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斯坦时报》对华舆论战:以“印太”语境下的策略性叙事为例
1
作者 刘倩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2,共6页
[研究目的]当前,在中印边境争端凸显、印度将中国塑造为假想敌、借加入“印太”战略提升竞争筹码的背景下,印度主流媒体对华舆论攻势愈演愈烈,研究“印太”语境下的策略性叙事对中国夺取舆论战主动权意义重大。[研究方法]通过定量与定... [研究目的]当前,在中印边境争端凸显、印度将中国塑造为假想敌、借加入“印太”战略提升竞争筹码的背景下,印度主流媒体对华舆论攻势愈演愈烈,研究“印太”语境下的策略性叙事对中国夺取舆论战主动权意义重大。[研究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语义网络的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考察《印度斯坦时报》对华舆论战的阶段性叙事框架和策略性文本重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印媒利用策略性叙事进行的舆论战兼具政策叙事、体系叙事和身份叙事的框架特征,善用利益捆绑、情感操纵、科学伪装的叙事文本。中国对印舆论交锋应着力拓展叙事对象、提升叙事技巧、设置叙事议程,夺取舆论传播的制度性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性叙事 叙事文本 《印度斯坦时报》 舆论战 话语权 “印太”战略 中印关系
下载PDF
影像时代的“语—图”叙事及其审美指向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46-150,160,共6页
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传统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影像时代的到来使得两者的关系渐趋复杂,影像时代图像叙事凌驾于语言叙事之上仿佛成为一种共识,由之引发的情绪化判断不绝于耳。图像兴盛的视觉迷相和语胜于图的传统观念造成了一... 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传统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影像时代的到来使得两者的关系渐趋复杂,影像时代图像叙事凌驾于语言叙事之上仿佛成为一种共识,由之引发的情绪化判断不绝于耳。图像兴盛的视觉迷相和语胜于图的传统观念造成了一系列误读,然而由于图像叙事自身表意的局限,特别是其自身叙事的不完整性,叙事形式的浅表化与泛化倾向,以及由之带来的钝化的接受模式和惰性的接受意识,使得图像叙事不可能取语言叙事而代之。影像时代语言叙事、图像叙事乃至声音叙事之间的弥合和互补将成为常态,而语言叙事和图像叙事之间二元对立状态的消解和互融的一体化趋势才是影像时代语图关系的真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图” 语言叙事 图像叙事 影像时代
下载PDF
女性人类学视角下的满族家谱叙事
3
作者 齐海英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满族家谱的叙事虽以男性为主,但女性受关注的程度相比汉族更高一些。借助对女性人类学之“家庭范畴”“自然”及“公共范畴”“文化”等相关概念的分析能深入认知满族家谱女性叙事的特质。随着社会及文化的发展,满族家谱女性叙事的形式... 满族家谱的叙事虽以男性为主,但女性受关注的程度相比汉族更高一些。借助对女性人类学之“家庭范畴”“自然”及“公共范畴”“文化”等相关概念的分析能深入认知满族家谱女性叙事的特质。随着社会及文化的发展,满族家谱女性叙事的形式及其内涵也不断呈现新变,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在逐步提升,现当代续修或重修满族家谱女性叙事也能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女性的社会贡献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人类学 满族家谱 叙事 时代变迁
下载PDF
时代记忆:《人民画报》(1950—2015年)封面图像叙事设计
4
作者 郭延龙 张璐 张帆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4-211,239,共9页
目的《人民画报》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了中国时代发展的脉络,其封面图像作为时代记忆集成式的视觉语言,起到了传播时代烙印的重要作用。通过人民画报的视觉图像唤起时代的记忆,提升该类型刊物的图像叙事能力和视觉形象,扩大时代记忆图像的... 目的《人民画报》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了中国时代发展的脉络,其封面图像作为时代记忆集成式的视觉语言,起到了传播时代烙印的重要作用。通过人民画报的视觉图像唤起时代的记忆,提升该类型刊物的图像叙事能力和视觉形象,扩大时代记忆图像的传播。方法收集了《人民画报》1950—2015年共计810幅封面图像作为视觉分析样本,将《人民画报》划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1950—1965年)继往开来,传播力量;第二阶段(1966—1976年)记录历史,唤醒革命;第三阶段(1977—1998年)改革创新,发展文体;第四阶段(1999—2015年)大国风采,迈向未来。通过图像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摄影图像元素、字体版式与插图布局等维度进行分析。结论分析得出,社会发展的进程决定了《人民画报》本身的视觉叙事的内容;字体排版方式辅助读者更获取信息,提升读者阅读信息效率;技术的提高促进图像叙事的风格转变,提升叙事空间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画报》 封面图像 视觉叙事 时代记忆
下载PDF
20世纪中后期生态民族学中国化历程考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曾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1年第5期19-37,153,共20页
