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诗歌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14
1
作者 谢向红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期71-74,共4页
网络不仅为诗人创作提供了自由空间,而且为诗歌发表提供了“绿色通道”。由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而成的网络超文本诗歌和多媒体诗歌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介的优势,可能成为未来网络诗歌的发展方向。目前网络诗歌的特点是“热”而“乱”,... 网络不仅为诗人创作提供了自由空间,而且为诗歌发表提供了“绿色通道”。由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而成的网络超文本诗歌和多媒体诗歌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介的优势,可能成为未来网络诗歌的发展方向。目前网络诗歌的特点是“热”而“乱”,文字垃圾多,诗歌精品少。网络诗歌应该强化文体意识,服从诗歌的艺术规范;网络诗人应该坚持网络诗歌本位原则和民间化立场;诗歌理论界应该加强对网络诗歌的美学标准和创作机制等重大诗学命题的理论研究。只有把网络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文学强势,才能促进网络诗歌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诗歌 超文本诗歌 文体特征
下载PDF
诗歌翻译中译者风格的研究——以李白诗歌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严苡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50,共6页
风格批评一直是翻译批评中的一个重点。通过自建语料库,从风格研究的三个层次,即语体、体裁和译者自身入手,对李白诗歌及其三个英译本的翻译进行剖析。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译者风格进行了探讨,认为同一作者的风格在不同译者笔下... 风格批评一直是翻译批评中的一个重点。通过自建语料库,从风格研究的三个层次,即语体、体裁和译者自身入手,对李白诗歌及其三个英译本的翻译进行剖析。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译者风格进行了探讨,认为同一作者的风格在不同译者笔下可以得到不同的体现,译者风格的发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诗歌翻译 译者风格 语料库 李白诗歌 英译本
下载PDF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我的诗词翻译道路和几点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宏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9,共7页
诗歌翻译是我多年来从事的主要翻译活动之一,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这里简述了自己几十年的诗歌翻译道路,并对一些具体做法和翻译主张,作了扼要总结。希望有助于当前的诗歌翻译和研究讨论,也可在此基础上对诗学理论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 诗词 翻译 风格 灵感 理性
下载PDF
从《葬花吟》翻译透析林语堂的翻译风格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宁夏 杨萍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97-100,共4页
林语堂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所翻译的《红楼梦》著名诗篇《葬花吟》,切合主题、语言流畅、风格传神,充分体现了林语堂的翻译美学观,展示了林语堂高超的双语功底和优美的翻译风格。本文从语言、结构、音韵等方面对林译... 林语堂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所翻译的《红楼梦》著名诗篇《葬花吟》,切合主题、语言流畅、风格传神,充分体现了林语堂的翻译美学观,展示了林语堂高超的双语功底和优美的翻译风格。本文从语言、结构、音韵等方面对林译《葬花吟》进行评析,高度评价了林语堂优美的翻译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葬花吟》 林语堂 翻译风格
下载PDF
诗言志 被引量:4
5
作者 于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6-75,共10页
几千年说的都是“诗言志”,但杰出诗人创造的无不是体,是自成一体,而不是自得一志。 我更愿意用“身体”一词来表达我的意思,“体”这个词已经有一种脱离了身体,成为形而上的“体”、“体 制”、“体裁”、“体式”,不是“体”,... 几千年说的都是“诗言志”,但杰出诗人创造的无不是体,是自成一体,而不是自得一志。 我更愿意用“身体”一词来表达我的意思,“体”这个词已经有一种脱离了身体,成为形而上的“体”、“体 制”、“体裁”、“体式”,不是“体”,是“式”,是数的结果。我喜欢身体这个词,有触觉,有象。或是摸不到, 只能思辩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诗言体 身体 道体 自成一体 .
