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7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彝文文献看名物化标记su^33的语法化路径及其功能扩张 被引量:4
1
作者 胡素华 邹雨橙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9,共14页
本文结合彝文文献文本和彝语口语,系统描写了语素su33的共时和历时特征,探索其语法化路径及语法功能的扩张。su33是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多功能虚词,其主要功能是名物化标记。它由实义名词su33"人"语法化而来,语法化路径有两条:... 本文结合彝文文献文本和彝语口语,系统描写了语素su33的共时和历时特征,探索其语法化路径及语法功能的扩张。su33是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多功能虚词,其主要功能是名物化标记。它由实义名词su33"人"语法化而来,语法化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实义名词语法化为动词名物化施事者标记和形容词名物化属性标记,然后语法化为修饰性定语标记、关系子句和补足语子句标句词、分裂句标记,再进一步语法化为定指标记,最后重新分析为表示确定的语气词;另一条是实义名词su33"人"语法化为不定指的指他代词su33"别人",与其他人称代词一样可以通过声调屈折变化来表示领属格,然后进一步语法化为涉他命题陈述句的情态发语词,作语用成分位于句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语 彝文文献 语法化 名物化标记
原文传递
粤语句末助词“嘅”ge2的语义和语法化途径 被引量:2
2
作者 饭田真纪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37,共17页
本文旨在探讨粤语句末助词"嘅"[kε^(25)](下面将标作ge2)的语义和语法化途径。首先对ge2的语义重新作出定义,认为ge2标志说话者在说话时将命题作为违反了自己的预期而成立的事态来提出。关于ge2的语法化途径,我们认为ge2是... 本文旨在探讨粤语句末助词"嘅"[kε^(25)](下面将标作ge2)的语义和语法化途径。首先对ge2的语义重新作出定义,认为ge2标志说话者在说话时将命题作为违反了自己的预期而成立的事态来提出。关于ge2的语法化途径,我们认为ge2是由结构助词"嘅"[kε^(33)](="的")组成的名词化结构"X嘅"带上句末上升语调"→"的构式"X嘅→"经过重新分析现象演变出来的。而当中"X嘅"是对语境中的主语事物进行归类的判断句的谓语。至于构式"X嘅→"与句末助词ge2之间的语义联系,我们可以看出"X嘅"隐含对比这一点确切反映在ge2的反预期语义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句末助词 重新分析 结构助词 语调
原文传递
上古汉语含“所”假设义片段中虚词“所”的定性及相关问题
3
作者 邓盾 《语言学论丛》 2020年第2期112-135,共24页
本文探讨上古汉语里“所不与舅氏同心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类含“所”的假设义片段中虚词“所”的性质与功能.文章反对以王引之(1819)为代表的著作将这类片段中的“所”判定为假设连词的主流观点,认为这个“所”与朱德熙(... 本文探讨上古汉语里“所不与舅氏同心者”(《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类含“所”的假设义片段中虚词“所”的性质与功能.文章反对以王引之(1819)为代表的著作将这类片段中的“所”判定为假设连词的主流观点,认为这个“所”与朱德熙(1983)讨论的用来提取动词或介词宾语、造成一个表示转指的名词性词组的名词化标记“所”是同一个词,在词类归属上是朱德熙(1982)所谓的结构助词.文章提出:假设义片段中“所”的功能也是提取动词的论元,只不过这类片段里的“所”提取的是动词的事件论元(event argument)而非受事、处所等论旨论元(thematic arguments).“所”提取事件论元后,整个“所”字词组指称“所”后谓词词组所表达的事件,该事件是说话人所假设的具体内容.这一处理可以将假设义片段中的“所”纳入到名词化标记之中,为虚词“所”看似迥异的两类分布提供统一的句法语义解释.文章认为“所不与舅氏同心者”这类片段所带有的假设语义并不来自片段内部的“所”或“者”,而是片段所处的句法环境赋予的.这一看法有利于保证“所”“者”功能的一致与完整以及上古假设义词项系统的完整.关于誓文中经常与含“所”的假设义片段一起使用的“有如……”的语义,文章支持杨伯峻(1981b)的观点,认为其表达的是发誓面对的对象而非假设情况发生后的后果或其他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 名词化标记 事件论元 假设语义 上古汉语
原文传递
吴江同里话的条件标记“者”及其来源蠡测
4
作者 刘丹青 《语言研究集刊》 2019年第2期163-177,428-429,共17页
吴语吴江同里话的庞大条件标记库藏(刘丹青2019)中,有一个很古雅的"者[ts?52]"。文章详细分析了"者"的音韵地位、韵律、句法和语义语用特色,确定其读音是同里话"者"字的唯一读音,但属于文读层,句法属性... 吴语吴江同里话的庞大条件标记库藏(刘丹青2019)中,有一个很古雅的"者[ts?52]"。文章详细分析了"者"的音韵地位、韵律、句法和语义语用特色,确定其读音是同里话"者"字的唯一读音,但属于文读层,句法属性为后附缀。它只能以单音节词为宿主,多用于单音节动词或简短动词短语后。"者"适合于假设性强的条件命题,前面往往有体现条件不确定的先行句。"者"要求其结果句是"者"所在命题的强相关正向命题。虽然古汉语"者"也有条件标记用法,但是从"者"的文读音、"者"不同于古汉语"者"的使用条件等情况看,"者"可能并非直接存古。比较粤语名词化标记"嘅"的条件句用法,更可能是同里话"者"由文言色彩的名词化后缀直接重新分析为条件标记,同里话"者"跟古汉语"者"在不同年代共享了从名词化标记到条件标记的语法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江同里话 条件句标记 名词化标记 后附缀 “者” 词源
原文传递
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 被引量:155
5
作者 袁毓林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6,共14页
