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网络诗歌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
谢向红
|
《河南社会科学》
|
2004 |
14
|
|
2
|
诗歌翻译中译者风格的研究——以李白诗歌英译本为例 |
严苡丹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3
|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我的诗词翻译道路和几点思考 |
王宏印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4
|
从《葬花吟》翻译透析林语堂的翻译风格 |
黄宁夏
杨萍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0 |
7
|
|
5
|
诗言志 |
于坚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4
|
|
6
|
皎然《诗式》“作用”论 |
王守雪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7
|
论冯延巳词“深美闳约”艺术风格的构成 |
李建国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
4
|
|
8
|
试论魏晋南北朝诗序的文体演进 |
钟涛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9
|
清代虞山诗派的创作气局 |
罗时进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0
|
散文诗文体特征论 |
李标晶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11
|
陈庄体及其在明代诗坛的历史地位 |
王忠阁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2
|
新诗应该建立以准定型诗体为主导的常规诗体 |
王珂
|
《河南社会科学》
|
2004 |
1
|
|
13
|
科场蹭蹬与尖峭讥讽——“晚唐士人的生存状态与诗风构成研究”之罗隐 |
周蓉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4
|
从闺阁悲吟到为反清革命歌呼——南社女诗人徐自华简论 |
万国庆
|
《嘉兴学院学报》
|
2006 |
4
|
|
15
|
萧纲乐府诗论 |
刘加夫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6
|
选本与文学权力意志的外化——试论沈德潜诗歌选本批评的“正典”意识 |
闵定庆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07 |
2
|
|
17
|
宋悼亡词的双璧——苏轼《江城子》和贺铸《鹧鸪天》比较探赏 |
马学林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18
|
古典诗歌意象组合方式新论 |
张中成
|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19
|
中唐时期文儒的转型与宋学的开启 |
刘顺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20
|
现代诗学的两个前沿问题 |
吕进
|
《河南社会科学》
|
200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