下载PDF
皎然《诗式》“作用”论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守雪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0-424,共5页
“作用”是皎然《诗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关系到对皎然诗学整体及《诗式》理论结构的把握理解。它本是佛学的常用语,皎然将之引入诗学,其涵义指向诗人个性创造力的表现,具体内容则为立意取境的运作,在意境理论生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用”是皎然《诗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关系到对皎然诗学整体及《诗式》理论结构的把握理解。它本是佛学的常用语,皎然将之引入诗学,其涵义指向诗人个性创造力的表现,具体内容则为立意取境的运作,在意境理论生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但长期以来,其意涵隐蔽不彰,有的解释甚至出现淆误,故探索清理其概念范畴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式 作用 用事 意境
下载PDF
论冯延巳词“深美闳约”艺术风格的构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建国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7-40,共4页
“深美闳约”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冯延巳词的评语,但王先生本人及以后的引用者并没有详细分析这种艺术风格的构成。本文试图立足于冯词文本自身,结合词史之发展,从性别视角与意蕴空间,时间状态与生命体验,意象选择与意境拓... “深美闳约”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冯延巳词的评语,但王先生本人及以后的引用者并没有详细分析这种艺术风格的构成。本文试图立足于冯词文本自身,结合词史之发展,从性别视角与意蕴空间,时间状态与生命体验,意象选择与意境拓展三个方面阐释冯延巳词“深美闳约”艺术风格的构成,并指出其在词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延巳 “深美闳约” 艺术风格 意象 意境 文学研究
下载PDF
试论魏晋南北朝诗序的文体演进 被引量:4
8
作者 钟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作为一种文体,序产生于两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序文的数量及类型更为丰富,并在文体特征、表现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与两汉不同的面貌,成为一种具有文学性的独立文体。这一发展变化的关键,是由于别开生面的宴集诗序的出现。诗序出现于汉魏之... 作为一种文体,序产生于两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序文的数量及类型更为丰富,并在文体特征、表现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与两汉不同的面貌,成为一种具有文学性的独立文体。这一发展变化的关键,是由于别开生面的宴集诗序的出现。诗序出现于汉魏之际,成熟于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诗序篇幅加长,独立成文,内容上不再局限于叙述说明写作缘起等,而往往借题发挥,自抒胸臆。魏晋南北朝文学性浓厚的诗序不仅丰富了序文创作,也直接促进了唐代赠序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诗序 文体 演进
原文传递
清代虞山诗派的创作气局 被引量:3
9
作者 罗时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5-140,共6页
虞山诗派是清代的一个重要的诗歌创作群体。诗人们继承杜甫诗史传统,具有忧世意识。创作上或出入宋元,以博学为宗,表现出学人气度;或法乳温李,以西昆体为理想范式。虽各树法幢,不遵一轨,但无论钱、冯,亦或流裔,都能在诗学观念和审美取... 虞山诗派是清代的一个重要的诗歌创作群体。诗人们继承杜甫诗史传统,具有忧世意识。创作上或出入宋元,以博学为宗,表现出学人气度;或法乳温李,以西昆体为理想范式。虽各树法幢,不遵一轨,但无论钱、冯,亦或流裔,都能在诗学观念和审美取向上异中求同,交互兼容,从而形成了特有的诗派创作气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虞山诗派 创作 钱谦益 冯班 西昆体
下载PDF
散文诗文体特征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标晶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散文诗既不是诗的散文 ,也不是散文的诗 ,散文诗是具有完整性、独立性、特殊性的文体形式 ,有它自身的外在形式、内在本质、内容表现特征、结构特征、表现特征。
关键词 散文诗 文体特征 形式 本质 内容表现特征 结构特征 表现特征 语体特征
下载PDF
陈庄体及其在明代诗坛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忠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9-93,共5页