近代工业革命后,欧美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与扩张,致使欧美发达国家及其殖民地的生态灾变频繁露头。长于人类文明史研究的民族学,转而关注生态环境恶化这一“当代”问题,探究人类文明史过程中的文化与环境互动学理,最终促成20世纪中叶定... 近代工业革命后,欧美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与扩张,致使欧美发达国家及其殖民地的生态灾变频繁露头。长于人类文明史研究的民族学,转而关注生态环境恶化这一“当代”问题,探究人类文明史过程中的文化与环境互动学理,最终促成20世纪中叶定名的生态民族学学科的诞生。然而,正当欧美生态民族学如火如荼的研究时,中国刚巧处于劫难的收尾时代,学术思想的除旧布新任重道远。受时局所迫,民族学被冠以“资产阶级学科”而沉寂数十年之久。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生态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的中国化才得以开展。这是当代中国特殊历史过程所使然。只有揭开这个历史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将其置于“大历史”中去分析,那么我们才有可能透视生态民族学中国化历程及其背后的时代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叙事 学理逻辑 学术传统 中国化 生态民族学
下载PDF
从自然财产权到制度性权利——全貌审视下的知识产权“时代正当性”方法探议
6
作者 冉昊 《法治社会》 2022年第5期27-38,共12页
长久以来,人们倾向于从个体权利法角度来单一认知知识产权,将构型于近代西方的知识产权制度解读为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个人伟大觉醒下的自然财产权。但从史学细节、哲学叙事、国际关系等方面全貌审视,知识产权的源起和发展中贯穿的是利益... 长久以来,人们倾向于从个体权利法角度来单一认知知识产权,将构型于近代西方的知识产权制度解读为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个人伟大觉醒下的自然财产权。但从史学细节、哲学叙事、国际关系等方面全貌审视,知识产权的源起和发展中贯穿的是利益集团间的争斗和不同国家基于自身定位的国别抗争,而作者个人权利不过是争斗的借口,所以以自然财产权认知来主张对知识产权人的强保护诉求,并不当然地具有普遍的意义。我们应从本质上破除源自有体物原型的自然主义财产法教义规则对知识产权的当然适用,而通过反思知识产权的想象原型,将其理解为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双重性质的“制度性权利”,正适于强能动的动态界限调整。进一步,就可引入“时代正当性”概念来确立差别化的动态标准,具体地判断在不同时代阶段下公益私权彼此消长的优劣得失,寻求符合本土国情的平衡点,从而对知识产权私益保护程度和公益适用例外做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大叙事 制度性权利 时代正当性
下载PDF
对外新闻编译中的叙事建构策略——以《环球时报》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莫锦灿 袁卓喜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4-29,共6页
对外新闻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其编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我国国际形象,乃至国际话语权的确立。对外新闻是国家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行为,其编译本质上是新闻再叙事行为。通过尝试在对外新闻编译研究中引入叙事理论视角... 对外新闻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其编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我国国际形象,乃至国际话语权的确立。对外新闻是国家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行为,其编译本质上是新闻再叙事行为。通过尝试在对外新闻编译研究中引入叙事理论视角,以环球时报中英文网的新闻语料为例,从时空建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以及参与者重新定位等角度探讨对外新闻编译中叙事建构策略的具体运用,为提高我国对外新闻编译传播效果探索新的策略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新闻编译 叙事建构 环球时报
下载PDF
从文本到观众:关于青春类型电影的叙事修辞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斌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3期65-71,共7页
本文从类型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青春片作为一种亚类型所具有的元意义,对青春片通常包含的次生主题及表达方式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继而认为当代中国青春类型电影的问题不在于类型形式本身,而在于意识形态的表达层面,而这一层面最终需要精当的... 本文从类型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青春片作为一种亚类型所具有的元意义,对青春片通常包含的次生主题及表达方式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继而认为当代中国青春类型电影的问题不在于类型形式本身,而在于意识形态的表达层面,而这一层面最终需要精当的叙事修辞技术予以实现,最后文章结合《小时代》等影片批评进行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 类型电影 叙事 修辞 《小时代》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的叙事话语
9