本文运用焦点理论和非单调逻辑的有关观念和方法,通过分析包含句尾"的"的事态句在语义结构上的特点,进而揭示句尾"的"的句法功能是名词化、语义功能是自指、语用功能是表示确认语气。首先,建立事态句的各种格式之... 本文运用焦点理论和非单调逻辑的有关观念和方法,通过分析包含句尾"的"的事态句在语义结构上的特点,进而揭示句尾"的"的句法功能是名词化、语义功能是自指、语用功能是表示确认语气。首先,建立事态句的各种格式之间的推导关系,分析不同格式的事态句在焦点结构和焦点类型上的差别,并以此来解释不同格式的事态句在构造方式和语义表达方面的差别。接着,讨论句尾"的"跟名词化标记"的"在语义指称类型上的同异,通过刻划"的"字结构的逻辑性质来揭示:所谓的转指标记、自指标记和传信标记的"的",在句法、语义功能上具有相关性和一致性。然后,用非单调的观念来分析事态句在时体特征和句式意义上的不一致性,用预设的动态求解来解释事态句的已然义和未然义之间的关系;通过揭示事态句中的认定焦点具有对比性、排他性的语义特征,来解释事态句何以能表示确认意义,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事件句都能转换为事态句;并用缺省表达跟标记表达的对立,来说明事态句的确认义、确信义和确询义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理论 “的”字结构 非单调逻辑 事件句 事态句 转指标记 自指标记 传信标记
原文传递
汉语的标句词“的”及相关的句法问题 被引量:82
6
作者 司富珍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5-40,共6页
本文以生成语法理论为框架 ,以古代汉语和五四时期的现代汉语为佐证 ,提出汉语的“的”可以是一个标句词 ,具有 [+N]的特点 ,其常规的位置是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本文还讨论了与此相关的一些句法问题 :如主宾语位置的动词和形容词的词... 本文以生成语法理论为框架 ,以古代汉语和五四时期的现代汉语为佐证 ,提出汉语的“的”可以是一个标句词 ,具有 [+N]的特点 ,其常规的位置是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本文还讨论了与此相关的一些句法问题 :如主宾语位置的动词和形容词的词类归属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标句词 "的" 句法 中心语 补足语 名物化
原文传递
国外主流语言学派对名词化的研究 被引量:66
7
作者 刘国辉 陆建茹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22,共6页
人们对名词化这个范畴的认知是逐渐深入的,通过国外四大主流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名词化研究的考察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看出学者对名词化现象的理解远未一致,对名词化及其相关... 人们对名词化这个范畴的认知是逐渐深入的,通过国外四大主流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名词化研究的考察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看出学者对名词化现象的理解远未一致,对名词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最后,该文就名词化转换的过程手段、指称、量化、限制条件进行了初步讨论,供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普遍语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化 结构主义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名词化在语体中的作用——基于小型语料库的一项分析 被引量:76
8
作者 杨信彰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2006年第2期3-7,共5页
名词化结构是英语的一种词汇语法资源,在人们的语言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人们对名词化的使用态度不一,但本文认为名词化是语言使用者做出的一种语法选择,文体的变异与名词化结构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运用小型语料库... 名词化结构是英语的一种词汇语法资源,在人们的语言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人们对名词化的使用态度不一,但本文认为名词化是语言使用者做出的一种语法选择,文体的变异与名词化结构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运用小型语料库方法分析名词化结构在不同类型语篇的分布,旨在说明语体越正式,其名词化程度越高;如果不考虑功能变体,片面追求简明的语言,就会歪曲甚至省略一些十分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化 语体 语料库
原文传递
刑事庭审虚化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1
9
作者 何家弘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4-136,177,共13页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庭审本应是中心环节,但是在当下中国却被"虚化"了。刑事庭审虚化主要表现在举证的虚化、质证的虚化、认证的虚化、裁判的虚化四个方面。导致刑事庭审虚化的原因包括:以侦查为中心的流水线诉讼模式;以案卷为...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庭审本应是中心环节,但是在当下中国却被"虚化"了。刑事庭审虚化主要表现在举证的虚化、质证的虚化、认证的虚化、裁判的虚化四个方面。导致刑事庭审虚化的原因包括:以侦查为中心的流水线诉讼模式;以案卷为中心的法官审理模式和下级服从上级的行政决策模式。确立直接言词原则和改良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实现刑事庭审"从虚转实"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庭审 庭审虚化