明初的“陈庄体”诗 ,崇尚理性 ,追求理趣 ,是宋诗之余裔。其祖邵雍《击壤》,评诗作诗 ,以是否合道适理为主要标准。其造语平淡 ,境界自然 ,是宋诗以比兴之体 ,发义理之秘 ,借景物以吟咏性情 ,于意象探天人之理诗风的延续。陈庄体脱胎... 明初的“陈庄体”诗 ,崇尚理性 ,追求理趣 ,是宋诗之余裔。其祖邵雍《击壤》,评诗作诗 ,以是否合道适理为主要标准。其造语平淡 ,境界自然 ,是宋诗以比兴之体 ,发义理之秘 ,借景物以吟咏性情 ,于意象探天人之理诗风的延续。陈庄体脱胎于宋诗但又力图破宋诗之藩篱 ,虽重理趣但极少发议论 ,虽重性理但又把性情作为诗有无风韵的前提。其“自得”理论 ,把宋诗对自然规律的谐适之理转为对个性自我的张扬 ,表现出古代诗歌由重理趣向重个人情趣的重大转变。其对“格调”的重视 ,打破宋人主理不主调的格套 ,影响了其后的前后七子。其力主性情、崇尚自然之诗思 ,对明后期重个性的诗歌思潮又有一定的开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陈庄体 性理诗 性情 格调 诗歌 陈献章 王守仁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新诗应该建立以准定型诗体为主导的常规诗体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珂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71-77,共7页
诗体是诗的形体范式,是诗的体裁属性的显性表现,是对诗的形式属性及文体属性制度化后的结果,即规范化、模式化的诗的语言秩序和语言体式,具有制定做诗法则的意义。新诗已经有了百年历史,尽管一些诗人在诗体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却没有建... 诗体是诗的形体范式,是诗的体裁属性的显性表现,是对诗的形式属性及文体属性制度化后的结果,即规范化、模式化的诗的语言秩序和语言体式,具有制定做诗法则的意义。新诗已经有了百年历史,尽管一些诗人在诗体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却没有建立起较好的常规诗体。在诗体的自由化与格律化的对抗中,自由诗具有文体独裁的地位。诗体建设难既是百年新诗的最大问题,也是新诗的很多其他问题的根源。只有既反对诗体的极端自由,又反抗诗体的高度定型,在诗体建设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建立宽松而有节制的诗体生态环境,重视对常规诗体及重点诗体的建设,特别是要针对某种具体诗体进行适度的规范建设,形成以准定型诗体为主导诗体、不定型诗体自由诗体和定型诗体格律诗体为辅助诗体的诗体构建的格局,才能使现代汉诗走出形式极端自由和诗艺十分粗糙的困境。适度规范诗的形式,重建诗体已成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诗体 准定型诗体 生态环境 “民主集中制”
下载PDF
科场蹭蹬与尖峭讥讽——“晚唐士人的生存状态与诗风构成研究”之罗隐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8,共5页
文士的生存状态是决定其创作心态的关键。罗隐身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末世,力图通过科举寻求一条"生路",但蹭蹬三十多年,"凡十上不中第"。困厄中的挣扎与不泯的"英雄"理想,使得他大量... 文士的生存状态是决定其创作心态的关键。罗隐身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末世,力图通过科举寻求一条"生路",但蹭蹬三十多年,"凡十上不中第"。困厄中的挣扎与不泯的"英雄"理想,使得他大量创作讽刺诗,形成尖锐峭直的风格,在诗界"大分裂"的局面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成为"晚唐中之铮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隐 生存状态 讽刺诗 诗风
下载PDF
从闺阁悲吟到为反清革命歌呼——南社女诗人徐自华简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万国庆 《嘉兴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36-141,共6页
南社女诗人徐自华早期诗词具有明显的闺阁感伤气质。受秋瑾人格和诗风影响,逐渐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悲壮的色调和感愤时事的现实精神。她创作于清末民初以悼念秋瑾为主要内容的诗作,在表现内容、风格与气魄上,为当时的诗坛增添了“新质”;... 南社女诗人徐自华早期诗词具有明显的闺阁感伤气质。受秋瑾人格和诗风影响,逐渐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悲壮的色调和感愤时事的现实精神。她创作于清末民初以悼念秋瑾为主要内容的诗作,在表现内容、风格与气魄上,为当时的诗坛增添了“新质”;她尽其所能积极赞助革命,特别是在秋瑾牺牲后甘冒危险义葬秋瑾的行为,显示了坚强的反清革命意志和无所畏惧的侠义性格,显现出妇女解放发轫期所特有的人生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自华 诗词 风格 内容
下载PDF
萧纲乐府诗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加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92,共4页
相对于汉魏晋宋以来的文人乐府诗创作,萧纲乐府诗在题材处理、语言风格等方面都表现了一定的革新精神。他将当下情境直接写入乐府诗,改变了文人乐府诗在题材上依附于乐府古辞的传统。他的乐府诗语言简洁,清新流美,与夸饰、堆砌、用典等... 相对于汉魏晋宋以来的文人乐府诗创作,萧纲乐府诗在题材处理、语言风格等方面都表现了一定的革新精神。他将当下情境直接写入乐府诗,改变了文人乐府诗在题材上依附于乐府古辞的传统。他的乐府诗语言简洁,清新流美,与夸饰、堆砌、用典等人工技巧迥不相侔。这体现了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也与萧纲的诗学思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纲 乐府诗 题材 当下情境 语言风格
