子功能上的具体分布进行了细致描写和语义验证。第一,从句子功能分布角度,"吧"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选择条件,提取出其分布规律上的语义同现规约及其语法意义。第二,从语法意... 本文对句末助词"吧"在句子功能上的具体分布进行了细致描写和语义验证。第一,从句子功能分布角度,"吧"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选择条件,提取出其分布规律上的语义同现规约及其语法意义。第二,从语法意义角度,根据"吧"在句子功能上所受到的语义同现规约,借助现象学的"意向"概念,提取出"吧"的本质语法意义"意向待定",从而勾勒出"吧"的语义分布地图,并解释认可性应答的勉强义和拒绝性应答的放任义。第三,从句末助词语法意义的验证方法和提取方法角度,可以说:无论助词的句法选择如何纷繁复杂,总有办法追踪其隐现的轨迹;无论助词的语法意义如何空灵虚幻,总有办法从其所制约的分布规律中提炼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末助词 语义分布 语义同现 意向待定
原文传递
句尾“来”体貌用法的演变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前瑞 王继红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33,共8页
本文研究近代汉语句尾"来"表示过去发生与过去经历两种用法的演变。通过分析唐代以前汉译佛经材料中句尾助词"来"的早期用例的用法特点,提出"来"的过去经历义源于其过去发生义,感官动词在这一演变过程中... 本文研究近代汉语句尾"来"表示过去发生与过去经历两种用法的演变。通过分析唐代以前汉译佛经材料中句尾助词"来"的早期用例的用法特点,提出"来"的过去经历义源于其过去发生义,感官动词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分析《祖堂集》、《古尊宿语要》以及《西游记》中的句尾"来",探讨了"来"的体貌用法的进一步发展。句尾"来"的演变无论是从体貌范畴还是传信范畴的语法化来看,都有重要的类型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尾“来” 完成体 经历体 语法化 类型学
原文传递
“了”的完成体与完整体功能的量化分析及其理论意义 被引量:17
13
作者 胡亚 陈前瑞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7-346,共20页
从类型学的角度看,完成体与完整体是一种语法意义和语篇功能的区分,量化研究的难度很大。本文通过对《水浒传》和王朔两部小说部分语料的统计发现,句尾"了"以完成体为主,词尾"了"以完整体为主;历时方面,句尾"... 从类型学的角度看,完成体与完整体是一种语法意义和语篇功能的区分,量化研究的难度很大。本文通过对《水浒传》和王朔两部小说部分语料的统计发现,句尾"了"以完成体为主,词尾"了"以完整体为主;历时方面,句尾"了"的完成体功能更加突显,词尾"了"完整体的独立叙述用法明显增加,体现了句尾"了"和词尾"了"功能的分化趋势。本文认为词尾"了"经由完成体的先时性用法发展出完整体用法,不同于已有研究广泛认可的从完成体的报道新情况用法发展为完整体的路径,体现了完整体语法化路径的多样性。论文建立了完成体的先时性用法与完整体用法的连续统,确立了判断这两种用法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顺序。完整体自身的发展存在一个从连续叙述到独立叙述的发展过程,并在句法上体现为词尾"了"所在小句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但是还没有发展成为过去时用法,仍然体现了完整体语法化过程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尾“了” 句尾“了” 完成体 完整体量化 分析
原文传递
从句尾“了”到词尾“了”——《祖堂集》《三朝北盟会编》中“了”用法的发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前瑞 张华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71,共9页
本文将类型学中完成体与完整体的区分应用于汉语体貌标记从句尾“了”到词尾“了”的历时研究,追踪从《祖堂集》到《三朝北盟会编》“了”用法的变化,发现“V了VP2”由以事件先后关系为主发展成以广义因果关系为主,《祖堂集》的“VO了VP... 本文将类型学中完成体与完整体的区分应用于汉语体貌标记从句尾“了”到词尾“了”的历时研究,追踪从《祖堂集》到《三朝北盟会编》“了”用法的变化,发现“V了VP2”由以事件先后关系为主发展成以广义因果关系为主,《祖堂集》的“VO了VP2”到《三朝北盟会编》的“V了OVP2”也发生了同样变化。“V了O”主要出现在原因与结果小句,说明词尾“了”在《三朝北盟会编》中主要功能还是完成体。即便现代汉语词尾“了”的基本功能是完整体,但仍保留了某些完成体的用法;句尾“了”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体,有些用法趋近于完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尾“了” 词尾“了” 完成体 完整体 语法化
原文传递
基于汉语方言的惯常范畴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范晓蕾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1-590,共30页
本文旨在探讨惯常范畴的语义类型和标记方式,聚焦于汉语表达惯常义的特点。我们首先分出惯常义的四种类型,然后简析汉语方言的几个惯常标记(南方方言的助动词"要、会、有"、句末助词"的"及北方方言的句末助词"... 本文旨在探讨惯常范畴的语义类型和标记方式,聚焦于汉语表达惯常义的特点。我们首先分出惯常义的四种类型,然后简析汉语方言的几个惯常标记(南方方言的助动词"要、会、有"、句末助词"的"及北方方言的句末助词"呢、着"),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惯常义的标记度及汉语惯常标记的类型,并构建了惯常范畴的语义地图,从而整理出时体态三大范畴的交接状况。这种惯常标记的跨方言比较不仅推进了对特定语法词的认识,亦窥见到南北汉语在语序结构及时体态范畴上的类型差异。本研究仅是该课题的初步探索,有待更多方言/语言来验证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常 语义地图 汉语方言 助动词 句末助词
原文传递
“呗”的态度取向及其语义基础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春利 石定栩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8,共11页