原文传递
名物化结构的功能及变体特征 被引量:49
10
作者 肖建安 王志军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1,共3页
名物化结构是英语书面语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在英语的各种功能变体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名物化结构的使用频率高低体现了英语语体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程度.本文试从语言变体的角度探讨名物化结构的变体特征及其作用,以帮助正确理解和运用名... 名物化结构是英语书面语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在英语的各种功能变体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名物化结构的使用频率高低体现了英语语体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程度.本文试从语言变体的角度探讨名物化结构的变体特征及其作用,以帮助正确理解和运用名物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物化 功能交体 语体特征 正式程度
下载PDF
英语动词名词化的认知结构分析 被引量:45
11
作者 张权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9-34,共6页
名词化过程是语言形式化或语法化的过程之一。在其过程中,动作的时体意义和主客体意义相应转化为不同的形态标记或句法限制。语法研究往往只注重归纳名词化各形式的句法制约,忽视其深层的认知结构分析。本文从英语动词的认知结构分析入... 名词化过程是语言形式化或语法化的过程之一。在其过程中,动作的时体意义和主客体意义相应转化为不同的形态标记或句法限制。语法研究往往只注重归纳名词化各形式的句法制约,忽视其深层的认知结构分析。本文从英语动词的认知结构分析入手,试图全面系统地解释英语动词在名词化过程中其动作的时体意义和主客意义的转化形式,以及英语动词名词化的两大类形态(动名词与动词派生名词)之间的认知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动词 名词化 语法 认知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学术英语写作名词化教学研究--以促成教学环节为例 被引量:62
12
作者 陈浩 文秋芳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CSSCI 2020年第1期15-23,86,87,共11页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术英语写作文本缺乏学术英语的语体特征,名词化产出能力不足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改进名词化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在9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术英语写作文本缺乏学术英语的语体特征,名词化产出能力不足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改进名词化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在9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了一学期的教学研究,收集了学生的学习日志、访谈和产出文本,采集了4名同行教师的课堂观察和访谈数据。数据之间的三角验证表明"产出导向法"能有效促进名词化教学,提高学生在学术英语写作中名词化产出的数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化 教学 学术英语写作 产出导向法
下载PDF
用批评语篇分析解读布什的演讲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蕾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3-25,共3页
批评语篇分析 (CDA)是分析政治语篇 ,包括公众演说常用的分析框架。它使演讲人为赢得受众支持而使用的各种语言策略明晰化。综合运用批评语篇分析框架下的各种分析方法 ,如预设、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语气结构和情态系统 ,以及名词... 批评语篇分析 (CDA)是分析政治语篇 ,包括公众演说常用的分析框架。它使演讲人为赢得受众支持而使用的各种语言策略明晰化。综合运用批评语篇分析框架下的各种分析方法 ,如预设、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语气结构和情态系统 ,以及名词化分析美国总统就萨达姆被抓一事发表的书面演讲 ,得出以下结论 :布什运用预设信息继续为对伊战争进行辩护 ;演说词小句中大量存在的关系过程、名词化现象使他个人的观点带有客观、普遍色彩 ;情态系统的巧妙运用缩短了他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贯穿全文的陈述句更为他树立了自信、可靠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 批评语篇分析 预设 及物性 情态系统 名词化
下载PDF
动词的控制度和谓宾的名物化之间的共变关系 被引量:37
14
作者 王冬梅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5-328,共14页
本文讨论出现在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名物化的情况,论证主要动词的语义和宾语动词的独立性之间存在着共变关系,而动词失去独立性又和动词的名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而证明了动词的名化是个程度问题。
关键词 动词 控制度 宾语 语义 汉语 语法
原文传递
零成分与汉语“名物化”问题 被引量:36
15
作者 熊仲儒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8-236,共9页