下载PDF
选本与文学权力意志的外化——试论沈德潜诗歌选本批评的“正典”意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闵定庆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90-96,共7页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曾选编了多部诗选集,以唐诗为基点,上溯先秦,下探清代,构建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诗史”。这部独具风格的诗史,以“温柔敦厚”的诗教立论,重视人品与诗品的合,一,严谨而又通侻认可诗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包...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曾选编了多部诗选集,以唐诗为基点,上溯先秦,下探清代,构建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诗史”。这部独具风格的诗史,以“温柔敦厚”的诗教立论,重视人品与诗品的合,一,严谨而又通侻认可诗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包容诗史“正”与“变”的多种样态,相对降低了唐宋诗之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选辑策略 诗史 诗教 格调
下载PDF
宋悼亡词的双璧——苏轼《江城子》和贺铸《鹧鸪天》比较探赏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学林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5-77,共3页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北宋时期两首著名悼亡词。文章试从两首词的情感表达、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 悼亡词 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古典诗歌意象组合方式新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中成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7-51,共5页
古典诗歌形成意境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求对诗歌意象进行艺术的组合。从意象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古典诗歌意象的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衬托式等四种组合方式,这对于继承和发展诗学理论、把握诗歌审美意境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意象 组合 方式 论述
下载PDF
中唐时期文儒的转型与宋学的开启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顺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130,共9页
中唐时期出现的文儒转型,缘于学术与政治及社会阶层变动诸因素纽结而成。此种转型的主要表现是,儒学核心命题自礼乐向道德内转。这一时期,文儒主体意识自觉强化,在道德意识、政治意识与文化意识三个层面均有突出表现。尤其是在文学认定... 中唐时期出现的文儒转型,缘于学术与政治及社会阶层变动诸因素纽结而成。此种转型的主要表现是,儒学核心命题自礼乐向道德内转。这一时期,文儒主体意识自觉强化,在道德意识、政治意识与文化意识三个层面均有突出表现。尤其是在文学认定中,视文学为明道、载道之具的同时,文学的美学风格受到张扬,求新求变、尚奇尚怪与化理入诗、情理合一成为重要的美学特点。虽然中唐"文儒"的生存处境与政治影响均难达到开元之时,但儒学之精神却因文儒之阐扬而得以保存与光大。中唐时期所形成的心性之学与主体人格及学术志趣,对于后来的宋学均有开启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儒 转型 主体意识 宋学
原文传递
现代诗学的两个前沿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进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78-80,93,共4页
中国现代诗学面临两大前沿问题实现“精神大解放”以后的诗歌精神重建和实现“诗体大解放”以后的诗体重建。当前诗歌精神重建的中心,是对于诗歌与社会、时代关系的科学性把握。提升自由诗、完善现代格律诗、增多诗体是诗体重建的三个... 中国现代诗学面临两大前沿问题实现“精神大解放”以后的诗歌精神重建和实现“诗体大解放”以后的诗体重建。当前诗歌精神重建的中心,是对于诗歌与社会、时代关系的科学性把握。提升自由诗、完善现代格律诗、增多诗体是诗体重建的三个美学使命。两个前沿问题关系到新诗的兴衰,甚至关系到新诗的生死存亡,现代诗学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学 诗歌精神 诗体 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