本文通过分析"呗"字句在话语上的语体功能、与引发句的语义关联、与评价句的态度关联来验证"呗"的语义、态度取向及其语义基础。首先,准确定位"呗"字句作为"口语对话体应答句"的语体功能。其次... 本文通过分析"呗"字句在话语上的语体功能、与引发句的语义关联、与评价句的态度关联来验证"呗"的语义、态度取向及其语义基础。首先,准确定位"呗"字句作为"口语对话体应答句"的语体功能。其次,根据语体功能解析"呗"字句受到的语义制约:语义关系上的广义因果关联、语义顺逆上的承推关联和语义功能上的承受解劝关联。第三,基于评价句的态度关联,提取"呗"的核心语义"应而不愿"及其四种态度取向:不在乎、无奈何、不耐烦和不满意。最后,通过把"呗"的态度取向解构为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要素,从逻辑范畴角度解析语义关联对四种"呗"态度取向的语义制约性,从而为解释"呗"的成因奠定语义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呗”字句 引发句 评价句 承推关系 态度取向
原文传递
句末“也”体貌用法的演变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前瑞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9,共12页
陈述句句末"也"有静态和动态两种用法,对这两种用法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是"记音说",认为后者是"矣"或其他语气词的记音;一是"扩展说",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功能扩展。本文依据体貌类型学关于体貌... 陈述句句末"也"有静态和动态两种用法,对这两种用法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是"记音说",认为后者是"矣"或其他语气词的记音;一是"扩展说",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功能扩展。本文依据体貌类型学关于体貌标记语法化路径的研究,认为静态"也"表示状态,属于广义的结果体;动态"也"大部分用法属于完成体,是静态"也"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动态"也"在与情状类型的适用关系、现时相关性的发展、时间指称、情态意义的发展等多个方面都跟类型学中完成体语法化的规律是一致的,从而从历时、类型和功能的角度支持和发展了"扩展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末“也” 结果体 完成体 语法化 类型学
原文传递
从语言接触看马来西亚华语疑问句尾的“的”字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晓梅 何元建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1-629,640,共9页
马来西亚华语中疑问句尾"的"字用得很多。本文探讨其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以及跟粤方言长期接触而来的形式和用法的演变。观察到这个"的"字可以出现在四类疑问句式中(包括对已然和未然事态进行提问),有对疑问语气进... 马来西亚华语中疑问句尾"的"字用得很多。本文探讨其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以及跟粤方言长期接触而来的形式和用法的演变。观察到这个"的"字可以出现在四类疑问句式中(包括对已然和未然事态进行提问),有对疑问语气进行确认和强调的功用。语法范畴上,"的"是焦点助词,属于"(是)……的"焦点结构的一部分。跟当地粤方言长期接触又带来三个结果:(一)粤方言的焦点结构"(系)……嘅"跟华语"(是)……的"相同,使操双言的人转换没有障碍;(二)受"嘅"读音的影响,"的"不读为轻声,而读为阳平;(三)粤方言的疑问语气词"咩"跟华语"吗"并存,促成"(是)……的吗/的咩"形式的出现。这些结果都使得操双言的人在讲华语时,无意识地普及了句尾"的"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语 疑问句尾“的” 焦点助词 语言接触
原文传递
湖北英山方言“在”的用法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1
19
作者 项菊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6-273,共8页
英山方言的"在"可用于动词前,也可用于句末;可单用,也可与其他成分配合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从英山方言句末"在"的使用情况看,"在"的语法化链条较为清晰。本文认为英山方言句末的"在"属于本... 英山方言的"在"可用于动词前,也可用于句末;可单用,也可与其他成分配合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从英山方言句末"在"的使用情况看,"在"的语法化链条较为清晰。本文认为英山方言句末的"在"属于本方言的自主创新,而白话文献中的句末"在"有可能是反映了与英山同类方言的语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山方言 江淮官话 表延续的“在这/那里”句末语气词“在(里)”
原文传递
言者依据和预期信息——谈“吧”的两个语用功能及其形式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汪敏锋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7-228,共12页
目前,关于语气词"吧"的意义、功能有近二十种不同解释,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受到语料来源和性质的限制,我们对"吧"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吧"在疑问句中并非都有求证性或征询性,在陈述句中也不一定有揣测... 目前,关于语气词"吧"的意义、功能有近二十种不同解释,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受到语料来源和性质的限制,我们对"吧"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吧"在疑问句中并非都有求证性或征询性,在陈述句中也不一定有揣测性,前面的命题信息也未必都是"未定"态。在遵循形式意义相互验证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有无对比、语义模型构建、话语标记测试等验证形式,从命题的信息取向、信息状态、语篇结构、话语类型等方面,揭示出当且仅当命题信息为"既定"态时,"吧"还有两种语用功能:一是共享示证,用来表示言者依据;二是提示言者合预期信息,表示言语事件的结果与交际主体所预想的潜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吧” 言者依据 合预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