作者 王璐婷 《民族艺林》 2017年第3期45-53,共9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战略的推进,"一带一路"沿线的故事备受国内外受众的关注与喜爱,如何完善、创新"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的叙事话语,即以怎样的技巧、策略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战略的推进,"一带一路"沿线的故事备受国内外受众的关注与喜爱,如何完善、创新"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的叙事话语,即以怎样的技巧、策略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对增进海内外观众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理解与接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近年来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而创作的几部纪录片为研究文本,重点聚焦其在叙事视角、叙事手法、叙述者、叙事时空、叙事结构方式等叙事话语层面所呈现的具体表现,并阐释形成其叙事话语的影响因素,探寻广大受众乐于接受的叙事话语规律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纪录片 叙事话语 时代语境
下载PDF
步入深水区的叙事医学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一方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8-11,共4页
从叙事医学的核心要义出发,梳理了叙事医学在中国从引入、发展到初具规模的十年不平凡发展历程,展现了十年间叙事医学在学理探索、建制拓展、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积淀,展望了未来十年叙事医学发展的2.0思路,不仅需要原点(共情、反思、医患... 从叙事医学的核心要义出发,梳理了叙事医学在中国从引入、发展到初具规模的十年不平凡发展历程,展现了十年间叙事医学在学理探索、建制拓展、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积淀,展望了未来十年叙事医学发展的2.0思路,不仅需要原点(共情、反思、医患交往、复调叙事)深化,还要贴近慢病时代的新特征,尤其是要在人文实验室的探索方面谋篇布局,助推中国特色的叙事医学新格局的开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丽塔•卡伦 慢病时代 人文实验室
下载PDF
中国现代女性作为女性的第一声“绝叫”——论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的汉语诗学
11
作者 文贵良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9,共9页
丁玲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发表近百年来以“叛逆的绝叫”而独立文坛。如此尖锐的声音是如何通过语句而得以实现的?其中的诗学特质特别让人着迷。小说的白话是一种“野生”的白话,源于日记体现代女性絮叨的语言形式,口语化以... 丁玲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发表近百年来以“叛逆的绝叫”而独立文坛。如此尖锐的声音是如何通过语句而得以实现的?其中的诗学特质特别让人着迷。小说的白话是一种“野生”的白话,源于日记体现代女性絮叨的语言形式,口语化以及声音的突出是其重要特征。小说的叙事采用了后撤性焦点叙事方式,这种后撤性叙事的形成是基于莎菲的认知方式。剖白的辩证法拉紧了后撤性焦点叙事的强度,从而把女性的声音一步步推向绝叫。从晚清至20世纪20年代,随着出版业的发达和文化思潮的兴起,女性得以在现代公共空间发声。莎菲的声音、孙舞阳的声音与许广平、庐隐等人的表达一起构成了时代女性的尖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的白话 后撤性叙事 剖白辩证法 时代尖音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三”理念对巴金《家·春·秋》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福泉 王新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4-97,共4页
巴金自称是受外国文学影响最多的作家之一,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创作在无形中的影响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巴金的小说尤其是在长篇小说《家.春.秋》创作中就处处可见"尚三"传统的影响,形成了几种独特的创作现象:三事... 巴金自称是受外国文学影响最多的作家之一,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创作在无形中的影响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巴金的小说尤其是在长篇小说《家.春.秋》创作中就处处可见"尚三"传统的影响,形成了几种独特的创作现象:三事话语,三复情节,三变情节,三极建构,三而后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是巴金能够成为文学大师的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三 三事话语 三复情节 三极建构 三而后成
下载PDF
叙事传统与中古史传文本的文学史研究意义
13
作者 田恩铭 沈文凡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8-54,共7页
本文以如何面对传统为议题,探讨史传文本的文学史研究意义。在传统文学史学的谱系里,史传文本是文学观念的一个风向标。史家采摭诗文入传提示我们,传记文本自身除了具有文学价值以外,还具有文学史和文学观念史层面上的研究价值。史传中... 本文以如何面对传统为议题,探讨史传文本的文学史研究意义。在传统文学史学的谱系里,史传文本是文学观念的一个风向标。史家采摭诗文入传提示我们,传记文本自身除了具有文学价值以外,还具有文学史和文学观念史层面上的研究价值。史传中的文学史图景渐次清晰,文学史家本着当代书写理念的某一种叙事话语可以从中采撷资源展开重构,文学图谱就会愈加清晰,在文学传播场域中也会渐次形成新的书写维度。在文学考古中如何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成为一项学术使命,只是这里的"重绘"很难复现过去的文学图景,只是以现代学人的学术理念来更新既有的文学史图景,文学地图的重绘是学术全球化视野下的必然选择,也能够体现出重绘者的叙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传统 中古 史传文本 文学史研究