“零成分”是转换平面上的理论假设,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常用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名物化”问题,我们建议用“零成分”这个概念,并设定了一定的证伪条件,即“NP的VP”中“V”可以带宾语可以加状语,但不可以附加任何时体成分。用“零成... “零成分”是转换平面上的理论假设,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常用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名物化”问题,我们建议用“零成分”这个概念,并设定了一定的证伪条件,即“NP的VP”中“V”可以带宾语可以加状语,但不可以附加任何时体成分。用“零成分”既可以解释词类不变,又可以论证向心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能描写母语说话者的语感直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物化 汉语 时体 说话者 结构主义语言学 词类 宾语 母语 状语 描写
下载PDF
冷眼看热潮——申报世界遗产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被引量:23
16
作者 阮仪三 《城市规划汇刊》 CSSCI CSCD 2000年第6期63-65,共3页
世界遗产的产生 ,是为了号召人们认真地保护它 ,世界遗产的登录有一定的标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是政府的行为 ,保护遗产有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文章批评了把申报世界遗产当作是获得政绩和取得功利的态度和作法。
关键词 世界文化 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 登录 保护
原文传递
名物化英汉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丛迎旭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9-92,共4页
借助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澄清名物化结构的外延和内涵,找出其中间过程。利用统计的方法对科技语篇的英汉名物化结构的一般形式和过渡形式进行使用频率的对比,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最后,对英汉名物化的演变作了历时研究。
关键词 英汉对比 名物化 语法隐喻
下载PDF
论汉语中的名物化结构 被引量:25
18
作者 何元建 王玲玲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24,共12页
类型学上,如果一种语言有领格代词,它的动词或形容词能够变换形态而成为名词,它的被动标记有形态变化,那么,这种语言的名物化过程不可能涉及句法转换,如英语(参看Chomsky 1970)。不过,汉语是具有跟上述特征相反的语言。很长时间以来,汉... 类型学上,如果一种语言有领格代词,它的动词或形容词能够变换形态而成为名词,它的被动标记有形态变化,那么,这种语言的名物化过程不可能涉及句法转换,如英语(参看Chomsky 1970)。不过,汉语是具有跟上述特征相反的语言。很长时间以来,汉语是否需要在名物化过程涉及句法转换,这一问题似乎讨论得不多。本文提出具体证据说明汉语名物化过程需要涉及句法转换,并做出分析论证,在语言描写及理论上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物化 汉语语法 生成语法
下载PDF
语法隐喻与汉语词典自指义项的设立——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仁强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8,共9页
不少汉语语法和词典学方面的研究恪守"词义不变,词类不变"和"兼类尽可能少"的原则,对于动词、形容词名化②后的自指义项基本不予认可。文章指出,自指用法其实是一种语法隐喻;尽管语法隐喻中变化的主要是语法意义或... 不少汉语语法和词典学方面的研究恪守"词义不变,词类不变"和"兼类尽可能少"的原则,对于动词、形容词名化②后的自指义项基本不予认可。文章指出,自指用法其实是一种语法隐喻;尽管语法隐喻中变化的主要是语法意义或词类,但词汇意义并非完全没有改变;汉语词典(尤其是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应该根据语料库用法模式调查所发现的规律性自指用法设立自指义项;人为减少兼类的做法掩盖了语言事实,尤其不利于对外汉语学习者用户生成语法正确的汉语。汉语词典不设立自指义项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在实践中往往矛盾迭出。因此,汉语词典设立自指义项不仅有客观的科学依据,而且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化 语法隐喻 自指义项 汉语词典 语料库
下载PDF
定中复合名词中的构式强迫 被引量:28
20
作者 宋作艳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8-518,共11页
构式强迫是解决语义冲突、类型错配的机制,可能会导致构式中某个成分的意义发生变化。本文主要从构式强迫的角度解释了定中复合名词中心成分意义的变化。定中构式会强迫中心成分发生三种变化:名化、泛化和语素化。分别是由范畴错配、语... 构式强迫是解决语义冲突、类型错配的机制,可能会导致构式中某个成分的意义发生变化。本文主要从构式强迫的角度解释了定中复合名词中心成分意义的变化。定中构式会强迫中心成分发生三种变化:名化、泛化和语素化。分别是由范畴错配、语义修饰关系错配和音节-语素错配引起的。研究结果还显示,构式强迫对构式和成分都有影响,构式与成分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引入构式强迫,不仅可以对名化、泛化和语素化等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还可以对所谓的逆序定中复合名词作出更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强迫 类型错配 名化 泛化 语素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