下载PDF
论《儒林外史》的叙事时间
14
作者 乔根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86-89,95,共5页
主要从自古及今、百年瞬间、季节更替三个角度论述《儒林外史》的叙事时间。《儒林外史》中多次运用"自古及今",体现了古今同一的循环时间观;"百年"与"瞬间"的两极性时空操作,给中国古典小说文体带来了... 主要从自古及今、百年瞬间、季节更替三个角度论述《儒林外史》的叙事时间。《儒林外史》中多次运用"自古及今",体现了古今同一的循环时间观;"百年"与"瞬间"的两极性时空操作,给中国古典小说文体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季节的更替则体现着人生经验的起落沉浮和芸芸众生的荣枯盛衰。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发现,《儒林外史》的叙事时间一方面吸收了传统古典小说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又有所超越,形成自己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叙事时间 自古及今 百年瞬间 季节更替
下载PDF
论张炜的自我形构与文学叙述--兼及对知识分子与时代之关系的反思
15
作者 李雪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22-130,共9页
张炜是中国当代文坛不可或缺的一位作家。张炜因其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与文学思潮中位置的“含混性”,而成为学者不断阐释与言说的对象。只有回到文本,将张炜放到时代与文学交织的大网之中,在各时代的共时场域与张炜自身创作脉络的历时场... 张炜是中国当代文坛不可或缺的一位作家。张炜因其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与文学思潮中位置的“含混性”,而成为学者不断阐释与言说的对象。只有回到文本,将张炜放到时代与文学交织的大网之中,在各时代的共时场域与张炜自身创作脉络的历时场域之中考察,才能全面揭示他创作背后的学理性逻辑。张炜经由早期“流浪”形成的知识分子主体品格贯穿其创作始终,并使其处于与时代的“共名”与“张力”之中。无论是早期对于人性的书写,还是80年代与启蒙的合奏,或90年代被动加入“道德理想主义”队伍,抑或新世纪后对于底层的关注,张炜始终坚守着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在鲁迅思想的延长线上注视现代人性与人类的精神,探索实现国家与民族现代化的方法。考察作为知识分子的张炜的心路历程,可以为反思知识分子与时代的关系提供一份个例。在当下文学创作深受资本与市场影响的背景下,这种反思尤具现实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自我形构 文学叙述 知识分子 时代
下载PDF
浅析近代小说的叙事艺术
16
作者 孙淑红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71-72,共2页
较中国古代小说以故事情节为主的全知叙事模式,近代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写作方法,增强了小说的主观抒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背离与超越,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小说 写作 叙事 近代
下载PDF
在典型叙事中弘扬时代与民族精神——何建明报告文学创作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章罗生 张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7,共6页
何建明是当今影响最大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他报告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对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准确把握与成功探索。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时代主题、民族精神、典型叙事与史诗建构等方面。具体来说,又表现出选题的重大与题材的开拓... 何建明是当今影响最大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他报告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对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准确把握与成功探索。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时代主题、民族精神、典型叙事与史诗建构等方面。具体来说,又表现出选题的重大与题材的开拓、时代主题与民族精神的和谐统一、歌颂与批判的有机融合、传统精义与典型叙事的史诗建构,等等。但其创作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某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何建明现象"再次说明:报告文学等纪实文学的学术关怀与理论建构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叙事 时代与民族精神 何建明 报告文学创作 当代意义
下载PDF
展拓河山风貌 透视历史变迁——略论大西南三副名胜风光长联的艺术构思
18
作者 何世昆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8-70,共3页
我国大西南旅游地区在有清一代出现了三副长联,规模空前,情采流丽,在艺术构思上既代表了我国风光名胜楹联创作艺术的一种典范形态:展拓河山风貌,透视历史变迁;又在抒情述志上各有千秋,个性鲜明。堪称中国楹联艺术宝库中的“古今三大长... 我国大西南旅游地区在有清一代出现了三副长联,规模空前,情采流丽,在艺术构思上既代表了我国风光名胜楹联创作艺术的一种典范形态:展拓河山风貌,透视历史变迁;又在抒情述志上各有千秋,个性鲜明。堪称中国楹联艺术宝库中的“古今三大长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胜风光 艺术构思 楹联 文字风格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